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从中国传统说唱与当代流行说唱艺术形态异同看中国说唱走势 |
范文 | 赵航 [摘要] 文章以中国传统说唱作品经典《情探》与中国当代最流行的说唱作品《野狼DISCO》为例,通过比较中国历史说唱发展背景、当代说唱流变及其表现手法、唱腔结构、伴奏、表演载体的异同来阐释中国说唱随历史潮流前进的轨迹,并简要反映当代中国人对于说唱的审美偏好。旨在引起一系列对中国说唱的思考,让更多人了解中国说唱并从中得到有益启发,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中国说唱作品。 [关键词]当代中国流行说唱;中国传统说唱;说唱艺术形态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5-0088-04 说唱是镶嵌在艺术史里的一颗宝石。它代表了群众的声音,也在不同的时代里被雅俗共赏着。“说”的部分或轻描淡写,或浓墨重彩,寥寥数笔词意就勾勒出精彩動人的故事;“唱”的旋律,或曼妙婉转或激情澎湃,都从平凡又伟大的生活映射而出——散落在华夏大地各个角落的说唱,化作各个地域和方言的精灵,给人们带来美与快乐,展现着中国的风情魅力。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代中国流行说唱从中国历史说唱中衍生而出,却又呈日新月异之态。 一、中国说唱艺术的传统历史和当代流变 中国说唱从最初的萌芽阶段至今,经历了两千多年。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时期荀子的《成相篇》。“相”是由一种劳动工具发展而成的击节乐器,其形制有两说,一说为舂牍,一说为搏拊(以手拊拍)。成相便是中国先秦民间说唱艺术。汉魏、南北朝时期记录的大量长篇叙事歌曲,如汉乐府的《孔雀东南飞》、北朝的《木兰辞》被认为是较早时期的说唱艺术。说唱音乐正式形成始于唐代“变文”。即僧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世俗群众宣传佛教、说唱经文。到了宋、金时期,说唱音乐逐渐发展成熟并呈现较为繁盛的局面。宋代说唱音乐题材广泛,曲种发展到几十种之多,如陶真、涯词、货郎儿、鼓子词等;同时还出现了结构较为庞大的说唱艺术形式:诸宫调、唱赚以及固定的演出场所——勾栏、瓦肆。元、明两代是中国传统说唱的完善时期,流行曲种有词话、陶真、弹词、道情、莲花落等。说唱繁荣时期出现在清代。江南吴中地区以评弹为代表,出现了苏州弹词、扬州弹词等;华南地区有广东木鱼书,华北京畿地区有八角鼓及各类大鼓书,还有各地的道情、琴书等各种说唱艺术遍布全国。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说唱300多个曲种大致分为鼓词类、弹词类、渔鼓类、牌子曲类、琴书类、杂曲类、走唱类、板诵类这八大类。[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倘若艺术形态是一个人,那么经济是他的脚跟,民族是他的血液,社会是他的身躯,政治是他的头脑,文化是他的衣裳。说唱艺术是中国衣裳里充满个性的一片布料,其纹路走向、变化异同都与这些因素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早年中国闭关锁国,故在清朝之前,中国传统说唱艺术封闭发展、较为稳定。1840年起,欧美国家入侵中国,导致了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多年战火,人民处于水深火热当中,传统说唱艺术形式并没有受到重大冲击或做出重大改变。然而随着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热潮涌来,嘻哈文化作为西方艺术文化中的一部分,渐渐进入了中国大众的视野。 在20世纪70年代,嘻哈文化诞生于美国纽约,最初的嘻哈运动是美国黑人为寻找自身的身份认同而展开。早期嘻哈说唱都比较奔放自由、粗犷直接,充斥着暴力色情和愤懑。[2]1981年,布朗克斯地区最大的帮派“黑桃帮”首领非洲班巴塔AfricaBambaataa在媒体上公开使用了hiphop(嘻哈)一词,并以“和平、团结、爱、快乐”为宗旨。自此,“嘻哈”这个名称广为流传,并将黑人青少年唱歌跳舞、搓碟、说唱、涂鸦、打街头篮球等一系列草根文化囊括其中,逐渐成为一种全球青少年文化运动的代名词。[3]但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人民的价值观、思想观需要得到积极向上的指导和引领,社会更需要稳定,而嘻哈愤怒的“真实”很容易带来偏见和误解,所以嘻哈文化最初在中国的发展并不顺利。