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策略
范文

    崔象华

    摘要:要想让学生学好生物,思维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为重任,在激发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认真探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思维发散性的有效策略,为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生物;发散思维;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50-240

    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越强,其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越多样,解决问题能力就越强。因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对学好生物是异常关键的。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开始,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学习生物知识,为学习更深层次的生物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为己任,积极研究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发散的有效策略,努力提高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一、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

    在传统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习惯性用灌输的方式去讲解知识,而忽略了学生思维的培养。长久以来,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对教师形成了严重的依赖,思维的惰性逐渐形成,这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对此,在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为重要目标的今天,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善于通过巧设课堂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用问题来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一直处于积极思考的良好状态,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好习惯,最终实现发散思维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消化和吸收》这部分内容时,我就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来启迪学生的发散思维。首先,我询问全班学生中有没有光吃不胖和喝口凉水都长胖的学生。这一问题立马引起了学生的应答兴趣,纷纷表示有。这时,我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人的胖瘦问题与什么有关呢?”在学生積极思考问题的同时,我让学生从简单的吃馒头现象出发去思考:“吃馒头的时候,口腔对馒头做了哪些处理?馒头是什么味道的呢?多嚼几下馒头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等等。如此一来,我用层次分明的问题串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使得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培养。

    二、注重生活事例的挖掘

    初中生大部分的知识经验都是来源于生活,可以说,生活是学生的思维载体。只有让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紧密联系,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对生活经验的调动,并以此为载体去更加高效地学习生物。因此,在教学中,初中生物教师要善于从生活的角度去引出教学主题,认真挖掘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将课文与现实之间搭建一座有效互通的桥梁,让学生从自身的知识经验出发去思考和理解生物知识,从而实现更加高效的学习。

    例如,在学习《血流的管道──血管》这部分内容时,我就将课本内容与实际生活事例进行密切联系,引导学生理解生物知识。生病输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时常发生的现象,许多学生都经历过生病输液的痛苦。于是,我就从生病输液开始仔细回想,医生在输液时需要怎么做?这时,学生纷纷回答:“用胶皮管捆住手腕,有时候医生会用手在手背上使劲拍几下,然后将针头扎进血管里。”于是,我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经过这些步骤?有没有见过输液往其它地方扎针的?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样一来,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大胆地猜测原因,并积极地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促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了培养。

    三、注重教学内容的拓展

    发散思维的基础是学生对事物的深入认知。如果学生对某一事物的了解程度只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那么,学生很难对其进行发散思维。只有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素材,不断充实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初中生物教师要善于以课本为中心,搜集更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带给学生更多的知识体验,让学生能够逐渐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从而为发散思维的培养创设良好的前提。

    例如,在学习《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这部分内容时,我就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对生物知识形成更为形象、全面的认知,为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做好铺垫。课上,我给学生播放细胞分裂过程的动画,让学生认真观看并仔细观察细胞分裂时的规律,通过生动直观的动画让学生对细胞分裂过程有了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在此基础上,我再提出一系列与实际生活有关的问题,如壁虎断尾重新生长、一粒种子长成参天大树、一个胚胎发育成人等,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解释这些现象,并引导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积极补充和完善对问题的认识,促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变得越来越强。

    四、注重师生关系的维护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如果生物教师只是抱着上好课就行的态度来进行教学,不重视与学生培养情感,那么学生对生物课程的情感也会十分浅薄,很容易因为一点点挫折和困难就放弃生物学习。只有让学生对生物教师产生深厚的情感,才能更好地维系学生与生物学习之间的关系。因此,初中生物教师要善于维护与学生之间的友好关系,通过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观点和看法,让学生体会到被尊重和被需要,从而在课堂上更加积极地思维和表现,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是十分有益的。

    例如,在学习《种子的萌发》这部分内容时,我就积极营造公平、开放的生物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体会到被尊重和被需要,从而逐渐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初中生对种子的萌发条件有一定的认识,于是,课堂上,我就先让学生代表来说一说: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你是怎么发现的?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纷纷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有的学生说有让绿豆种子发芽的过程,有放上水。有的学生说应该得有空气,离开了空气是不行的。有的学生说得达到一定的温度,许多种子冬天天气太冷是不能发芽的,只能等到春天天气暖和了再种。我充分肯定和表扬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良好表现,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了成功和满足,这样就能在课堂上更加主动地思考,为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做好了铺垫。

    总而言之,要想让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生物,发散思维的培养是不能忽视的重要教学任务。初中生物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性,在教学中积极探索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发散的有效方法,帮助学生逐渐养成利用发散思维去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促使学生的生物学习效率得以高效进行,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效果得以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周敏.加强初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探微[J].新课程?中学,2018,32(11).

    [2]顾华.发散性思维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初探[J].文理导航(中旬),2018,17(1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3: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