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论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有效教学策略
范文

    李海鸥

    摘要:应用题是考查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重要题型。应用题的有效教学不仅可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能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文章分析了当今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现状以及教学意义,并探究了应用题的有效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推进初中数学教学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实际探究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9-095

    应用题一直都是初中数学的重点,一道应用题可能包含多个知识点,所以对学生综合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要基于自身掌握的知识、深入挖掘应用题的条件,并过滤到无用信息,这对初中生来讲存在很大的难度。另外教师单一化的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体会到应用题学习的乐趣,进而阻碍了应用题教学的顺利开展。文章立足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性,对文章进行了深入探索。

    一、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及意义

    (一)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

    虽然数学课程改革明确了教学基本方向和目标,但体现在实际的教学课堂

    中,教师依然沿用传统方法开展教学,教师讲、学生听,在书本画重点,随后开展大量的练习。这种强加灌输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进而导致教学效果低下。另外应用题和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总是忽视这一点,没有对知识点进行深入挖掘,没有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进而无法积累相应的经验,导致学生遇到同一类型题目依然无从下手。同时教师忽视应用题的解析,忽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长期以往的下去只会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进而导致初中应用题教学效率低下。

    (二)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意义

    应用题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可以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可以推进学生的深入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另外应用题涉及范围广,除了掌握基础知识外,还会让学生感到数学的实用价值,进而产生深入学习的动力。此外应用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同一题目可以有不同问法和多种表达方式,需要学生有效的整合,才能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在完成某个应用题解答之后,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会增强他们深入学习的信心,随之会推动数学课堂的顺利开展。

    二、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数学情境的设置要以现实生活为主

    初中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而且初中数学应用题会涉及一些专业术语,如若生搬硬套的讲解,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初中生来讲存在很大难度。所以教师要立足学生现实生活,构建数学应用题情境,如此可以让学生深入其中,掌握解题策略。比如初中数学中的“行程问题”,教师可以设定如下的情境:在“八一”节那天,学校的少先队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学校到相距17千米的解放军营房慰问,出发0.5小时之后,解放军迅速前往迎接,每小时比少先队快2千米,再过几个小时,他们可以在途中相遇?这样的应用题情境设置契合初中生熟知的现实生活,会给学生一种熟悉感,而且理解起来简单。所以在初中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熟知的生活出发设置应用题案例,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的主动探究,并提升初中生思维能力。

    (二)注重培养初中生的阅读能力

    只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在应用题教学中找出有效信息,并探寻未知条件。首先教师要培养初中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做好自身的引导作用,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找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逻辑关系,如此才能明确解题的思路,才能实现应用题解题效果的最大化。比如在下面一道数学应用题中:修一条水渠计划需要70人挖土,50人运土,而实际上挖土人数是运土人数的3倍,问从运土的人中调多少人去挖土?在解答这道题目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题目的类型(工程问题),在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进而构建数量关系之间的关系式,之后得出问题的答案。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对应用题有了深入的了解,而且取得了很好的应用题教学效果。

    (三)注重数学问题的发生过程

    通过对初中生应用题解题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很多学生在实际解题的过程中总是一筹莫展,其根源在于学生忽视了应用题发生的背景。在这样的教学形势下,教材忽视了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没有让学生体会应用题发生、发展的过程,直接为学生展示抽象的应用题模型,导致学生无法抓住数学的本质,进而阻碍自身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由此可见,要想提升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更加关注命题的发生,搞清楚命题的来龙去脉以及知识点,如此才能通过一步步探寻抓住知识的原理,才能得到最优解。比如在教学“有理数乘方”这节数学知识的时候,很多教师立足小学知识正数平方开展教学,从简单到困难,遵循了学生的思维梯度发展,但却忽视了实际背景,弱化了学生的应用意识。要想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为学生阐述清楚问题发生的原理,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掌握本节知识点。

    (四)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模式,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数学应用题教学切记教师单纯的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没有经过任何思考的吸收,这样的结果只会降低应用题教学效率,并弱化学生的能力。为此,教师可以积极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师生角色互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舞学生将自身想法表达出来,在和大家交流、互动中发散自身思维,这是知识从外到内不断深化的过程。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就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师,做好题型的整理,积极构建生活化的应用题教学情境,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此才能提升初中应用题教學效率,才能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维峰.力求认识,掌握数学——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24)

    [2]仲其胜.如何提升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效率[J].数学大世界(下旬). 2019(1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2:2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