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深切缅怀袁宝华会长
范文

    

    2019年5月9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的创始人、尊敬的袁宝华会长离开了我们。作为中国工业界和企业界的老领导、老前辈,他被称为“我国企业改革的拓荒者”,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企业改革、企业管理等事业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40多年来,袁宝华一直在国家工业主管部门和国民经济综合部门担任主要负责人,长期领导企业工作,大力倡导加强企业管理,推动企业管理现代化,在企业管理理论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斯人已去,精神长存,袁宝华会长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创立建设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我国政府派出了以袁宝华为团长,徐良图、叶林为副团长,张彦宁为秘书长,宋季文、张维三、周壁、马洪、刘昆等为团员的中国经济代表团,对日本的经济和企业管理进行了考察。在考察交流中,代表团看到西方国家的政府对企业的工作,以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不直接干预;对企业的服务则是积极支持和充分发挥民间社团组织的作用。回国后,代表团在向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报告中指出:“我们深深感到,与工业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在管理上的落后,比之技术上的落后更加突出,引进先进管理技术比引进先进装备更为迫切。”报告建议“成立企业管理协会,在国家经委领导下,研究国内外企业管理制度、技术方法和经验,交流、推广企业管理经验,培训企业管理干部,收集情报资料,进行国际交流”等。这个倡议得到国务院领导同意,1979年3月在北京成立了中国企业管理协会(1999年4月更名为中国企业联合会),袁宝华担任会长。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初成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社会经济团体。为了加强企业经营者队伍的建设,1984年3月,又在袁宝华同志主持下,成立了中国厂长(经理)工作研究会(1988年4月更名为中国企业家协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袁宝华的直接领导下,坚持为企业和企业家服务的宗旨,将实践性、学术性、社会性、服务性融为一体,开展调查研究、企业经营者培训、企业咨询、报刊出版、信息服务、国际交流等多方位的智力服务,受到广大企业的欢迎,在国外也开拓了一些重要的交流与合作渠道,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支持,邓小平、江泽民、李鹏、朱镕基、薄一波等领导同志给予了很多关怀。目前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个全国性行业、主要工业城市也都建立了企业联合会和企业家协会。这些成绩,体现了由袁宝华同志创建和领导的中国企联事业充满着活力和生机。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的开创与发展是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同步进行的。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成立之初,袁宝华提出协会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企业管理现代化为重点”,“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当好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参谋、助手”,“为企业和企业家服务”。

    袁宝华对“两会”工作的一些重要意见和建议,是建设和发展协会工作的指导方针。如他在“两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经济调整时期努力做好企业管理协会的工作》《为贯彻落实十四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决定而斗争》《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中国企协”应全力以赴》等,都是袁宝华在各个不同时期提出的协会工作目标和方针。同时,袁宝华对协会秘书长工作、各专业委员会工作、提高企业管理报刊质量、发展同国际雇主组织的合作关系等也提出了许多极为重要的意见。在袁宝华的领导下,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的自身建设进一步完善,建立了全国地区和行业协会组织系统,推动了协会工作顺利开展和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发挥政府的参谋助手作用

    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了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时期。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从创建协会开始,袁宝华会长就直接领导并推动协会围绕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熱点、难点问题广泛开展调研,积极发挥政府参谋助手作用,主动参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建设进程。

    袁宝华强调,企协发挥好政府机关参谋助手作用,也是在为企业服务。1983年3月,在中国企协第四次年会上,他明确指出,“企业管理协会是各级经济部门的参谋机构,做好这项工作,是衡量协会工作成绩的主要依据。”1988年4月,在企协第四届理事会一次会议上,他提出,要“使企协在密切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理论界与实际工作部门之间的联系中,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使企协为国家的宏观决策和企业的微观经营进一步发挥参谋助手作用。”1991年,他提出政府机关与社会团体之间有互补作用,认为政府机关需要社会团体开展一些活动,向政府部门反映企业情况;企协要发挥好参谋作用,发挥好承上启下的作用。

    袁宝华率先垂范,经常亲自带队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反映企业家的呼声与建议。1987年,他推动企协建立了厂长(经理)座谈会制度,亲自主持召开了近百次座谈会,与厂长(经理)对话交流,并将会议内容形成会议纪要或专题报告,报送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特别是对一些事关改革的重大问题,他都给予高度关注。1991年6月25日,他主持召开第25次厂长(经理)座谈会,就清理“三角债”问题进行专题座谈。1993年2月4日,他主持召开第32次厂长(经理)座谈会,就“翻牌公司”问题进行专题座谈。1995年4月26日,他主持召开第44次厂长(经理)座谈会,就现代企业制度中“新老三会”关系问题进行专题座谈。

