标题 | 基于社会网络及履历分析的国际科技人才合作模式研究 |
范文 | 徐孝娟+朱庆华+彭希羡+潘云涛 〔摘要〕本文选取Web of Science作为文献信息源,分析国际计算机信息系统领域研究人才的合作情况和合作团体的发展及人才流动。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获取的核心作者及其团队数据,结合履历信息在深入探测科技人才的研究兴趣、国家演变、机构性质、所获教授时间及所属大学变化等一系列个体特征的同时,也深入分析了团队形成机制及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国内的研究领域和国外有所差异,国内优秀人才流失严重,同时科技人才以团队科研为主,团队内部联系较为紧密,团队之间的联系相对松散。且群体的内部形成机制主要以群体机构和兴趣聚合到一起。 〔关键词〕国际科技人才;社会网络分析法;履历信息;团队形成机制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科技人力资源被视为战略资源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而杰出科学家和科学技术人才群体,更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才竞争正成为国际竞争的一个焦点[1]。 (1)研究领域国际接轨。从信息系统领域的关注上可以看出,国内和国外的研究重点上有所差异,欧美国家更多关注的是生物化学信息及技术,而国内(发展中国家)更多的关注是电子工程,这就需要国内的研究领域时刻紧随国际趋势,同时注重团队外延工作者的兴趣发展及合作,对一些新兴学科研究团体给予大力支持。 (2)吸引国内科技人才。从核心科技人才及桥梁作者的地址信息不难看出国内人才保留机制的困乏,优秀人才,特别是领域的核心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因此,需要摒除“崇洋”思想,近几年国家及高校的重点一直放到引进国际科技人才,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政策支持,但对国内自身培养的优秀人才却重视度不够,因此对国内培养的科技人才应该加大财力和政策上的支持。同时在科研等考核上,不应对引入的国外科技人才有太多偏爱,从而为国内和国外科技人才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及能力发挥平台。 (3)培育团队核心成员及最终形成稳定的群体网络。国际信息系统领域科技人才的高影响力的文章发表基本都有自己的团队,群体网络之间的联系也较为紧密。因此,国内需要加强团队带头人的培养和科研创新团队的形成,进一步加强国家、省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省重点研究基地和国家重点学科等的投入,推动科研带头人和团队的发展,从而形成拥有团队精神,专业知识互补,致力于共同科研目标的学科群体。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科技产业,2006,(3):6-11. [2]Gaughan M.Using the curriculum vitae for policy research:an evaluation of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center and training support on career trajectories[J].Research evaluation,2009,18(2):117-124. [3]Gaughan M,Robin S.National science training policy and early scientific careers in France and the United States[J].Research Policy,2004,33(4):569-581. [4]田瑞强,姚长青,袁军鹏,等.基于履历信息的海外华人高层次人才成长研究:生存风险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3,(10):59-67. [5]Ye F Y,Yu S S,Leydesdorff L.The Triple Helix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 at the country level and its dynamic evolution under the pressures of globalization[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64(11):2317-2325. [6]Belkhodja O,Landry R.The Triple-Helix collaboration:Why do researchers collaborate with industry and the government? What are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perceived barriers?[J].Scientometrics,2007,70(2):301-332. [7]Leydesdorff L.The Triple Helix-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A laboratory for knowledge based economic development[J].Easst Review,1995,14(1):14-19. [8]吴殿廷,李东方,刘超,等.高级科技人才成长的环境因素分析——以中国两院院士为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9):54-63. [9]岳洪江,张琳.基金项目负责人与科技人才年龄结构比较研究[J].科研管理,2002,23(6):100-106. [10]朱庆华,李亮.社会网络分析法及其在情报学中的应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31(2):179-183. [11]Wasserman S.Social network analysis:Methods and application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12]Otte E,Rousseau R.Social network analysis:a powerful strategy,also for the information sciences[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2002,28(6):441-453. [13]张,朱庆华.Web 2.0环境下学术交流的社会网络分析——以博客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8):28-32. (本文责任编辑:马卓) 〔摘要〕本文选取Web of Science作为文献信息源,分析国际计算机信息系统领域研究人才的合作情况和合作团体的发展及人才流动。