20世纪90年代,中国群众对嘻哈说唱的关注仅限于满足其对西方文化的好奇心。同时,嘻哈说唱的演唱技巧性比较高,在信息化不发达的时代难于传唱,其发展举步维艰。21世纪发展至今已20年,随着中国经济、科技的突飞猛进,在多元化社会背景的影响下,人民群众对音乐对说唱都有了更多的认识。其中,嘻哈说唱中的keepReal即保持真我、摒弃惺惺作态的态度受到中国广大群众的喜爱,嘻哈说唱在中国说唱市场的比例不断扩大。也就是距今最近的1/4个世纪,中国传统说唱与当代流行说唱的艺术形态产生异同。 二、以《情探》《野狼DISCO》为例看表现手法与唱腔结构的异同 让人饶有趣味的是,中国传统说唱技法一定程度上包含现当代说唱的表现手法和唱腔结构。传统说唱技法看似生僻遥远,实则天下大同。传统说唱早就为未来的发展做下了暗示和铺垫。所谓“说唱”,“说”即说白,“唱”即唱腔。两者结合、一齐描述故事中的人物情节,从而表达思想感情、理念观点。说唱的表现手法为半说半唱、唱中夹说、似说似唱。传统说唱的唱腔结构基本上可分为曲牌体和板腔体两大类型。曲牌体是以曲牌作为基本单位构成的音乐结构形式。曲牌体结构大致分为单曲和联曲两种组合形式,单曲的结构在说唱音乐中比较简洁,它是用一个基本曲调演唱形成的单曲结构,代表曲种如八角鼓中的岔曲、广东粤曲等。也有一首民歌反复变化构成的唱段代表的曲种如广西渔鼓、安徽四句推子、四川清音等。联曲体,即曲牌连缀体。此种唱腔结构是指将多个曲牌按照一定的音乐规律,有机地连接起来成为成套的唱腔,由于相互连接的曲牌适合故事情节的发展,因此这种曲牌连缀形成了一个完善、统一的结合体。属于联曲体的曲种有单弦牌子曲、二人转、榆林小曲、河南大调曲子、兰州鼓子等。板腔体亦称板式变化体。“板”代表不同速度的板式。“板式”即中国传统音乐中的节拍形式。不同的板式指旋律在速度上的差别,如慢板、流水板、垛板、散板等;而“腔”则是指旋律的变化。板腔体是在一个以上下句和四句为基本唱腔结构的基础上,通过速度、旋律、板眼、节奏等变化,形成一系列能够表现不同感情色彩和情绪的板式。将这些板式按表现内容的需要有机地连接起来,就是板腔体的结构形态。如京韵大鼓,它的唱腔有慢板、急板、垛板等板式,腔调有挑腔、平腔、落腔等,板式与腔调均按照唱词内容合理安排。板腔体中影响较大的曲种有京韵大鼓、西河大鼓、河南坠子等。[1] 中国传统说唱的经典艺术作品非常多。为了更好地比较其传统说唱与现代说唱的异同,特选取苏州弹词《情探》与《野狼DISCO》[4]做对比。当然,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地认为中国传统说唱的词都如苏词这般温婉内敛。只是在进行感情相似的作品比较时选用到这一首。 丽调《情探》由著名弹词艺术家徐丽仙(1928—1977)创作。丽调早期唱腔委婉、柔和、清丽,20世纪50年代以后艺术风格逐渐成熟,内容题材的表现力更加丰富,音乐中加入刚健明朗的色彩,扩大了人物性格塑造范围,是影响力较大的弹词女性艺术流派。其中《情探》作为代表作品,词曲柔美细腻,被后人喜爱崇敬,得以流传。 2019年下半年爆红全国的说唱作品《野狼DISCO》由东北说唱歌手宝石Gem作词作曲,并在娱乐综艺节目《中国新说唱》中演唱。由于他的这首作品在QQ音乐、网易云音乐、酷我音乐等网站流行说唱榜单上居高而不下,陈伟霆、杨幂、腾格尔等众多明星网红都翻唱过这首歌。2020年初又有改编作品《人民陆军版野狼DISCO》《火箭军版野狼DISCO》《海军版野狼DISCO》等,并在2020春晚荣耀登台,一一展现中国军人保家卫国的精神风貌——足可见此作品的火爆程度。《新京报》评原作品:“宝石Gem抛弃了舶来品homie(指‘哥们儿,嘻哈音乐中打招呼的方式)、skr(说唱音乐中的拟声词)、swag(喜爱嘻哈文化的人的常用词,指一种自信有范的状态),他用说唱塑造了‘老舅,一个后工业时代的落寞路人,一个带着典型东北幽默的‘怂刚的普通人,一个很土但是很真实的人。” 《情探》词:“梨花落,杏花开,桃花谢,春已归,花谢春归你郎不归!奴是梦绕长安千百遍,一回欢笑一回愁;终宵哭醒在罗帏。到晓来,进书斋,不见你郎君两泪垂。奴依然当你郎君在,手托香腮对面陪;两盏清茶饮一杯。奴推窗,只把你郎君望,不见你郎君白马来。” 《野狼DISCO》(部分词):“心里的花,想要带你回家,在那深夜酒吧,哪管他是真是假。请你尽情摇摆,忘记钟意的TA。你系最迷人的,你知道吗?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爱的时代,前面哪里来的大井盖,我拿脚往里迈。如此动感的节拍,非得搁门口耍帅。来左边跟我一起画个龙,在你右边画一道彩虹。来左边跟我一起画彩虹,在你右边再画条龙。在你胸口上比画一个郭富城,左边右边摇摇头。两个食指就像两个窜天猴,指向闪耀的灯球。” 总体来说,两者都非常注重词的押韵性、词与曲配合的音乐性,并带有各自风格的节奏感和色彩。