    袁宝华工作作风严谨,有时为了全面了解企业情况,把握问题实质,促进问题解决,会就某一专题多次组织企业进行座谈。1987年,我国企业经营遭遇较大困难,他先后六次组织召开“搞活企业座谈会”,这些座谈会的重要成果,会后都形成专题报告,上报给国务院及部委领导参阅,受到高度重视。

    袁宝华十分重视配合政府重点工作开展调研,根据他的要求和部署,从1987年到1989年,企协对企业管理方法创新进行跟踪研究,并在研讨基础上形成了《发展承包经营,创造适合本企业实际的内部管理方法》专题报告,上报后获得时任总书记与总理批示。从1985年到1991年,企协研究部与其他单位合作,在深入研究基础上,协助原国家经委完成了“七五”、“八五”《企业管理现代化纲要》制定。1998年上半年,企协组成课题组对国有企业三年脱困问题进行了研究,形成了《国有大中型企业脱困的对策报告》,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圈阅了这份报告,吴邦国副总理做出了批示。

    正是在袁宝华同志的直接领导和关心下,长期以来,企协各部门围绕发挥好政府参谋助手作用这一定位,积极主动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为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发挥企业代表组织作用

    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是经过100多年实践而形成的处理劳动关系的国际通行运作机制。袁宝华担任会长的1983年,是中国恢复国际劳工组织活动的第一年。中国企协开始作为中国国家三方中的雇主方代表,出席一年一度的国际劳工大会及国际劳工各项活动。

    在袁宝华会长的大力支持下,国家经贸委《关于中国企业家协会代表地位问题的复函》(国经贸厅企[1998]3号)、《关于明确各地方企业家协会代表企业参与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的通知》(国经贸厅[1999]27号)等文件,明确了中国企业家协会作为企业方代表参与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的地位。为中国企联承担雇主组织职能、在2003年6月正式加入国际雇主组织、在中央文件中明确企业代表组织地位等,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

    袁宝华十分关心和支持协会参与劳动关系协调工作。他不仅支持协会在国际上获得雇主组织代表地位,还与原劳动部领导积极协调,使参与国家协调劳动关系相关工作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中国企协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就积极参与国家有关涉及劳动关系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指导与协调各地、各行业企协、企业家协会开展劳动关系协调工作。在袁宝华的重视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中国企协最早作为雇主(企業)组织参与协调劳动关系工作,为中国企联成为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创始成员单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袁宝华重视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他对企业劳动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较早提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理念,并对企业处理好与职工的关系做出过一系列的要求。袁宝华在1994年的谈话中曾经指出,一个企业“要发展生产,要提高经济效益,没有良好的劳动条件与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不可能实现的”。袁宝华在国际劳工组织1996年11月举办的“企业论坛”研讨会上强调,“保持和谐的劳动关系,公正地解决劳动纠纷,是保证企业正常经营和调动广大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因此处理好政府、工人、经营者三方的关系就十分重要。要努力使三者真正形成一种社会伙伴关系。这对经济转型国家来说更有现实意义。”

    袁宝华一直关注中国企联作为企业代表组织的建设和发展。2001年,我国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正式建立后,他仍然十分关心中国企联的三方机制工作。袁宝华一再指出,加强三方机制建设,参加国际雇主组织,对于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的地位有很大的提高,这一点非常重要,这就开拓了我们的工作。

    在袁宝华的关心和支持下,企联系统雇主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参与劳动领域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推动企业劳动合同制度的建立完善、促进企业集体协商制度的推广、加强企业职业安全卫生、开展劳动关系相关服务、创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企业构建良好和谐的劳动关系,保持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15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对中国企联作为企业代表组织,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定位、职责、任务做了全面、清晰的论述,成为企联系统做好雇主工作的依据。这一切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袁宝华会长为开创这一份事业的付出。