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获取的核心作者及其团队数据,结合履历信息在深入探测科技人才的研究兴趣、国家演变、机构性质、所获教授时间及所属大学变化等一系列个体特征的同时,也深入分析了团队形成机制及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国内的研究领域和国外有所差异,国内优秀人才流失严重,同时科技人才以团队科研为主,团队内部联系较为紧密,团队之间的联系相对松散。且群体的内部形成机制主要以群体机构和兴趣聚合到一起。 〔关键词〕国际科技人才;社会网络分析法;履历信息;团队形成机制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科技人力资源被视为战略资源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而杰出科学家和科学技术人才群体,更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才竞争正成为国际竞争的一个焦点[1]。 (1)研究领域国际接轨。从信息系统领域的关注上可以看出,国内和国外的研究重点上有所差异,欧美国家更多关注的是生物化学信息及技术,而国内(发展中国家)更多的关注是电子工程,这就需要国内的研究领域时刻紧随国际趋势,同时注重团队外延工作者的兴趣发展及合作,对一些新兴学科研究团体给予大力支持。 (2)吸引国内科技人才。从核心科技人才及桥梁作者的地址信息不难看出国内人才保留机制的困乏,优秀人才,特别是领域的核心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因此,需要摒除“崇洋”思想,近几年国家及高校的重点一直放到引进国际科技人才,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政策支持,但对国内自身培养的优秀人才却重视度不够,因此对国内培养的科技人才应该加大财力和政策上的支持。同时在科研等考核上,不应对引入的国外科技人才有太多偏爱,从而为国内和国外科技人才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及能力发挥平台。 (3)培育团队核心成员及最终形成稳定的群体网络。国际信息系统领域科技人才的高影响力的文章发表基本都有自己的团队,群体网络之间的联系也较为紧密。因此,国内需要加强团队带头人的培养和科研创新团队的形成,进一步加强国家、省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省重点研究基地和国家重点学科等的投入,推动科研带头人和团队的发展,从而形成拥有团队精神,专业知识互补,致力于共同科研目标的学科群体。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科技产业,2006,(3):6-11. [2]Gaughan M.Using the curriculum vitae for policy research:an evaluation of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center and training support on career trajectories[J].Research evaluation,2009,18(2):117-124. [3]Gaughan M,Robin S.National science training policy and early scientific careers in France and the United States[J].Research Policy,2004,33(4):569-581. [4]田瑞强,姚长青,袁军鹏,等.基于履历信息的海外华人高层次人才成长研究:生存风险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3,(10):59-67. [5]Ye F Y,Yu S S,Leydesdorff L.The Triple Helix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 at the country level and its dynamic evolution under the pressures of globalization[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64(11):2317-2325. [6]Belkhodja O,Landry R.The Triple-Helix collaboration:Why do researchers collaborate with industry and the government? What are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perceived barriers?[J].Scientometrics,2007,70(2):301-332. [7]Leydesdorff L.The Triple Helix-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A laboratory for knowledge based economic development[J].Easst Review,1995,14(1):14-19. [8]吴殿廷,李东方,刘超,等.高级科技人才成长的环境因素分析——以中国两院院士为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9):54-63. [9]岳洪江,张琳.基金项目负责人与科技人才年龄结构比较研究[J].科研管理,2002,23(6):100-106. [10]朱庆华,李亮.社会网络分析法及其在情报学中的应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31(2):179-183. [11]Wasserman S.Social network analysis:Methods and application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12]Otte E,Rousseau R.Social network analysis:a powerful strategy,also for the information sciences[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2002,28(6):441-453. [13]张,朱庆华.Web 2.0环境下学术交流的社会网络分析——以博客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8):28-32. (本文责任编辑:马卓) 〔摘要〕本文选取Web of Science作为文献信息源,分析国际计算机信息系统领域研究人才的合作情况和合作团体的发展及人才流动。