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音乐选修课运用自媒体教学现状 |
范文 | 陈娟 [摘 要]自媒体的发展为社会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在高校音乐选修课教学过程中,自媒体能够发挥其自身优势,提高高校音乐选修课的创新教学模式,不断增强音乐教育的活力。当前自媒体在高校音乐选修课中的运用存在着个体化、差异化、分众化的现状,在高校音乐选修课中的创新运用,能够有效提高高校音乐选修课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促进音乐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关键词]自媒体;选修课;音乐;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4-0017-02 [收稿日期]2019-12-19 [基金项目]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项目(GH-19047)。 [作者简介]陈 娟(1982— ),女,中北大学讲师。(太原 030015) 自媒体的兴起为各个领域提供了新的机遇,自媒体使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使受众所能够接收的信息更加多元,并且具有强烈的个性化的特点,这样的特点无疑是创新发展的优良土壤。 高校音乐选修课与自媒体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契合性,当下自媒体在高校音乐选修课中虽未广泛使用,但已有相关尝试,充分利用自媒体手段创新和丰富高校音乐选修课的内容和形式,将二者充分融合,是自媒体发展的重要载体,也将是高校音乐选修课教育教学的生动实践。 一、现状分析 有研究指出,“自媒体以其高度的开放性和突出的自主性与社交性迅速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也吸引着大量普通公众自身成为信息的制作、发布和推动者。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开始尝试将自媒体融入教学活动中,构建基于自媒体的教学资源模式与平台”。[1]可以说,自媒体在高校音乐选修课中的运用亦是如此,由于其具有便捷性、个性化、多元化的特点能够满足多样化的教学需要,因此在高校音乐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通过自媒体分享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以期提升教学质量。 当下自媒体在高校音乐选修课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具有个体化、差异化和分众化的特征,在授课内容、形式乃至宣传等方面,都发挥了其自身的独特作用。由于目前自媒体在高校音乐选修课中的运用尚未完全铺开,使得该运用目前总体属于教师抑或是某一教学团队的个体策划实施,因此具有较强的个体化特点。不同教师根据其课程安排和教育理念的差异,会选择不同体量、不同内容的自媒体元素融入教育教学过程。所谓差异化,则是由于个性化的存在,导致不同教师对自媒体的运用存在较大差异,甚至同一教师在不同课程内容、不同教育阶段中对自媒体内容的运用方式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化的存在是自媒体自身个性化、多元化的体现,同时也是自媒体运用体系化、规范化缺失的表现。而分众化则更强调的是群体的差异,举例而言,年轻教师对于自媒体在音乐选修课程当中的使用会明显多于中老年教师,使用方式也更为灵活,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的人群对自媒体的运用存在着不同。 自媒体目前在高校音乐选修课中的运用多集中在教学内容的革新、教学形式的多样以及教学宣传等方面。通过自媒体的使用,高校音乐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更加多元,教学手段更加丰富,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教育实践,此外,自媒体在高校音乐教育的宣传方面也发挥着巨大作用。前日某高校音乐教室《可惜不是你》合唱走红,靠的就是自媒体强大的传播作用,在自媒体的传播下,高校音乐选修课的教育拥有了更多的机遇。 但就目前情况而言,高校音乐选修课中的自媒体运用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前文所提到的系统性不强,由于个性化、差异化的存在,使新媒体在课堂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监管,在内容的选择上,也存在着良莠不齐的问题。 二、自媒体的运用与高校音乐选修课教学的创新 研究自媒体的运用与高校音乐选修课教学的创新问题,首先要找到自媒体能够促进高校音乐选修课教学创新的内在原因。早在自媒体发展的萌芽阶段,就有研究指出,“自媒体的核心是基于普通市民对于信息的自主提供与分享。目前发展迅速应用日广的新媒体都具有这种自媒体特征,从而成为新的应用广泛的重要信息传播渠道。自媒体的进入门槛低,具有自主性越来越强、发展越来越快、应用越来越广、作用越来越大、管理越来越难等特点,应当引起重视”。[2]这里提到的共享性和传播性,是自媒体能够促进高校音乐选修课创新的重要因素。