    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

    袁宝华会长一直高度重视企业管理现代化工作。1979年1月,在中国企协成立前与几位同志的谈话中,袁宝华就明确提出,成立企业管理协会的主要目的,是承担企业管理宣传研究工作,收集整理和研究国内外有关企业管理的制度、方法和经验,组织专家学者培训企业管理干部,开展各种管理讲座,参加有关企业管理的一些国际活动,进行国际间交流等等。1985年3月,袁宝华在全国第三次企业管理现代化座谈会上强调:“企业管理现代化就是一项改革工作。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就是对管理思想、组织、制度、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因此,企业管理现代化应当说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一个重要内容、一个重要的组织部分。”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企业经过恢复性整顿和建设性整顿后,开始学习吸收借鉴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经验。袁宝华深入系统考察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比利时、日本等国的企业管理情况。中国企协也按照袁宝华要求连续数年每年召开一次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座谈会并出版发行《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和《工业企业经营管理》丛书。1983年1月,袁宝华指出,“我认为学习别人的经验,要采取‘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方针。”

    中国企协按照袁宝华提出的“十六字方针”,把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作为重点工作,从1983年到1988年,一共召开了六次企业管理现代化座谈会。

    为落实袁宝华的要求,由中国企业管理协会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倡导,由原国务院企业管理指导委员会、国务院生产委员会于1990年4月21日发出通知并颁布《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审推荐暂行办法》,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申报、推荐、审定和宣传推广工作。

    这项工作得到了各地区、各行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企业的积极响应。首届管理创新成果就接受申报202项并最终审定出28项。袁宝华在为首届创新成果集所作的序言中指出:这是我国企业界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我国企业管理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展示了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对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管理科学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1992年10月,原国务院经济贸易办公室决定设立“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负责主办成果审定工作,并明确此项成果为国家级。首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由国务院有关经济综合部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专家学者组成,袁宝华等担任顾问。

    为加速实现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表彰、宣传和交流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与实践经验,中国企联自2003年起每年举行“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总结和推广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经验、探讨企业改革和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传播国内外先进管理理论和方法。袁宝华从2003年到2008年连续出席大会,并为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创造单位和“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获得者颁发奖项。

    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袁宝华会长高度关注、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为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改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中国企联的功能,在袁宝华的关心、支持和领导下,中国企联自2002年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一系列推进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主要包括:召开“全国企业文化年会”,表彰“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开展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和全国企业文化最佳实践企业等活动。

    作为长期工作在我国经济战线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领导,袁宝华很早就开始关注、思考思想政治工作的传承与创新问题、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相互借鉴、融合问题。他在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改革开放中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改进、改革问题,指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要加大思想政治工作改进力度就必须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他认为,要积极地、有选择地吸收和借鉴先进管理科学、企业文化及相关学科的有益成果,不断研究职工思想新情况、新问题,总结经验,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新路子。

    袁宝华深刻指出,企业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培育“四有”职工队伍的重要途径,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他认为,通过建设企业文化,对职工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很好。他多次要求,企业文化要坚持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基本手段,以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借鉴、吸收企业文化有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把建设企业文化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组成部分,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管理的结合。许多企业通过宣传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精神,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将它引入班组建设、强化一线的管理,让思想政治工作进车间、入班组、到人头,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袁宝华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给予了直接的关怀和指导。2002年12月,袁宝华欣然为首届全国企业文化年会开幕题词——“总结经验,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这既是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也是对这项工作的殷切希望,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企业文化建设战线的广大同志。

    2002年至2007年,袁宝华不顾年事已高,连续出席了六届全国企业文化年会,与参会领导、专家、企业家共同探讨、交流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之道。

    加强企业法治建设

    1988年出台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简称《企业法》),是我国企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对于巩固和促进企业发展,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企業制度,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法》立法过程经历十年,草案修改21次,时间之长、易稿次数之多,在我国经济立法史上也是为数不多的。

    袁宝华会长全程参与并推动了《企业法》立法工作。不仅以开放包容的胸怀组织各方进行认真细致的立法论证,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更不辞辛苦地带领工作人员奔赴各地开展调研和企业试点。《企业法》的最终出台和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国有企业改革,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释放出中国企业的活力和发展动力。

    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企业法》,推动国有企业进入市场,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1992年国家又出台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袁宝华高度重视《条例》的贯彻执行,将其视为落实企业经营自主权的重要依托,强调要真正放活企业,同时也要加强宏观调控。

    袁宝华很早就注意到维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对企业健康发展和企业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为此专门指示中国企协于1995年筹备成立了维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维权工委)。

