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 |
范文 | [摘?要]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群体中重要的一部分,隐藏着巨大的旅游商机,在旅游消费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发放问卷对铜陵学院在校大学生展开实证调查,结合大学生旅游消费市场现状,深入分析其旅游消费特征、影响其旅游消费的因素,进而为促进大学生旅游消费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旅游消费;消费特征 [DOI]10.13939/j.cnki.zgsc.2020.12.126 1?引言 “十三五”时期是全国旅游业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和转型升级的战略关键期,也是安徽省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强省建设的攻坚时期。中国有名的铜基地——铜陵,目前拥有3所大学,各高校连年扩招,在校本专科学生人数日益增多,并且铜陵邻近芜湖、池州、黄山等旅游城市,旅游市场广阔。基于此,文章通过对铜陵学院在校大学生的旅游行为进行调查分析,为大学生旅游消费提出建议。 2?大学生旅游消费市场潜力大 2.1?大学生人数规模巨大 近几年来,高等教育规模继续呈现稳步发展态势,高等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各高校连年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也越来越多。 2019年7月24日教育部发布了《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普通本专科招生790.99万人,比2017年增加29.50万人,增长3.87%;在校生2831.03万人,比2017年增加77.45万人,增长2.81%。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在扩招等政策影响下逐渐增多,增速一直维持在平稳状态。 2.2?大学生消费潜力无限 2011年以来我国的大学生人数不断增长,庞大的数量基数也创造了千亿级别的市场规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大学生成长在21世纪的新时代,也是自由开放的好时代,其消费和娱乐自主决策性高。根据艾瑞数据库《2018年大学生消费洞察报告》调查显示,大学生年度消费规模达3800亿元,其日常可支配金额为1405元/月,其中非必要支出593元/月,必要支出812元/月,而大学生旅游就包含在非必要支出之内。 3?大学生旅游消费特征 3.1?调查设计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为安徽铜陵学院在校大学生,通过线上和线下同时发放问卷,共回收问卷300份,其中有效问卷272份,有效回收率为90.67%。在本次调查中,男女大学生比例为35∶33,各个年级都有参与,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参与人数的比例为19.12%、14.71%、33.82%和32.35%,这些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此次调查所得数据的真实性和广泛性。在问及对旅游的态度时,高达79.41%的人选择支持,只有20.59%的人持无所谓的态度,调查中选择反对的人数为0,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大学生出游愿望强烈,对旅游很感兴趣,也是此次调查的意义所在。 3.2?大学生旅游消费特征 在校大学生是一个热爱新鲜事物的群体,对未知领域充满探索与好奇。旅游消费特征的研究对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 3.2.1?旅游动机与偏好多样化 在本次调查问卷的设计中,旅游目的的调查以及会选择旅游目的地类型的调查是多选题的形式。 关于旅游目的方面,由图2分析可知,大学生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动机的选择也具有相关性,75%的人在追求放松心情的同时可能还想体验不同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开阔眼界;63.24%的人在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也渴望增加阅历、获取知识。 关于旅游目的地的类型方面,如图3调查发现,77.94%的人偏好自然风光类型,民族风情、历史古迹类也很受青睐,比例分别为55.88%和54.41%。传统乡村、古都风貌、现代都市、探险冒险和海滨沙滩类的选择人数虽然相对前三者较少一些,但是比例也不小。在校大学生在除去自己偏好的选项之外,也愿意去尝试不同的类型,体验不同的景色。 3.2.2?旅游时间较为集中,多数青睐与人结伴的短期旅游 在校大学生空余时间较多,且对旅游时间的选择有很大的自由度。除了法定的节假日外,还有传统的寒暑假,大约有172天假期,此外,教育部门还为大学生提供许多社会实践和自我学习时间。据本次对铜陵学院的在校大学生调查显示,为避免黄金周和节假日的旅游高峰期,大多数学生选择在寒暑假和周末时间出去旅游。 此外,54.41%的大学生平均每年出游2~3次,36.76%的大学生平均每年出游0~1次,高频率出游次数占较小比例。并且大部分大学生的出游都是以短期的省外游为主,70.59%的人选择的出游时间是2~3天,63.24%的人選择省外游。据数据显示,在出游形式方面的选择,极少部分的大学生选择独自出游,大多数人更倾向于与朋友和家人一起出游,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能看出大学生对朋友、家人的重视。 3.2.3?出行方式多为火车,住宿最先考虑安全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供选择的旅游交通出行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由于可支配的时间较多,70.59%的人选择较为经济实惠的火车出行,也有小部分选择汽车和飞机。 网络新时代的发展也便捷了大学生旅游。在住宿方式的选择问题上,多数人选择互联网或订房App预定,少数人会通过旅行社介绍或者直接到酒店预定,比起网络订房的快捷和方便,这也说明一些旅行社的相关服务不够全面周到,没有为消费者提供一条龙的服务。同时,在对酒店的住宿标准方面,据数据显示,考虑因素占比最高的是安全因素和价格因素,其次是卫生状况和地理环境。 3.2.4?主要依靠网络获取旅游信息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人人都拥有自己的手机,获取旅游信息更青睐信息全面、获取便捷且可信度高的渠道,逐渐地从传统的亲友介绍过渡到移动社交网络。根据调查可以发现,对于获取旅游景点信息的途径选择,73.53%的人选择移动社交网络,亲友介绍、旅游机构的营销推广与电视、广播、报纸等广告媒介这三种途径分别占比7.35%、2.94%和16.18%,这也反映出了旅游机构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在大学生市场树立较好的企业形象。 4?影响大学生旅游消费的因素 4.1?个人的经济状况 在对铜陵学院的在校大学生调查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影响出游的最大因素为价格,比例高达41.18%。由调查分析可知,原因有两个方面:①旅游花费较多。