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
范文 | 次里农布 摘要: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能力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9-245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能力培养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小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一)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思考 为了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让思考引领学生的进步。教学实践证明,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从根本来说就是一个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究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促使学生进行思考,增强发散思维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然后带领小学生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小明去年身高为85厘米,今年的身高為93厘米,请问小明比去年长高了多少?”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设置这样的问题,引导小学生进行思考,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只有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的运用问题教学,才能有效的发展和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现有的知识储备,结合所学的数学知识,要有意识、有目的的设置一些数学问题。 (二)积极开展转化训练 当学生形成一定思维的时候,此时教师要为学生开展有效的转化训练,实现对学生惯性思维的转变,让学生懂得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例如,在小学数学四则运算中,加法与减法之间具有逆运算的关系,同时乘法与除法也是逆运算。加法与乘法之间具有能够相互转换的关系。当加法运算中, 加数相同的时候,此时就可以利用乘法替代加法。同时,乘法也能够转化成为加法,四则运算中具有内部转化的关系。例如, 125要减掉多少个5才能够得0 ?这道数学题中学生就需要运用转化思维去解决这一问题,利用除法与减法的关系去思考这一问题,这样对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会更加简便。当学生建立转化思维的时候,此时学生也能够从综合的角度来思考与看待问题,让学生可以更为全面地掌握相关的内容,并且也会对学生求异的思维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锻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在数学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法也是一种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 学生通过导学案,更加了解数学学习目标,明确学习重点,并积极探索正确学习方法,以便真正达到这一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搜集相关资料、自主安排学习的时间和进度,在结合教师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自主学习成果。以《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为例 ,笔者设计了如下导学案: 第一,学习目标:创设具体教学情境。首先,在情境中掌握寻找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准确说出某一物体所在的具体位置。同时,还能在纸上以“数对”的方式,确定具体位置。其次,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物体位置的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最后,通过组织小组活动或游戏等,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养成,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学习重点:正确掌握“数对”的表示方法,并能够用其确定具体位置。 第三,学习过程:首先,本节课的具体学习内容是什么?其次,用什么来表示位置?再次,完成相应的课后练习题;最后,在自主学习中分别遇到了什么问题? 这样,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结合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逐步推动学习进程,并主动总结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在课堂学习中寻找答案,最终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完成自主学习。 三、小学生计算能力能力培养 在数学计算中,口算也是其中的一种计算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计算能力。计算过程中运用口算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节约计算时间。 在《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教学讲解中,我将在教学中渗透表内乘法,利用表内乘法的便捷性引导学生进行口算,体会整个计算过程,并且保持严谨的教学态度,帮助学生提升计算能力。我问同学们:“125x55=?”这时 ,学生回答不知道,因为在现在的学习中,学生只能对简单的一位数或是两位数的加减法乘除法进行口算面临较大的数字学生不能有效进行口算。但是,对于学生的回答,我说:“其实,多位数的乘除法和加减法都是有一定技巧的是从简单的口算演变过来的,接下来我将为你们展示,你们要认真听讲明白其中的道理。”我抽查学生背九九乘法表,当此环节结束时,我对学生随机提问,如7x2等于多少、8x6等于多少等等让学生回答,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后,我向同学说:“其实,对于这一道题,你们在做题过程中也依旧可以运用乘法口诀,只不过运用乘法口诀进行口算时需要进位,但是,在这一环节你们特别容易出现错误因此,进行口算时手也要动,在数字的下方点一个点做好标记,以表示有进位出现。此后,该对所得出的数字进行竖列相加,这时,你们要有意识的进行口算培养口算能力若想减少问题的出现,可再次对演算步骤进行检查。”这样一来,学生会掌握到对复杂计算式子的口算技巧然后在应试考试中,节约计算时间,提升计算正确率,真正意义上使得计算能力得到提高。 结论 总之,在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作为整个课堂的主体,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并且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提升学生的直觉,让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理解数学相关知识。当学生具有数学能力以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会获得较大幅度的提升,并且,教师的教学也会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性与探索精神。学生也能够从真实的数学情境中体会到学习成功为自己带来的喜悦感,提升数学整体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翟兆伟.试论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07):67. [2]蒲如栋.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2020(68):85-86. [3]高丽彬.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J].学周刊,2020(25):85-86. [4]崔源,杨丽琪,张博名.浅谈信息时代下思维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才智,2020(21):140-14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