    关于企业维权工作的具体开展,袁宝华指示:第一,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第二,认真抓几个典型,为维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要大喊大叫。第三,要帮助或引导企业学会运用法律自我保护。第四,要抓好调研工作。工作委员会要充分运用组织作用,对经济立法要积极参与,对立法或执法中的问题,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向国家立法或执法机关反映。各级企联、企协都要把依法维护企业权益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一手推进企业立法事业,一手推动企业维权工作。袁宝华为改革开放中的中国企业法治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加强企业家和职工教育工作

    中国企联成立40年以来,袁宝华会长一直高度重视企业家和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把组织和推进我国管理咨询与培训事业的健康发展,作为中国企联为企业和企业家服务的重要职能。

    1979年3月3日,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企业联合会的前身)成立大会与第一期企业管理研究班在北京铁道部礼堂举办,开启了中国企联长达40年为政府、企业和企业家服务的征程,也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企业管理培训的先河。时任国家经委副主任、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会长袁宝华作了题为“培训干部是当务之急”的开班讲话,他还亲自担任研究班主任,每期都与学员们一同探讨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在中国企联成立的第二年,即1980年,在袁宝华的直接关心和领导下,中国企联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先后选派109名同志分7批赴日本和法国学习管理咨询,并邀请日本生产性本部、法国和澳大利亚的咨询专家来华讲学和指导,拉开了我国学习引进管理咨询的序幕,使中国企联成为中国本土管理咨询业的摇篮和发源地。

    1980年2月28日,袁宝华提出必须研究对干部的系统培训,必须建立永久性的培训基地。随后在国家经委的统一部署下,陆续在全国建起了94所经济管理干部学院,36个企业管理培训中心,2.8万所职工学校,专职教师达20多万人。同年4月28日,由袁宝华任主任的“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成立,成为当时党和政府从宏观上指导全国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培训的重要机构。

    1984年开始,国家经委与欧共体成立了中欧管理中心(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的前身),合办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开创了中外合作办学并授予国外学位的MBA正规教育先河。2005年6月1日,中国企联管理咨询委员会作为中国内地的唯一代表加入国际管理咨询协会理事会(ICMCI),引进开展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CMC)认证,开启中外管理咨询业交流与合作的新篇章。

    1983年6月,在袁宝华同志的关心和指导下,中国企联在京举办了第一期企业管理咨询培训班,正式开启中国本土管理咨询顾问的培训与认证工作。2005年9月23日,受国家人事部委托,组织开展全国管理咨询师职业水平考试。截至目前,中国企联培训认证的专兼职管理咨询顾问达3.3万余人。

    2003年国家经贸委撤销后,中国企联培训工作委员会主动承担起了协助政府部门组织开展我国企业培训的任务。2004年8月19日,中国企联在京召开“全国企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工作会议”,启动开展全国企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工作,袁宝华题词“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探索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并于2008年提出要“提高履职能力,造就规模宏大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截至目前,中国企联共培训认证职业经理人3.5万余人。

    推动企业家队伍建设

    在袁宝华会长领导下,成立之初的中国企业管理协会非常重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1984年3月,在中国企协第五次年会上,成立了专业性的研究组织中国厂长(经理)研究会,受到广大厂长(经理)的热情欢迎。为激励企业家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中奋发努力,勇于创业的精神,在当年召开的厂长(经理)首届年会上,决定自1985年开始每年评选表彰全国优秀厂长(经理)“金球奖”。1988年,中国厂长(经理)研究会更名为中国企业家协会。在当年召开的中国企业家协会成立大会上,表彰了首届20位全国优秀企业家。此后,在每年举办的全国企业家活动日上(2010年后改为两年一次),对评选出的全国优秀企业家进行表彰。至2018年,累计表彰了1000余位全国优秀企业家。

    在全国企业家活动日上,袁宝华多次提出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呼吁为企业家创造良好环境。在1995年4月21日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企业家活动日大会上,袁宝华发表了《论企业家修养》的主题讲话,指出造就企业家队伍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一个非常急迫的问题。在1996年的第三届全国“企业家活动日”大会上,袁宝华会长提出, 建设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是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的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如何建设好这支队伍,除了企业领导者本人加强修养外,社会要给他们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或者说,要为他们形成一个有利于成长的社会机制,即:选拔、培育、激励和监督机制。1997 年第四届全国企业家活动日,袁宝华会长作了题为《营造社会主义企业家成长的良好环境》的主题报告,呼吁为企业家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1998年4月21 日,第五届“全国企业家活动日”,袁宝华在座谈会上指出,加強企业领导人的自身修养,提高企业经营者的政治修养,是当前保证企业家队伍健康成长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从目前出现的新情况、新形势、新问题及企业担负的新任务来看,很需要强调企业领导人自身素质的提高,加强自身修养。企业领导人要提高认识,思想观念要跟上形势的变化,特别是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并严于自律;要发扬民主,自觉接受监督。