当下越来越多的自媒体平台喜欢发布和分享高校内容,如在毕业季、校长讲话金句等内容上做文章,分享在校体验,又如某些高校教师由于课程内容令人耳目一新而又个性鲜明,一度成为“网红”,在这样一种风潮的背后,归根结底是鼓励发现生活和鼓励创新的思潮在支撑,這也就使自媒体成为高校音乐选修课教学创新的重要诱因和手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高校音乐选修课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新媒体的运用完成高校音乐选修课教学的创新,从具体课堂环节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自媒体能够为音乐选修课的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现如今网络是资源最为便捷的保存、分享、传播渠道,对于高校音乐选修课而言,课程本身需要丰富的音乐类案例作为支撑,通过自媒体的强大搜索、储藏功能,能够完成对相关素材的分享,这种分享一方面能够应用在课上的教学环节,另一方面也可以应用于课下,通过自媒体的形式进行随时的师生交互和资源共享,甚至互动交流,打破常规教学的资源限制,拓展教学的时间与空间。 其次,自媒体能够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自媒体手段的运用,能够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通过自媒体的形式进行互动,甚至作业汇报以及课堂内容交流,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不断提高课程质量。这样一种以充分尊重差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扩大教育影响力,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最后,自媒体的形式能够促进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通过自媒体在各个教育环节的充分运用,能够不断促进课程体系的改革,从制度上实现创新,在课程设计、课堂教学、考核考评等多个方面充分发挥自媒体的作用,不断强化创新精神对于高校音乐选修课教育改革的指导意义,促进教育的创新发展。 三、自媒体的运用与高校音乐选修课教学的发展趋势 有学者指出,“‘互联网+背景下的政策和任务驱动可能促使教育行政部门更加偏重网络教育资源和手段向学校教育渗透”。[3]可以说,自媒体的运用为高校音乐选修课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种创新的思路和渠道,更提供了一种未来的发展趋势,在自媒体与高校音乐选修课教学的融合中,也为日后高校选修课教育提供了一种发展模式的借鉴。 首先,自媒体的运用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互联网+”理念的提出和不断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自媒体与未来教育发展的相互融合,已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翻转课堂、慕课等理念的提出,已经将教育改革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自媒体的运用无疑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次,自媒体融入教育环节,是自媒体自身发展的重要渠道。自媒体的发展需要载体,而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具有生动的实践渠道,更具有深刻的文化内容,自媒体融入教育环节,不仅仅是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自媒体自身發展的需要。 最后,自媒体与高校音乐选修课教学的创新发展是大势所趋。前文提到,自媒体与高校音乐选修课程的改革创新在内容上有相同之处,两者的融合是相互契合的改革创新过程,自媒体融入高校音乐选修课教学的创新过程,为我国未来音乐选修课程教育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可能,同时也为我国自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赋予了现实意义。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在未来两者的结合都是大有现实意义的。 但也要注意的是,自媒体的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自媒体自身存在的监管难等问题,对教育的发展也将带来一定的挑战,因此将自媒体融入高校音乐选修课创新过程,既需要不断提高两者的融合程度和融合水平,又需要提高认识,学会趋利避害,从而真正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规避其可能带来的各类不利因素。 结 语 纵览全文,当前自媒体在高校音乐选修课中的运用存在着个体化、差异化、分众化的现状,在高校音乐选修课中的创新运用,能够有效提高高校音乐选修课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促进音乐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在未来,自媒体的发展将为社会各行业的发展提供无限可能,在高校音乐选修课教学过程中发挥其自身优势,提高创新教学模式,不断增强音乐教育的活力。 注释: [1]白云璐,印志鸿,鲍剑洋.高校教学资源自媒体化:现状与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17):24—27. [2]邓新民.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J].探索,2006(02):134—138. [3]周雨青,万书玉.“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基于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02):10—12,39. (责任编辑:张洪全)当代音乐·2020年第4期王洪雅:高职公共音乐课程微课教学模式探究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