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AHP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绩效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
范文 | 李小娟 刘凤
摘 要: 在文献调研和专家调研的基础上,从组织者、参与者、校园影响3个维度构建了一套涵盖6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级指标进行权重赋值,通过对绩效评估指标权重的分析和比较,提出高校图书馆要提升阅读推广活动的绩效须从推广主体的多元化、推广内容的精准化、推广宣传的立体化、活动评价的全面化等4方面做起,以期实现推广效果的最优化,推进阅读推广活动的价值实现。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阅读推广 绩效评估 AHP 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全面铺开,阅读推广作为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重要任务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关注、认可和参与。尽管学术界对于阅读推广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义,但从其形式、内涵和方式来看,可解释为推广主体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将阅读者、阅读对象、阅读媒介以及其他环境要素进行有机设计的过程[1],其宗旨在于有计划地组织或引导读者规模化地阅读,深度介入读者的阅读过程,影响读者的阅读选择,帮助读者克服阅读困难,从而学会阅读、爱上阅读[2]。随着对阅读推广形式的不断创新,部分学者从高校读者的阅读特点和阅读体验角度出发,总结探索出了多种媒介为支撑的阅读推广新模式,包括多元化的阅读推广模式[3]、体验式营销的阅读推广模式[4]、基于大学生碎片化阅读的3L阅读推广模式[5]、基于阅读学分制的约束性阅读推广模式[6]、跨媒介阅读推广等[7]。 尽管阅读推广的形式和模式多样,但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能否满足读者的需求,阅读推广活动组织者如何评估二者之间的差距等问题逐渐成为摆在高校图书馆面前亟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一、阅读推广活动绩效评估研究概述 国外关于阅读推广活动绩效评估的研究起步较早,20世纪50年代,美国就对暑期阅读推广活动评价进行初步尝试。国际图联在2012年制定的《基于素养项目的图书馆指南——实践建议》中提出了以活动主办单位构成、活动参与的便利性、活动的时效性、参与者评估、参与者受益度等8个方面指标为依据的模型,用于评价阅读推广活动成功与否[8]。格雷提出以读者的状态、读物特点和阅读结果、阅读愿望、阅读时间、阅读广度及其理由、阅读目的和阅读修养为指标进行推广活动的评价。加拿大学者认为应以参与者的阅读态度、图书馆利用行为、学习成效等方面的变化作为衡量绩效的标准,进行定量化的评估。 我国对于阅读推广绩效评估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研究集群。截至2018年12月底,以“TI=(高校+大学)*(阅读推广+阅读活动+全民阅读+阅读)*(评价+评估+绩效)”在中国知网(CNKI)网络资源总库进行检索,共得到结果106条;对结果进行细分,发现关于“评价指标”、“评价体系”的研究不足30篇。其中尹秀波以读者需求、感知变化及成效为研究视角,采用读者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涵盖读者满意度、阅读心理、阅读能力和阅读行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探究[9]。卢苗苗则从活动保障程度、活动实施质量、参与者满意度、参与者受益度、活动绩效等5个方面构建涵盖32个二级指标的绩效评估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进行标权重赋值,一定程度上排除了主观赋值的片面性和随意性[10]。刘喜球基于吉首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阅读推广全流程,系统构建了涵盖阅读推广“人”活动组织、参与者评估、校园影响3个维度的指标体系[11]。整体而言,现有阅读推广绩效评估多是从阅读推广活动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读者参与人数、活动类型丰富度、馆员学历、专业能力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缺乏对读者满意度、读者兴趣变化、读者活动收获的深入探究[12]。 二、阅读推广活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阅读推广绩效评估指标确定 阅读推广的绩效评估机制,与其他机制或制度一样,都应具备资源优化配置指导和行为动力功能,否则就会丧失评估的意义。Powell在《Evaluation Research: An Overview》一文中指出,无论什么类型的绩效评价工作,均需充分考虑组织者、用户以及后续的影响。