    袁宝华会长的这些讲话,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在企业界、经济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在他的影响下,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在企业改革和市场经济中成长起来,成为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带头人。

    关心企业家健康和成长

    进入21世纪,企业家健康问题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企联提出要建立一个为中国企业家提供健康保障的工程,整合优质医疗保健服务资源,帮助企业家解决健康与医疗难题。时任中国企联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张彦宁还特别要求我们,专门向宝华会长汇报工作筹备情况,听取他的意见。当我们提出希望请宝华会长出任中国企业家健康工程名誉主席,为健康工程题词的时候,袁宝华会长也欣然应允。2002年11月23日,经过一年的筹备,中国企业家健康工程启动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87岁高龄的袁宝华会长欣然出席,并出任健康工程名誉主席。

    袁宝华会长不光是我国经济战线的一位杰出领导,他的诗书文章也极具人文情怀和艺术高度。从健康工程建立伊始,2002—2012年的十年间,他先后多次奉献墨宝:2002年,中国企业家健康工程启动,袁宝华会长题词“健康有保障,事业更辉煌”。2004年,中国企联决定为企业家配发“中国企业家健康卡”,袁宝华会长又亲笔书写。2006年春节前夕,袁宝华会长通过健康工程发出“拥有健康,享受财富!向全国企业家祝贺春节”的祝福。2007年元月,袁宝华会长再一次通过健康工程向企业家们发出浓浓的祝福:“新春佳节将至,祝愿全国的企业家朋友们健康快乐……”2012年,中国企业家健康工程十周年庆祝活动,宝华会长再一次题词“做时代的企业家、健康的企业家、文化的企业家”。

    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已同日本、美国、德国、法国、瑞士、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挪威、乌干达等约7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97个组织以及其他一些国际组织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和经常性往来。为世界了解中国、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中国企联的对外交流工作中,袁宝华、陈锦华、张彦宁等领导结合改革开放的客观形势和中国企联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地提出了国际合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有效促进了中国企联国际合作工作的健康发展。其中一些重要的组团出访,对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企协成立伊始的1980年3月31日,邓小平同志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以日本生产性本部副会长、日产汽车公司董事长川又克二为团长的日本生产性高级访华团全体成员。袁宝华、马仪、张彦宁参加了会见。中国企协认真落实邓小平同志和国务院有关领导关于加强企业管理的指示,做了大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受到了企业的热烈欢迎。

    中国企协成立伊始,就与欧洲管理论坛建立了联系。1980年4月,应欧洲管理论坛邀请,以袁宝华为团长、马洪为顾问的代表团访问瑞士、联邦德国和奥地利,与欧洲管理论坛商定于1981年在我国共同召开企业管理国际讨论会,每年召开一次。从1981年到2006年间,该项活动除1997年香港回归在香港举办一次外,连续在北京举办,它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在宣传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及成就,探讨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热点问题,促进了外国各界人士对中国的理解和中外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

    1995年12月27日,袁宝华会长会见了日经联会长根本二郎,就翌年在中国召开首届中日产业研讨会事宜交换了意见。1996年中国企协会长袁宝华与当时的日经联会长根本二郎在双边会晤中商定成立“中日产业研讨会”。每年围绕一个主题,轮流在中国和日本召開,是中日企业界的高层对话会议。1999年4月23日,朱镕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日本日经联会长根本二郎先生。双方就中日经济形势和中日关系等问题进行了交谈。袁宝华会长、张彦宁理事长参加了会见。

    1983年5月,中国企协会长袁宝华、理事长张彦宁和日中人文社会科学交流协会(简称:日中人文)会长有泽广巳、副会长安藤彦太郎达成协议,商定于1984年5月7日召开第一次会议。以后每年分别隔年异地围绕一个主题由双方专家、学者、企业家进行讨论。

    1997年,袁宝华会长、张彦宁常务副会长在日本开会期间,与日本产业训练协会签署了开展MTP(管理研修教程)、TWI(现场管理培训)研修协议。由协会独家引进,经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培训司审核确定为我国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推荐教材,批准向企业推广。

