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试论生物教学中科学精神的培养 |
范文 | 杨春泉 摘 要: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有利于学生塑造健全人格,有利于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批判质疑,培养学生理性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初中生物;科学精神;培养;自主探究;批判;质疑;理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1;G633.9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4-0063-02 就生物教学来说,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当作教学的重要目标。科学精神作为学生的六大核心素养之一,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的价值标准与思维方式及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学生在生物学习中形成良好的科学精神,能够为将来更好地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应肩负起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重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意义及其策略进行探讨。 一、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意义 1.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能提高社会生产力,还能促进人类思维的发展,促使人们不断更新思想观念,确保人们的思维更理性也更科学,进而提高社会精神文明程度。但是我们应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并不能自发提高精神文明的程度,因此现代教育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有利于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为学生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其能接受更优越的教育。同时,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也要求学生具备更高尚的人格修养和更高水平的文化素质,即具有现代健全人格素质,包括科学精神。因此,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刻体会科学精神的内涵,并做到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塑造现代健全人格。 3.有利于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通常来说,每次科学活动的重大进展都会在人类精神生活领域引起连锁反应,促使社会形成求真、批判精神,逐步提高人们对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视程度,提高人们的创新意识,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因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可以帮助其形成科学的认识方法和思维方法,让学生的思维更加严谨、科学。 二、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策略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就生物教学而言,生物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教材内容,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素养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在生物课堂上高度重视“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这样才能为学生日后更高层次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从实际的课堂教学来看,很多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及操作问题,这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障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首先要解决的应该是引导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的问题。以“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这个实验为例,虽然每个学生都见过鱼,但是有用手抓住鱼的经验的学生占少数。更多的情形是当小鱼的身体在学生手中使劲摆动时,学生就会很慌乱,甚至大喊大叫,直至小鱼从手中滑落。为此,操作实验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含水量充足的纱布包住小鱼头部,或者用滴管给鱼鳃处滴水,这样就能有效避免小鱼因为缺水而乱动的问题。另外,在实验的过程中,一些学生对显微镜的操作并不熟悉,很难观察到小鱼尾鳍的血管,因此也就没有信心继续进行实验探究。为此,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进行演示,然后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大胆尝试。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学生就会继续操作,努力探究,最后识别到三种血管。这样,学生就会逐步形成自主探究的兴趣和意识,进而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2.引导学生批判质疑 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探究、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能力。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在学习中有疑问才会有思考。质疑是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的动力,也是学生创新的基础。因此,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质疑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需要做到以下两点。其一,引导学生质疑;其二,让学生有机会质疑。为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积极为学生创造质疑的条件,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思考、比较分析的时间与空间。当教师引导学生质疑时,学生就会产生巨大的探究动力。同时,教师还应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逐渐积累相关经验,进而体会成功的喜悦。为此,教师应主动搜集资料,为学生提供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辨析和质疑,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以“测定pH值”这部分内容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先给学生展示一瓶纯净水,并提出问题:“通常水的pH是7,那么这瓶水的pH一定是7吗?”听了教师的问题,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得到激发,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也同时得到激发,对“水的pH是7”这个结论产生了质疑,进而使课堂热闹起来。在学生们讨论后,教师开始动手操作实验。这样,学生们通过实验就对水的pH有了全新认识。在这一教学案例中,质疑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也指引着学生朝正确的方向前进。 3.培养学生理性思维 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成为当前广大生物教师深入探究的话题。要知道,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指导学生学习与组织教学活动的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探索者。为此,教师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例如,教学相关知识点时,教师需设置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解决每一个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都不要直接给学生们讲解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分析之前学过的知识并进行理性的思考,学会自主分析、自主总结,让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连接与引申,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体会成功的快乐。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应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引导者作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理性思考,让学生通过思考经历自主探索知识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 三、结束语 总之,科学精神是学生的六大核心素养之一,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生物教学内容及教学资源十分丰富,教师只要善于挖掘,就能合理利用其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教师要主动挖掘教材内容,从中探寻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内容,并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文进,肖祖讯.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科学精神的培养[J].中学生物教学,2018(16). [2]陈丽君.探讨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23). [3]黄通文.结合生物学科特点培养科学精神[J].四川教育,2017(05). [4]于洋.初中生物课堂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