因此作为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的大工程,阅读推广活动的绩效评估不能局限或停留在一些表面的指标上,必须从立体化、全息化、技术化的角度全面衡量阅读推广活动的得与失,借助“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主体”评估与“参与者”评估、“投入”评估与“产出”评估、“结果”评估与“影响”评估的有机结合,才能充分保障评估结果的全面性、客观性和活动效益的高效性。基于广泛的文献调研和资源优化的均衡考虑,确定从组织者、参与者、校园影响3个维度构建阅读推广活动的绩效评估体系(见图1)。 (二)阅读推广绩效评估指标的内涵 为明确3个维度下属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课题组从填写说明、指标重要性评价、开放建议等三方面拟定了“高校阅读推广活动绩效评估指标意见反馈表”,并向浙江省30多所高校图书馆负责阅读推广活动的专家进行发放和问询。同时通过深度访谈、专家会议等多次修正,最终形成了如表1所示的包含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的阅读推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组织者维度从图书馆角度出发,综合考量其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人力、财力,及其对学校其他部门的影响或输出功能,属于图书馆的属性评估,人员保障与经费保障来自于图书馆活动的真实数据。 参与者维度从参与者的受益度和参与者满意度两个方面考量,其中参与者受益度反映了参与者通过参与阅读推广活动,在阅读能力、阅读行为等方面的变化,“阅读兴趣”影响着读者后续参与阅读推广活动的积极性;“到馆频次”、“图书借阅量”、“阅读时间”、“阅读速度”、“阅读范围”等综合衡量了读者受到阅读推广活动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参与者满意度体现为参与者在阅读推广活动中需求被满足后的心理状态,是其对阅读推广活动或服务的事前预期与实际感受的定性化衡量,亦是衡量阅讀推广活动价值实现的可靠保障。参与者维度是图书馆与参与者之间沟通、反馈的桥梁,是推进图书馆阅读推广方案不断完善、优化的重要动力,其数据须根据李克特量表的要求,设计问卷进行获取和分析。 校园影响维度是阅读推广活动价值实现的高级阶段,体现了阅读推广活动对整个校园的感染力,分为活动影响和环境改善两个层面。阅读推广活动以自身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让参与者更积极主动的利用图书馆的相关资源和服务、参与读者活动,调动“客体”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树立“活动品牌认同度”。在环境改善方面,绩效评估使阅读推广活动在前、中、后期形成了一个循环的外部反馈闭环,从而推进阅读氛围的提升、阅读设施的优化,并让学院看到阅读推广的重要性,为图书馆要求进行人员优化配置提供坚实的依据和充足的底气。 (三)阅读推广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对上述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权重赋值。AHP是由美国学者托马斯·塞蒂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多目标评价决策方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由于其在处理复杂决策问题上所体现出的实用性和有用性而被广泛应用于人才、教育、管理、行为科学等诸多领域。 该方法的基本步骤包括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成对比较矩阵、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在进行权重比较时,如一级指标有3个,依据层次分析法的构建标准,须向专家发出3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并按其重要性程度评定等级;如有n个指标,专家需对n*(n-1)/2个指标权衡定值。收集和整理8名专家的信息反馈,构造成对比较矩阵,并根据矩阵归一化计算得出指标的权重值对比较矩阵,并根据矩阵归一化计算得出指标的权重值(见表1)。 产市场保值。 三、研究结论与启示 由表1可以发现,一级指标中权重值较大的是参与者(0529),且其二级指标参与者满意度(0312)、参与者受益度(0217)的指标权重在同级指标中也包揽前两位,说明参与者对阅读推广活动的影响力度最大,其主要原因在于参与者是阅读推广活动的直接体验者,更是阅读推广活动价值与意义的重要评价者。参与者评估的提升意味着阅读推广活动价值实现的递升,通过对阅读推广活动的有效评估,图书馆作为推广活动的主体,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自身价值实现的程度,同时发现阅读推广活动存在的不足和前进的方向,从而做好进一步的规划。 