    协会成立以来,曾与多个美国经济组织和著名企业建立联系或合作组织有关活动。自1998年协会与美国大企业协会开始接触以来,一直保持交往关系,袁宝华、张彦宁曾分别与来访的该组织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理查·卡瓦那和高级执行副总裁杰克·沃尔兹举行座谈,陈锦华、张彦宁曾借访美之机访问该组织总部,与有关高层官员进行了交流。

    做好杂志书籍出版工作

    袁宝华会长对企业管理出版社和《企业管理》、《市场观察》杂志社的创办、成长、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给予殷殷的期望和关怀。对三社传播现代管理知识,推广先进管理经验,作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良师益友付出辛勤的指导和帮助。

    1979年,十年内乱刚刚结束,企业恢复生产、人们渴望从书中获得更多的管理知识。由袁宝华等创立的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积累了大量的管理方面的文字资料,达200万字之多,其中有50多万字是协会组织社会力量翻译的国外企业管理方面的资料。

    1982年5月,在袁宝华的倡议下,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经委的决定,编辑出版《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由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发行。袁宝华亲任编委会主任。1985年3月3日,《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荣获1984年度全国企业管理优秀论著奖。《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是我国第一部企业管理方面的专业百科全书,是对古今中外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最完整的记载。这套书的出版倾注了袁宝华大量的精力和心血。

    经过近10年的发展,企业管理出版社也遇到了发展的瓶颈,改革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1989年3月,袁宝华等中国企协领导研究决定将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引入企业管理出版社的经营管理工作,对出版社实行风险抵押责任承包制、竞争上岗,这是企业管理出版社发展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为后来成为中央文化企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当时图书出版周期较长,远远满足不了当时企业厂长(经理)们学习管理知识、渴望读书的需求,1980年袁宝华提出创办《企业管理》杂志的想法,得到了广泛的支持,1980年3月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创办了《企业管理》杂志。创刊号经袁宝华亲自审阅后于1980年4月5日出版,出版后受到广泛欢迎。

    多年来,袁宝华非常关心《企业管理》杂志,要求编辑部工作人员“要注意提高质量,以加强刊物的指导作用”,“要在选题上多动脑筋,切不可满足于发行量”等。

    袁宝华的关心和指导,使编辑部的全体同志备受鼓舞,在历任主编的领导下,通过不懈的努力,逐步形成了《企业管理》杂志的办刊特色,已经出版了453期的《企业管理》杂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办好《中国企业报》

    1987年,在袁宝华会长的倡议下,国家经委向中宣部提出了创办《中国企业报》的申请。3月7日中宣部给国家经委发回了“关于同意创办《中国企业报》的复函[中宣发函(87)018号]”。同年8月11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出第025号通知:同意《中国企业报》办理登记注册手续,以国内统一刊号CN11—0029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1988年1月4日,《中国企业报》第一期报纸正式出版,并在头版开宗明义告知读者,这是国家经委和中国企业管理协会用于指导工作的一张报纸,是专门为中国企业服务的报纸。

    由宝华同志出面,邀请当时中央主管财经工作的陈云同志为报纸题写了报头,邀请邓力群同志担任报社的名誉顾问,宝华同志也为报纸创刊题词:“面向企业,注重实际,坚持改革促进管理。” 并担任报社的名誉社长。

    针对报社的实际情况,袁宝华提出了“面向企业,依托企业办报”的工作思路。按照这一方针,报社在1988年4月16日成立了由首钢、宝钢、吉化、一汽等237家国内知名企业组成的中国企业报指导委员会,袁宝华亲自担任主任委员。

    30多年来,袁宝华都始终关心着报纸的成长和发展。在他的书房,总摆着两份报纸,一份是《人民日报》,另一份就是《中国企业报》。他说,《中国企业报》每一期必看,看看有什么可读的好文章,同时,还要挑挑毛病。

    1998年袁宝华对办好《中国企业报》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搞好管理,总结好企业管理经验并加以推广;二是讲真话、讲实话、讲明白话。他认为报纸和刊物总讲老话不行,总讲模棱两可的话也不行,总讲空话更不行。因此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及时了解和反映职工、企业的思想、看法、呼声和要求;三是办出特色,不断创新,办报只有创出特色才有生命力,而创新是报纸的灵魂。

