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钢琴专业学生室内乐学习的重要性 |
范文 | [摘 要]室内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音乐表演形式之一,也是现阶段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波士顿音乐学院为例,室内乐在本科教学中与学生专业课的学分比重是一样的,每学期室内乐课程都同样作为专业必修课程,且每学期都会组织多场教师以及学生专场室内乐音乐会。我国目前各专业院校也开设了很多室内乐相关课程作为选修课程,也有越来越多的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的室内乐团,在各种规模的音乐会中演出,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本文将以钢琴专业为例,阐述学习室内乐的重要性。 [关键词]音乐教育;室内乐;钢琴专业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4-0023-02 [收稿日期]2020-01-03 [作者简介]白雨杉(1992— ),女,武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教师。(武汉 430060) 室内乐讲求融合之美,在合作时对音乐表现力、音色、节奏、速度、音乐的理解等各个方面达到高度融合统一,齐心协力地表达音乐。 学习室内乐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丰富对音色的想象力和把控力,增强谱面分析能力,培养对声音的判断能力,加强学生之间沟通协作能力,增加舞台艺术实践的满足感。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具体说明。 一、丰富对不同音色的想象力及掌控力 钢琴是一个相对其他乐器来说具有交响性的乐器,音乐的层次和表现力可以更加丰富,当然在演奏时更加需要演奏者对钢琴音色充满想象力。学生学独奏的时候,听到的只有钢琴一种音色,对交响乐中乐器的声音不够了解,有时候音色会显得不够丰富。但是学习钢琴室内乐,可以与各个不同的乐器组合,与不同的乐器合作的时候,可以听到不同的乐器的音色,以此启发学生对音色的想象力,演奏时发掘出更多钢琴的音色变化。比如与弦乐合作时,以拨弦为例,就可以区分出小提、中提、大提不同的拨弦音色,那么在学生演奏独奏作品时,可以以钢琴不同的音域划分,以各种弦乐音色代入并模仿,演奏出更多不同的跳音或断奏,丰富独奏的音色。再以分解和弦的伴奏音型为例,弦乐在演奏分解和弦的时候,会以一个短弓拉完一个和弦,保持和声的连贯及完整性。 但是钢琴是一种击弦类乐器,在初学时,通常会要求学生演奏出具有颗粒性的音色,所以在演奏此类音型的时候,大多有不够连贯的问题,通过学习室内乐之后,也可以更好地去模仿这类音型的音色。在与管乐器合作时,可以听到管乐特有的通透纯净的音色,然后再学独奏的作品时,有些乐句可以借鉴模仿管乐的音色,在合作演奏双钢琴和四手联弹作品时,也需要两位合作者统一触键的方法以达到音色的统一。只有音色的统一,才能将所有团员更好地融合成为一个整体,更好地表达音乐。 二、增强谱面分析能力 钢琴的音域非常之广,所以钢琴作品大多数都是多声部的,最少也是有一个旋律声部,一个伴奏声部,或者像巴赫的作品有更多声部。那么在演奏时,演奏者需要清楚知道每个声部在乐曲中担任的是什么角色,以及一个和声由多个乐器共同构成,如何进行声部间的平衡分配。在室内乐的前期学习过程中,需要团员一起分析乐谱,分析各自声部的旋律与伴奏部分,在演奏时互相配合,伴奏时发挥衬托作用,旋律时发挥带领作用。钢琴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独奏作品时,比如作品有多个声部,学生就可以以室内乐的各乐器进行代入,再逐一对各个声部进行分析,理解每个声部分别对整首作品起到什么作用。[1]在演奏室内乐时每个团员各司其职,在独奏时每个手指各司其职。如果演奏者学习一首作品之前做足了谱面分析准备工作,比如对作品主题动机的分析,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是如何发展的,或者对整体曲式结构的分析会帮助演奏者更清楚地理解作品的发展过程。总之,做好前期谱面分析,才能更好地理解作曲家写作每个音符的意义,从而更好地传递音乐。 三、培养对声音的判断能力 在演奏室内乐的过程中,听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每个团员相互配合,相辅相成。[2]好的耳朵可以更好地调整弹奏出的力度、节奏、速度、音准等各个方面。学生在演奏独奏时,自己听到的往往和实际呈现出来的效果有一定的偏差。学习室内乐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演奏自己的声部的同时能够听到其他的声部。比如在力度方面,钢琴的强力度力量相比长笛的强力度,肯定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所以在钢琴与长笛同时出现强力度时,钢琴演奏者需要适当控制一点,在与小号或者其他本身音量较大的乐器合作时则适当要加一些力量,以免盖过了较弱的乐器,或被其他较强乐器掩盖。具体力度则需要用耳朵来判断是否平衡,这就大大锻炼了学生耳朵的判断力。在节奏方面,需要每个声部做到精准无误,不仅自己要做到对节奏的格外准确,还要每个团员都保持一致,所以组员越多的室内乐越难配合。