徐丽仙1956年作《情探》,而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1958年—1978年。可见《情探》的创作时期是向工业化过渡的时期。在工业较为落后的中国,人民群众的生活节奏整体较为缓慢,最美好的“愿得一人心”的愿望和“情难自已、凄婉自闭”并存着。而2019年的今天,中国经济科技飞速发展,工业也有了里程碑式的进步,人民群众城市生活节奏快速,“速食感情”屡见不鲜;花式套路层出不穷。现代人的心动都夹交杂更多的欲望和利益,《野狼DISCO》原始直接的表达虽然是自带玩味的嘲讽,其中说不出是乐观幽默还是勇敢生猛的东西,却让人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唯一可惜的是,虽然《野狼DISCO》词意紧贴中国社会发展,也没有盲目跟随其他嘻哈风格的中国流行说唱作品去使用嘻哈用词,然而音乐元素仍然偏向于西方音乐。由此可见,如何将中国传统说唱元素放入当代中国说唱中,并被大众所接受是值得思考的。 三、中国传统说唱与当代流行说唱的伴奏及表演载体异同 说唱里面论重要性,说为一,唱为二,伴奏便居于第三位了。中国八大类别的传统说唱主要伴奏乐器都有所不同。“鼓”与“板”是鼓词类的标志性乐器,其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兼用四胡等;弹词类伴奏乐器以弹拨类乐器琵琶、三弦、月琴为主;渔鼓类伴奏乐器以渔鼓、简板为主;牌子曲类伴奏乐器有南北方爱好倾向——北方多用三弦、手鼓,南方多用琵琶与二胡;琴书类伴奏乐器偏好使用扬琴;杂曲类多用弦乐器伴奏;走唱类习惯用打击乐器;板诵类则多用竹板或木板伴奏。中国传统说唱的演员多是自己操琴或者击节打鼓演唱。歌唱时根据故事情节发展与人物感情变化,灵活自如地掌握节奏的起伏转折、音乐的抑扬顿挫。传统说唱伴奏形式有两种:自伴自创、演唱者参与伴奏。自伴自唱顾名思义即自弹自唱、自拉自唱或自己击节清唱。这种伴奏形式的曲种有苏州弹词、扬州弹词、四川金钱板等。而演唱者参与伴奏在中国传统说唱中最为普遍,即演员手持某种乐器同伴奏者一起配合,多人表演时每个演唱者参与伴奏。 相比之下,当代中国流行说唱音乐表演中,演员数量通常为一人或两人,受日韩圈影响,有时候会出现大型说唱男团之类,但是主流说唱作品的演唱者数量一般还是为一到二人。演员多半手持话筒,伴奏音乐大多由电子播放器播放,一些现场live演出会用到大型现代乐队编制。中国流行说唱界的“老人”热狗和张震岳就是双人组合的代表。张震岳负责打架子鼓鼓点并承担音乐作品其中“唱”的部分;热狗则是霸气直接地“说”。当代流行说唱的伴奏形式是深受科技进步影响的。音乐制作和伴奏多用电子音乐技术、数字音频技术、MIDI技术等。这些现代化伴奏的技术有很多优点,比如表演现场节省场地、随地开唱方便快捷、无须等待乐队成员磨合、录制成本较低、能优化传统乐器音色、突破十二平均律等。电子音乐伴奏里所带的各种乐器音色、不同音乐风格節奏较为全面,有利于说唱不断创新发展。 关于表演载体,笔者认为包括三个方面,即表演形式、表演场所、传播载体。说唱的基本表演形式也是天下大同:坐唱、站唱、走唱以及单口唱、对口唱、群唱、拆唱、彩唱等。传统说唱和当代说唱都注重即兴说唱和肢体动作,各种表演形式也都存在于其中。表演场所、传播载体则因社会变迁、时代发展而产生不同。传统说唱一方面流传于民间,一方面服务于皇家贵族。表演场所从西周“大司乐”、汉乐府、唐代“大乐署”到后来的教坊、梨园,说唱的表演场所一直在变化。直至今天,在各地各种展馆里有了说唱演出,大场地则有体育馆、音乐厅;小场地则有酒吧清吧甚至露天操场——说唱拥有自由的灵魂。而传播载体,从科技不发达时期的面对面观赏聆听、话本转载到当今网络发达社会中手机APP各大视频音乐网站随处随时可视听——科技的进步也是说唱传播的福音。 四、中国说唱艺术的发展趋势 通过比较中国历史说唱与当代流行说唱艺术形态中异同,一些更深的触动和反思在笔者热爱中国说唱的心里萌芽。 一是我们要坚定对中国的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理念。在西方音乐大肆进军我国音乐市场的同时,我们应该回头观望中国这2000多年的说唱艺术历史,做到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并将中国说唱的民族性发扬传承至当代说唱艺术作品里,而不是盲目跟随西方音乐文化行走、创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经济、科技暂时领先,但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近几年来,中国的经济、科技都得到了飞速发展。