在6个二级指标中,除去参与者维度,权重值较大的是人员保障(0173),说明组织者的学历、人数、业务能力等对阅读推广活动的绩效评估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28个三级指标中,权重值排名前9位的分别为活动的创新性(0047)、活动品牌认同度(0042)、活动宣传的时效性(0041)、组织者人数(0041)、其他参与合作部门(0038)、活动内容的全面性(0038)、资源利用率变化(0038)、组织者业务能力(0036)、阅读氛围提升(0036),去除活动品牌认同度、资源利用率变化、阅读氛围提升等结果类指标,余下的6个可分为3大类:组织者主体(组织者人数、其他参与部门、组织者业务能力)、活动内容(活动内容的全面性、活动的创新性)、活动宣传(活动宣传的时效性),由此可以看出,要想提升图书馆的绩效评价,必须以自身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为立足点,以阅读推广的内容、宣传为抓手,坚持内部评估与外部反馈相结合,才能形成全过程的把控。 (一)练足“内功”争取“外援”,实现推广主体的多元化 阅读推广活动能否顺利有效的开展,取决于阅读推广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宣传者以及实施者在各阶段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因此人是推动活动开展的关键要素,也是开展绩效评估工作的必要前提。图书馆作为阅读推广活动的主体,在新形势、新理念、新思想的浪潮下,应跳出“单打独斗”的模式,在提升现有馆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向外争取更广泛的支持与协作,具体包括: 1练足“内功”,为馆员素质的提升备“底气”。馆员的素质水平决定了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高度和创新性,可以说,专业化、职业化的馆员是阅读推广事业发展的“助推器”。因此,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馆员进行理论武装和实践培养以提升其综合能力,包括有计划地开展阅读推广系统化培训、组织馆员参加相关的业务学习和业务交流、主动推送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及最新成果等,在潜移默化中实现馆员能力和素质的双重提升。 2争取“外援”,为推广活动的传播添“助力”。合作共赢是时代的主旋律,因此图书馆也要秉承开放、互助、共建、共享、共美的心态,实现阅读推广活动受众的广泛化,如强化与校内其他部门(教务处、学生处、各院系部门等)的合作与互动、建立阅读推广馆际联盟或加强馆际之间的横向交流合作,将更多的团体、组织纳入到活动的组织中来,构建合力共赢网,形成更加广泛的社会/校园影响力。 (二)学而为用兼顾日常,实现推广内容的精准化 阅读推广,其本质可概括为推广客体在接纳和吸收推广内容的基础上,改善后续阅读内容和行为的一项活动,因此内容是阅读推广的基础和核心[13],而“服务第一,读者至上”的人本理念决定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内容和方向必须以用户的需求为前提。因此,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时,可根据不同的年级组、专业、兴趣爱好打造针对性的阅读推广服务。 1针对新生好奇心强、信息技术水平薄弱、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可开展融合多种形式、多种元素的入馆教育活动。如武汉大学的“拯救小布”新生入馆游戏、东南大学“你的大学我做伴”等,借助现代技术手段的便利性,将图书馆知识、服务、功能、信息素养、信息安全等以全新的方式展现给新生,加快新生对学校的认识并提升其对图书馆的认同感。 2针对“学而能用、立竿见影”的专业要求,将专业教学与阅读充分巧妙的相结合,实现专业技能的提升、阅读素养的强化。如陕西科技大学图书馆2014年开展的“阅文品书”征稿活动,通过与文传学院的联合,给同学们提供了展示专业特长的舞台。 3针对毕业阶段论文写作等短期性、个性化需求,借助现代化工具和技术手段,进行精准的资源推广,如定期整理相关专业的国内外动态和前沿技术,以知識图谱转化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态势,为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方向和灵感;或以毕业生为主体,建立集学习历程、活动参与等在内的个人“写真”,增强图书馆的文化氛围,凸显人文关怀和双向互动。 (三)线上宣传线下联动,实现推广宣传的立体化 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需要全面的宣传、完备的推广计划和策略,这样才能完成推广活动从推广主体到推广客体的信息传递和共享,才能让更广泛的推广客体了解到推广活动的时间、地点、形式及激励措施等。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中,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利用,使得推广客体的注意力分散,图书馆要保持读者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必须保证宣传途径、宣传形式和宣传内容的立体化。包括: 1线上宣传。