那么在排练的过程中,需要团员互相用耳朵判断是否节奏做到了严丝合缝,不然就会破坏一个整体的演奏效果。在速度方面,一首作品,与不同乐器合作,每个乐器遇到的技术难点不同,可能在钢琴上简单的乐句,其他声部演奏时可能就是一个技术难点,这时候需要团员互相听其他声部,演奏时照顾到有些乐器的技术难点,在演奏速度容易不稳定的地方及时调整。在音准方面,虽然钢琴演奏者本身不能校对,但是可以帮助其他弦乐或者管乐进行校对,这对学生的视唱练耳能力也是一种提升。 四、加强沟通协调能力 室内乐最重要的不是乐团中其中一位演奏员格外突出,而是要所有演奏员相互成就。大多数钢琴专业的学生,从小更习惯于独自面对音乐,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大多先由老师对学生进行启发,学生练琴时必须要自己成为自己的老师,在音乐演奏中融入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但是有些钢琴学生很缺乏对音乐的思考能力,过度依赖老师,或者有些学生对音乐有很多自己的见解,可是表达不出来,这些问题对于学成之后的教学是不利的。 因为音乐本身很主观,你无法简单地说其他不同意见是对或者是错。一段相同的音乐,可能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理解,所以学室内乐就需要大家一起讨论沟通。最后讨论出一个更贴近每个人理解的处理办法,或者大家一致认同的方案,朝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去表达音乐。相反如果没有有效的沟通,就会变得我弹我的,你拉你的,这样会导致音乐听起来乱七八糟,没有头绪。团员沟通讨论的时候,每个人不仅要会听,还要会讲。虽然音樂是感性的,但是你所要表达的音乐,又必须要让听众也可以理解,不能简单地说我觉得就应该这样演奏。讲的就是你对音乐的思考,可能需要通过分析作曲家在谱面留给我们的种种线索,比如表情术语、和声的色彩、织体的变化等方方面面去支撑我们个人对音乐的见解,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理性的过程。也就是说你不仅要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样的音乐,还要知道为什么你想要这么表达。这个思考过程在学习阶段是很有必要的,也可以避免对老师的过分依赖。同样,在讨论的过程中也可以听取到很多他人对音乐的理解,学习其他人对音乐的思考都有哪些方面是自己没有想到的,从而补充自己的不足。室内乐通常合作的演奏员技术能力不会相差太多,所以在排练的过程中,除了合排,可能有大量时间需要花费在沟通每个人对作品的理解和思考上,所以学习室内乐的过程本身就会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五、提高舞台艺术实践的兴趣 音乐是表演类专业,学习音乐的意义在于感受音乐,表达音乐,让自己和听众都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表达。钢琴也只是一个表达音乐的载体,在琴房的苦练,最终还是要搬上舞台让观众听到,所以舞台艺术实践的经验越多越好。很多钢琴专业的学生表演独奏,可能上台前最担心的是背谱问题,如果在舞台上因为紧张或者其他因素导致背谱失误,可能上台发挥出来的只有平时的百分之三十,这样很有可能会产生挫败感和对舞台的畏惧,这对学生学音乐是很不利的。但是室内乐表演可以看谱,可以减轻学生上台演出背谱的压力,增强学生演出的信心。一次好的演出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学生通过一次次的成功演出,可以越来越自然地在舞台上表达音乐,慢慢会对表演产生信心和期待,这对学生表演独奏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几个人一起共同努力得到的满足感也会远远大于独奏的满足感。 结 语 就个人学习经验来说,学习独奏和学习室内乐的体验是非常不同的,但是学习室内乐确实比学习独奏更有趣味,与合作者共同提高演奏技术,共同探讨音乐的这种体验是在学习独奏作品中体会不到的。 因为可供选择的钢琴室内乐组合形式非常多,具体可以分为钢琴与钢琴,钢琴与不同弦乐、管乐、中国乐器,钢琴与人声等等,也可以以乐团人数分为二重奏(duo)、三重奏(trio)、四重奏(quartet)、五重奏(quintet)、六重奏(sextet)等形式的组合。室内乐的学习,在曲目上来说,从巴洛克时期到现当代时期,有大量优秀的作品可供学生选择。建议在初学室内乐阶段,选择从人数较少的二重奏、三重奏开始,尽量从不是特别复杂的古典时期早期作品中学起,积累一些与人合作的经验,激发出学生对室内乐产生探索发现的兴趣之后,再选择人数较多的组合和更加复杂的作品学习,慢慢应用到学习室内乐的过程当中,掌握学音乐必备的各项技术能力,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演奏水平。 注释: [1]张薇聪.钢琴室内乐教学之我见(五)[J].钢琴艺术,2016(10):22—26. [2]王振山,王 璐.音樂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谈学习室内乐的意义[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2(04):24—27. (责任编辑:张洪全)当代音乐·2020年第4期隆 翔 李 慧: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