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校声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路径
范文

    [摘 要]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将其单纯看作是一项声乐知识传授的活动,而是应将声乐课堂教学当成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渠道之一。在声乐教学活动中只有将主要教学目标放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上,才能够充分体现声乐教学的实际价值。因此,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以及声乐知识的特征,积极地在其中融入审美教学内容,以对学生的音乐兴趣和音乐鉴赏能力进行培养,以此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舞台表现能力,最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声乐审美观。

    [关键词]声乐教学;审美能力;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4-0015-02

    [收稿日期]2019-12-04

    [作者简介]王周秀(1974— ),女,广东青年职业学院讲师。(广州 510000)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和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已经深入人心,尤其是对于高校声乐教学而言,人们对审美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高校声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将其中蕴含的丰富审美元素体现出来,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作为高校音乐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审美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声乐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声乐基础水平也有很大帮助[1]。因此,在高校声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积极融入审美内容,将声乐教育和审美教育有效融合到一起,在声乐教学中实现审美教育的渗透。本文就针对当前高校声乐教学中审美元素的有效渗透进行分析,希望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参考。

    一、高校声乐教学中审美教育渗透的重要性分析

    在声乐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不论是何种艺术形式,都是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常态进行提升和升华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个优秀的音乐作品在创作时也必然是创作者自身的经历以及对当时真实生活状态的思考和发现,只有依据真实生活创作出的作品,才能引起广大受众的情感共鸣,才能激发大家生命和生活的深思考[2]。创作者想要从生活中获取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自身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创作基础,只有这样,所创作的音乐作品才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进行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以此激发学生对于声乐知识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以及课堂参与性,避免高校声乐教学变成仅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枯燥、机械的教学活动,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特别是在发声训练教学时,在传统声乐教学活动中,大部分教师所采用的最常见的教学方式就是发音技巧的反复练习,但是,这样机械性的教学方式,无法将声乐本身的审美内涵体现出来,如此,声乐课堂教学中声乐艺术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就会大大降低,没有办法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和提高,更无法挖掘他们自身在声乐方面的感知、听觉、知觉、视觉潜能,导致学生无法对声乐作品的精髓进行准确把握,进而降低课堂整体教学效果。

    二、目前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对声乐审美教学的重视

    受到传统应试教学思想的限制,高校声乐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时通常仅将教学目标单纯放在相关知识传授上,实际教学活动开展以教师“一言堂”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并且教学效果的评定还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进而增加了教师的教学压力,教师更加注重知识讲解,而对审美教学的重视程度较低,也没有将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体现出来,忽视了学生各项思维能力的培养,长时间如此,就会降低学生对声乐知识的学习热情,甚至在枯燥、机械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对声乐学习产生厌烦心理[3]。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审美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当前枯燥的声乐课堂进行改变,广大高校声乐教师应该对此高度重视。

    (二)教学方式缺乏多样性

    因为高校传统声乐教学活动开展形式较为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无法激起他们对声乐知识的探究欲望,长期采用同一种教学方式,会慢慢消耗掉学生对声乐学习的新鲜感和兴趣。由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方式缺乏多样性,致使高校声乐教学过于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学生对声乐学习就会产生怠惰、厌煩的心理,进而降低课堂参与性和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声乐课堂教学的健康发展。

    三、高校声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措施

    (一)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声乐课堂教学活动灵活性较强,不管是对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教师都拥有较强的自主选择权利,因此,当前我国高校声乐教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教学内容的筛选。首先,教师应对班级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清晰掌握,然后结合他们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不仅要进行基础知识教学,传授发声技巧,还应该在教学活动中适当渗透文化内涵,以增加声乐教学的审美内涵的鲜活性,让学生对于声乐教学活动的深层审美情趣和含义有更加深刻的体验和感知。

    (二)树立整体审美观

    在高校声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适当渗透审美意识,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审美氛围,让学生在整体环境下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声乐鉴赏能力。教师在开展一个声乐作品赏析教学活动时,不仅要讲解和分析声乐作品自身蕴含的声乐技巧和内涵,还要让学生了解该声乐作品的内在结构、创作元素、创作背景、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以及风格特点等内容。通过对一个声乐作品进行全方面解读,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认知,进而引发学生对作品的情感共鸣,得到更好的审美体验。随着教师对于声乐作品讲解的不断深入,学生也会通过学习和练习对自身在唱腔、吐息、咬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增强相应技巧掌握程度,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解读能力。

    (三)在实践中进行审美意识教学渗透

    归根结底,声乐艺术的魅力最终还是要通过实际演唱才能展现出来,其自身的实践性较强。在结束课堂教学活动之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演唱方式将所学内容表达出来,这一过程不仅是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印象,更是一个将声乐审美内涵内化为自身专业素养的过程。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多为学生提供演唱机会,或者在课下多为学生组织声乐演唱活动,以加强他们对于声乐艺术魅力的感触与体验。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声乐艺术的风格不同,其表演方式自然存在差异,在声乐演唱实践过程中对于表演方式的选择一定要慎重。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中国传统声乐艺术文化时,可以在课堂上为他们展示一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经典声乐演唱元素,为学生营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演欲。之后,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演唱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四)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技能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在丰衣足食的生活条件下,精神文明成为人们追求的新时尚。因而,对于声乐艺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心理也在不断变化,因此,为了让声乐教学发展跟上时代步伐,让声乐艺术表演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要求,高校声乐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也应该紧跟时代发展,进行不断创新和改革,避免落后、单一的教学方式和滞后的教学观念,影响高校声乐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因此,作为高校声乐教师,自身也要通过不断进修学习,沉淀自身的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同时应具备深厚的演唱功底。除此之外,高校声乐教师还应加强嗓音控制技巧的学习,在进行声乐教学实践时可以通过自己优美的声音将声乐艺术中的情感和内容表达出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自己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些技能传达给学生,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发音技巧,更要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声音辨别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音乐理论学习、读谱、背诵歌词等方式,提高自身的声乐素养。声乐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审美能力不仅仅体现在教学水平上,更反映在教学技巧和方法上,因此,高校声乐教师应潜心研究声乐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从根本上打好教学基本功。

    (五)应对声乐审美教育更加重视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进步,我国教育事业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声乐教学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声乐知识的学习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如果高校还延续传统单一、刻板的课堂教学理念,将与当今社会发展相脱节,不利于声乐教学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高校在开展声乐教学过程中,应融入新时代的思想,打破传统应试教学限制,对审美素养在声乐教学中的渗透更加重视,以实现引导学生从客观角度进行声乐作品的鉴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声乐作品,更加深刻地体会其中蕴含的深意,进而,让学生通过声乐作品鉴赏,提高自身的声乐素养,并培养声乐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性。

    结 语

    综上所述,虽然声乐艺术形式较为抽象,但是,其创作方式和表现形式却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具体性,在开展高校声乐教学活动时,教师不仅要重视对理论知识和专业技巧的传授,更要对作品本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内涵的传达,让学生通过学习,对声乐艺术的魅力有更深刻的体會,提高他们的声乐艺术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为他们日后将声乐艺术更好地表演出来奠定良好基础。

    注释:

    [1]秦北涛.论高校声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J].通俗歌曲,2017:131.

    [2]陈爱群,张瀚玉.高校声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J].大众文艺,2014(18):245.

    [3]邓集勋.论审美教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渗透[J].北方音乐,2015(06):184.

    (责任编辑:张洪全)当代音乐·2020年第4期陈 娟:高校音乐选修课运用自媒体教学现状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11: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