    在《中国企业报》2018年1月迎来创刊30周年的时候,袁宝华给改制后的《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发来贺信,向全体干部员工表示祝贺。他希望《中国企业报》继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营造中国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推动中国企业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型升级,争创世界一流企业,做出新闻媒体应有的贡献,在新的征途中再谱新的篇章。

    重视关爱企联后勤建设

    袁宝华会长是中国企业联合会的创立者,几十年来,为中国企联的建设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在他的领导、关心和指导下,中国企联机关有了现在的良好工作环境,机关后勤工作有了今天的新局面。袁宝华会长在中国企联的改革和发展历程中,为中国企联留下了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为今天中国企联各项事业发展和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企联成立初期,袁宝华会长亲自领导、指导了中国企联和原国家经委经济干部培训中心办公新址的建设工作。他在百忙的工作中,不辞辛劳,与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北京市委市政府进行沟通协商,于1983年得到了有关部委和北京市政府的批复,建设起了中国企联和原国家经委经济干部培训中心办公区。每一份报告、批复、信函都凝聚着他的心血,特别是在建设过程中,袁宝华会长亲自给北京市当时主要负责人写信,为中国企联与欧共体共同举办的第一届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班临建了一座教学简易楼,保证了研究生班按期开学授课,率先将MBA教育引入了中国。

    袁宝华会长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他非常关心爱护企业家,关爱职工生活。他对来中国企联学习、培训和工作的企业家的学习环境、食宿都一一过问,关心备至;将企联工作人员的生活问题记挂在心,在当年建设办公新址的过程中,为职工建了一座宿舍樓,解决了当时职工住房紧张的困难。袁宝华会长在中国企联参加会议、会见外宾等活动结束后,总要见一见会议和活动的后勤服务人员,问寒问暖,进行表扬和鼓励。

    在给企联有关领导的亲笔信中他饱含深情地写道:“荏苒五日短,殷勤友情深。后勤各单位,包括食堂、招待所对我们热情接待,周到服务,使我们真心体会到宾至如归。现将离去,特表谢意,并致敬礼!”在给招待所职工的表扬信中,他向招待所全体职工问好,并评价招待所的工作“服务周到,温馨如家”。在给餐厅的表扬信中,他写道:“你们辛苦了!饭菜可口,服务热情,我们尽情地享受了。”他在多个场合对企联后勤工作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要求,要求后勤工作要适应新环境,不断改革创新,提高服务质量。

    发挥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作用

    作为我国经济界和企业界德高望重的老领导,袁宝华会长不仅是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的奠基人,同时也是中国企联和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的创始人。为了更好地支持推动中国企业管理科学事业和中国企业家队伍建设,在宝华会长的决策、指示下,在原国家经委的支持下,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于1987年3月正式成立基金会。基金会是非营利性的社团组织,属于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业务主管单位是国务院国资委,并由中国企联代管。

    32年来,宝华会长一直高度重视和支持基金会的工作。令人感动的是,宝华会长多次以个人名义给基金会捐款,充分凸显出他对中国企业管理科学事业的支持和对基金会工作的重视。为了更加有效地践行“为企业和企业家服务”的宗旨,基金会有计划、求实效地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公益活动,为推进我国企业管理科学事业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不仅受到了企业、企业家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也得到了宝华会长的充分肯定和鼓励。

    为了激发广大企业和企业家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现代化事业,促进中国企业家队伍健康成长,中国企联领导决定,以袁宝华会长的名字来命名中国企业管理领域的最高奖项,并于2005年正式设立了“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以此表彰在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上具有突出建树,对中国企业管理实践作出杰出贡献的中国企业家。“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代表了我国企业管理实践的最高成就和荣誉。

    14年来,“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越来越大,不仅对我国企业家不断探索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学习与自我修炼起到了极大鼓励和鞭策作用,而且对促进企业管理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获奖企业家截止到2018年,已举办了10届 “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评选表彰活动,共有38位中国企业家获此殊荣。与此同时,为做好对“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的延伸服务,传播推广企业成功管理经验与先进管理方法,基金会与清华、北大、人大等高校合作,开展“袁宝华企业管理最佳实践讲坛”活动,邀请“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获得者走进大学讲堂以现身说法的方式讲授企业的管理实战和企业家的成功之道,这种别开生面的活动深受大学师生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对扩大“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的社会影响产生了积极作用。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5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