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获取的核心作者及其团队数据,结合履历信息在深入探测科技人才的研究兴趣、国家演变、机构性质、所获教授时间及所属大学变化等一系列个体特征的同时,也深入分析了团队形成机制及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国内的研究领域和国外有所差异,国内优秀人才流失严重,同时科技人才以团队科研为主,团队内部联系较为紧密,团队之间的联系相对松散。且群体的内部形成机制主要以群体机构和兴趣聚合到一起。 〔关键词〕国际科技人才;社会网络分析法;履历信息;团队形成机制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科技人力资源被视为战略资源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而杰出科学家和科学技术人才群体,更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才竞争正成为国际竞争的一个焦点[1]。 (1)研究领域国际接轨。从信息系统领域的关注上可以看出,国内和国外的研究重点上有所差异,欧美国家更多关注的是生物化学信息及技术,而国内(发展中国家)更多的关注是电子工程,这就需要国内的研究领域时刻紧随国际趋势,同时注重团队外延工作者的兴趣发展及合作,对一些新兴学科研究团体给予大力支持。 (2)吸引国内科技人才。从核心科技人才及桥梁作者的地址信息不难看出国内人才保留机制的困乏,优秀人才,特别是领域的核心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因此,需要摒除“崇洋”思想,近几年国家及高校的重点一直放到引进国际科技人才,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政策支持,但对国内自身培养的优秀人才却重视度不够,因此对国内培养的科技人才应该加大财力和政策上的支持。同时在科研等考核上,不应对引入的国外科技人才有太多偏爱,从而为国内和国外科技人才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及能力发挥平台。 (3)培育团队核心成员及最终形成稳定的群体网络。国际信息系统领域科技人才的高影响力的文章发表基本都有自己的团队,群体网络之间的联系也较为紧密。因此,国内需要加强团队带头人的培养和科研创新团队的形成,进一步加强国家、省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省重点研究基地和国家重点学科等的投入,推动科研带头人和团队的发展,从而形成拥有团队精神,专业知识互补,致力于共同科研目标的学科群体。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科技产业,2006,(3):6-11. [2]Gaughan M.Using the curriculum vitae for policy research:an evaluation of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center and training support on career trajectories[J].Research evaluation,2009,18(2):117-124. [3]Gaughan M,Robin S.National science training policy and early scientific careers in France and the United States[J].Research Policy,2004,33(4):569-581. [4]田瑞强,姚长青,袁军鹏,等.基于履历信息的海外华人高层次人才成长研究:生存风险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3,(10):59-67. [5]Ye F Y,Yu S S,Leydesdorff L.The Triple Helix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 at the country level and its dynamic evolution under the pressures of globalization[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64(11):2317-2325. [6]Belkhodja O,Landry R.The Triple-Helix collaboration:Why do researchers collaborate with industry and the government? What are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perceived barriers?[J].Scientometrics,2007,70(2):301-332. [7]Leydesdorff L.The Triple Helix-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A laboratory for knowledge based economic development[J].Easst Review,1995,14(1):14-19. [8]吴殿廷,李东方,刘超,等.高级科技人才成长的环境因素分析——以中国两院院士为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9):54-63. [9]岳洪江,张琳.基金项目负责人与科技人才年龄结构比较研究[J].科研管理,2002,23(6):100-106. [10]朱庆华,李亮.社会网络分析法及其在情报学中的应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31(2):179-183. [11]Wasserman S.Social network analysis:Methods and application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12]Otte E,Rousseau R.Social network analysis:a powerful strategy,also for the information sciences[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2002,28(6):441-453. [13]张,朱庆华.Web 2.0环境下学术交流的社会网络分析——以博客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8):28-32. (本文责任编辑:马卓)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