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新一批的“00后”已迈入大学校园,他们对旅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数据显示,大学生外出旅游的平均消费金额较大部分在500~999元,在1000~1499元和1500元以上的人数比例也不少,都达到20%以上,而500元以下的比例最低。所以,相对于传统观念来看,大学生在旅游花费方面已经今时不同往日,趋向于高追求与高消费。②主要依靠父母,支付能力有限。目前,在校大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完成学业,没有稳定的收入。调查发现,88.18%的大学生月生活费平均在1000~1999元,而且44.12%的大学生的主要旅游花费是来源父母的支持。父母不仅要支付每个月的生活费,还要为孩子的出游埋单,所以对大学生旅游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价格,他们更接受物有所值,而不是盲目消费。 4.2?个人的兴趣爱好 调查发现,虽然大多数大学生爱好旅游,但还是有较小部分持无所谓的态度,这也说明了大学生旅游消费的前提是愿意为出行花费。大学生长期适应学校三点一线的生活,旅游偏好也各有不同,多数更偏向与城市生活不同的自然风光,也有去感受民族风情、历史古迹的。这些不同旅游目的地的选择的开销花费也会有所不同。 4.3?个人的消费观念 不同大学生的家庭环境也会有所不同,父母的收入、年龄、学历等都对消费观念有很大影响,比如高学历的父母由于受教育的程度相对较高,接受新观念的速度快,在消费观念上就更前卫,此时这种环境教育下的孩子的消费观念可能也相对前卫。而出生在农村家庭的大学生,相对来说更提倡节俭节约,消费观念相对保守。 5?促进大学生旅游消费的建议 5.1?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 5.1.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减少对父母的依赖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有利于引导大学生适当、合理的消费,避免盲目和攀比消费,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大学生可以选择自己适合和喜爱的旅游方式,确保物有所值。此外,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以减轻父母的负担,减少对父母的依赖,比如在校努力学习,获得奖学金;在学习的空余时间勤工俭学,在校内找一份工作或在学校附近找一份兼职。一方面给旅游提供更多选择,另一方面也锻炼了自己,一个人出游也更有保障。 5.1.2?避免旅游高峰期,学会制作旅游攻略 旅游产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季节性,最显著的表现是在较短的特定时间内集中了大量的客流。旅游高峰期即旅游旺季不论在门票、吃饭还是住宿方面,价格都会比旅游淡季要高得多。在本次调查中,大学生为避免黄金周和节假日的旅游高峰期,大多数还是选择在寒暑假和周末时间出去旅游,这不免是學生旅游消费的明智之举。 与此同时,提前做好旅游攻略也十分有必要。在去目的地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旅游时会更加有计划性,才能做到性价比最高,在吃住行方面不走弯路,提高旅途的效率和意义。 5.2?对于旅游企业来说 5.2.1?扩大学生旅游宣传力度,创新营销方式 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获取旅游信息的渠道都是来源于网络,通过旅游企业获取信息的人数很少,这也充分说明了旅游企业对大学生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特点和新意吸引大学生。旅游企业可以从学生经常接触的地方入手,投放广告在微信、QQ、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印制一些明星宣传单发放,并及时做好满意度调查与售后服务,扩大旅游企业的知名度。 5.2.2?提高学生旅游安全系数,与高校建立合作 根据调查,大学生出游优先考虑的因素就是安全因素,旅游企业应该确保从出游前一直到出游结束的安全,并制定相关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让学生有足够的理由选择旅游企业。 另外,旅游企业应积极建立与学校的合作实现双赢,在高校成立专属学生定制的旅行社或者建立大学生旅行社团,打消学生的顾虑,让学生真正做到“放心去玩,放肆去嗨”。 5.2.3?打造学生专属旅游线路,提倡自由组合 结合此次调查得出的大学生的消费特征与影响因素,旅游企业可以据此调整旅游线路,打造适合大学生的独特旅游专线。 具体方法列出以下四条:①根据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旅游动机与偏好多样化,旅游企业应消除以往的捆绑式消费,让学生自己自由选择,推出畅玩多种类型的组合旅游;②由于多数大学生的旅游时间较为集中,可以选择在开学季或者临近期末推出优惠活动,组织学生报团出游更划算;③对于旅行中花费较多的餐饮以及住宿条件问题,旅游企业可以与旅游目的地的酒店建立合作,一方面可以为当地酒店提供稳定的客源,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的住宿提供保障;④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青睐与人结伴的短期旅游。旅游企业可以推出双人游或多人游模式,根据不同的节日推出不同类型的旅游,比如母亲节或父亲节期间的“亲子游”、情人节期间的“情侣游”、圣诞节期间的“闺蜜游”等,旅游时间由大学生自主选择。 6?结论 国家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其旅游市场的潜力不容小觑。旅游企业应根据大学生旅游消费特征,结合实际做好规划,推进大学生旅游市场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9-07-02)[2019-09-15].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1907/t20190724_392041.html. [2]邓国良.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特征调查——以宜宾学院为例[J].度假旅游,2018(11):101. [3]刘雨珊,罗群.昆明市在校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12):49-52,55. [4]黄彩微.新时代下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以广州市高校为例[J].智库时代,2019(8):149-150. [5]彭荣蓉.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7):98-101. [基金项目]2018年度铜陵学院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大学生旅游行为调查”(项目编号:2018tlxydxs067);2018年铜陵学院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比邻大学多功能服务工作室策划案”(项目编号:201810383015)。 [作者简介]储召莹(1997—),女,汉族,安徽池州人,就读于铜陵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物流管理、企业管理。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