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对自己的国家有信心,更要对自己的国家文化有一种文化自觉,自觉爱护中国传统文化并将中国传统说唱的音乐元素结合时代背景,创新发展当代中国说唱作品;另一方面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大力发展我国科技经济,这样我国才会有更高的国际地位,同胞才不会受欺负,中国说唱才有更多影响力。 二是我们要客观看待说唱的“真实”,将“大我”置于“小我”之前。艺术是永远不能和政治、经济分开来看的,面对强权政治,我们在文化上更要有一定的抵御力、要明辨是非。很多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人认为,说唱应该真实,并把说唱的真实与言论自由画上等号。然而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才是真正的“真”呢?倘若言论自由,每个人畅所欲言,真的不会有背离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言论出现吗?所谓说唱的“自由”、说唱的“真”,是否以不伤害他人为准则呢?是否真的对人性怀有善意呢?笔者相信大部分人可以做到,而一部分人不能。人性都有自私善变的一面,当一个社会的说唱充斥着中下层人士的抱怨、暴力,总是抨击那些不公平,社会将多么不堪。这个世界本没有绝对公平,任何的幸福都需要我们自身努力去争取。言论束缚一方面束缚了说唱在中国的发展,但更多一方面是一种保护——是对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想被更多国家所尊重、不想受欺辱、不想社会动荡的运行机制的一种保护。做中国说唱的音乐人应该将热爱中国的“大我”置于委屈颓靡的“小我”之前,相互成全。笔者希望更多做中国说唱音乐的音乐人能懂得、能深刻理解这一点。 三是我们要将中国传统说唱艺术的音乐元素、民族音乐风格应用到当代中国说唱当中。首先,我们要适应时代的步伐、观察人民群众的动态走向,掌握他们所喜欢的节奏型以及速度(可做科研统计)。旋律上可考虑引入传统说唱的音乐元素,并进行一些创编。其次,要高效把握音乐风格。现在是开放社会,不像在封建时期,爱一个人爱得要死要活、凄凄惨惨。写太过悲情的音乐既会传播负作用、负能量,又不符合这个快时代的心理。开心的时候、认真开心;悲伤的时候也尽量以治愈型、幽默型、自嘲型等为主。总之,要传递正能量。笔者希望国家音乐文化管理这一块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中国风的说唱作品产生,高效运用音乐科技并利用媒体做有效的商业化推广、传播中国传统说唱文化,创新发展当代中国说唱作品。 结语 中国说唱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然而在世界文化不断交融碰撞的当代,中国说唱中的中國传统说唱音乐元素委身于当代主流说唱的西方元素身后是非常可惜的。国家之间的竞争包含文化竞争——中国说唱也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应该从中国传统说唱里找到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并将中国民族性元素融入当代说唱之中。只有这样,中国说唱才会有独树一帜的个性,才会打开世界说唱的商业市场,才会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不断发展前进,而不是成为西方文化的附庸。笔者希望广大爱好中国说唱的音乐人能够坚守民族性,对待西方说唱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了解更多中国传统说唱元素并结合时代背景,深度研究说唱的表现手法、唱腔结构、伴奏、表演载体,并将中国传统文化巧妙运用其中,从而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受大众欢迎的说唱作品。 注释: [1]中国音乐学院附中.说唱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文艺音像电子出版社.2017(01):2—3,8—18,70—72. [2]摩登天空传媒.中国有嘻哈[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7(09):6. [3]郭佳珺.嘻哈乐在中国的发展探析[J].当代音乐,2019(09):12—16. [4]文章内阐述作品《野狼DISCO》:2019中国新说唱第十期、2020年央视春晚。 (责任编辑:刘露心)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