随着手机网络的普及,掌上阅读的便捷性越来越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特别是其良好的互动性更是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因此,图书馆应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巧用微信、微博、博客、H5秀、短视频等平台和元素,吸引读者的眼球,从而提高信息的曝光度和扩散程度。 2线下联动。尽管新媒体成为信息传播的热门阵地,但传统的线下推广依然有其无与伦比的地域优势,如发传单、张贴宣传海报、发送短信通、电子显示屏信息滚动等,让阅读推广活动主动映入读者的眼帘。此外,高校图书馆可以将微信公众号或图书馆网址印在笔、本子、书签、明信片等上面,以实用性、多样性的推广宣传形式扩大信息传播的广度。 (四)内部评估+外部反馈,实现活动评价的全面化 评价具有导向、诊断、甄别、选拔和推动发展的作用,阅读推广活动的品牌形成不仅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亦需要通过建立良好的评价体系来保障:一方面,图书馆需要对阅读推广活动进行总结,明确活动的优缺点、不足和可参考的地方,建立持续的月度、季度和年度评价,为后续的阅读推广活动改进提供内容、方向指导;另一方面,图书馆也要建立顺畅的读者反馈渠道,主动接收读者对于阅读推广活动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建议,基于广泛的信息反馈进行数据统计、归类和深度分析,便于图书馆把握读者在阅读行为、阅读需求、阅读情感等方面的共性和个性特征,进行读者细分,进一步提升阅读推广活动的针对性和精准化。坚持内部评估与外部反馈相结合,有助于图书馆不断调整寻找最佳的发展机制,为未来阅读推广活动方案的制定、不断地创新提供持久的、不懈的内在动力,有助于图书馆阅读推广朝着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玉梅基于泛在网络环境的高校阅读推广研究方法与策略创新[J].创新科技,2016(4):74-76 [2]尹秀波读者视角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6,34(1):98-101 [3]孙玲玲,布莉华,姜新基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阅读推广新模式[J].图书馆研究,2013,43(5):66-69 [4]姜婷婷,陈若迅,于姝,等基于体验营销理念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构建[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5(3):48-51 [5]周秀霞,李婧,徐枫,等基于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的3L阅读推广模式[J].情报资料工作,2016,37(1):109-112 [6]张勇,荣翠琴,王玲试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模式——以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32(2):64-67 [7]王玮,王丽丽图书馆跨媒介阅读推广模式探析——以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微服务为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5(2):11-13,43 [8]IFLAGuidelines for Library-based Literacy Programs[EB/OL].(2015-9-22) [2019-4-13].https://wwwiflaorg/publications/guidelines-for-library-based-literacy-programs?og=74 [9]尹秀波读者视角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6,34(1):98-101 [10] 卢苗苗,方向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5(11):34-37 [11]刘喜球,王尧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绩效评估实证研究——基于吉首大学图书馆调查分析[J].现代情报,2016,36(7):96-100 [12]王波图书馆阅读推广亟待研究的若干问题[J].图书与情报,2011(5):32-35 [13]唐璞妮基于5W传播模式的党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体系架构研究——以成都市委党校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3):99-103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绩效评价与政策选择”(项目编號:17YJA870012)阶段性成果〕 (李小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财会系,高技能人才评价研究中心。刘凤,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