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智能桥梁防撞系统研究 |
范文 | 钟鹏 丰火雷 周开发 摘 要:处于通航航道处的桥梁容易遭到航行船舶的撞击,这类桥梁事故往往会给桥梁、船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为此,国内外都对桥梁防撞系统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就目前应用的桥梁防撞技术作了归纳和介绍,并提出了一种基于云平台,采用AIS系统和雷达技术,应用Origami结构的智能桥梁防撞系统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桥梁智能防撞;Origami结构;AIS系统;云平台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4.089 桥梁,自古以来便是交通运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今我国的水上交通运输事业蒸蒸日上,处于通航航道处的桥梁也越来越多。航行船舶与桥梁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由此导致的事故亦此起彼伏。船撞桥事故会带来桥梁、船舶和社会三方面的损失:桥梁结构受损,需大量的维修费用;船舶结构遭到破坏,船舶上的人员与货物处于危险状态;通航受阻,居民出行不便,甚至影响当地自然环境。 据统计,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船撞桥事故己经不止110起,国内情况尤其严重,仅武汉长江大桥,被船舶撞击的事故就高达80余起。同时,国外的类似船撞桥事故也高达50余起。据估算平均每年约有一座大型桥梁遭到船舶撞击而受损。因此,如何防范通航航道处的桥梁被船舶撞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桥梁防撞系统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桥梁防撞系统的研究,可分为桥梁主动防撞和被动防撞两部分。 目前可用于桥梁主动防撞预警系统的技术主要有:①视频监测技术,该技术主要运用摄像头监测,成本较低。但难以精准地识别较远距离的物体,误报率较高,且受光线条件的限制。②雷达成像技术,该技术能监测远距离物体,能探测到物体的方位、速度等信息,可以满足监测船舶航行状态的使用需求。但恶劣的天气会对它的精度产生一定的影响,需采用其他技术加以辅助。③热成像技术,该技术采用热红外摄像机,红外辐射的穿透力强,不受光照和天气的影响,隐蔽性高,但目前红外图像精度不高。 目前可用于桥梁被动防撞系统的技术主要有:①防撞护舷,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作为直接构造弹性变形型防撞设施,抵抗小吨位船舶撞击的效果较好。对于抵抗大型船舶,该结构的防撞效果差。②消能防撞套箱,利用具有一定刚度的套箱很好地吸收船舶撞击动能、延缓撞击时间,使得传递到桥墩上的撞击能量大程度减小。③桩式防撞装置,能给桥梁和船舶双方都提供很好的保护,不受桥墩类型和防撞船舶吨级限制,但成本高,施工难度大,且会减小通航净空空间。 2 智能桥梁防撞系统设计思路 本文采用将AIS系统和雷达技术相结合的监测手段,运用可折叠Origami结构,提出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能桥梁防撞系统。该系统适用于通航桥梁,能精准化、实时化、自动化、低成本地防止船舶直接撞击桥梁,确保桥梁、船舶双方的安全。 2.1 被动防撞系统设计 在通航孔处桥墩周围安装一种伸缩性好、吸能性好的可折叠Origami结构被动防撞设施。正常状况下,该结构处于收缩状态,紧贴于桥墩表面,使通航孔具有足够的净空空间,不影响船舶通行;船舶将撞向桥墩而触发被动防撞设施时,该结构迅速打开并伸展,围绕着桥墩形成“保护层”,极大程度地降低桥墩实体接收的撞击能量。防撞过程中该结构只会发生局部的损坏,不影响整体防撞性能,后期只需维修受损的局部。 2.2 主动防撞预警系统设计 随着航海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简称AIS系统)日趋完善。AIS系统可以提供船名、航线、航向、位置、船舶尺度等有关船舶航行的基本信息。目前,AIS基站信号可用率接近100%。桥梁防撞系统主要是防止船舶撞桥事故,在桥梁附近水域覆盖AIS基站信号,从而将AIS系统运用于智能桥梁防撞系统中是可行且有效的。采集桥梁附近船舶的AIS数据,为后续的防撞应对措施提供基本信息。考虑到AIS基站信号并未达到100%,为了提高防撞系统的精准性,引入雷达监测加以辅助。在通航孔处的桥墩布设雷达,实时监测桥墩周围的船舶航行状况。 2.3 云平台 作为云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平台是云服务的核心。云平台具有安全防护体制,无需构建人工监控中心,无需购买监控相关的物理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也无需进行人工维护和管理。作为健康监测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以云计算为基础的桥梁预警系统可接入健康监测系统。基于云平台的桥梁防撞预警系统,可以同时向多个服务器(如海事管理、桥梁维护单位、船舶控制人员等)提供服务。该预警系统成本低,且具有非常高的可维护性、稳定性和灵活性,能让防撞系统更智能,运作更有效率。 2.4 智能桥梁防撞系统工作模式 将AIS和雷达得到的有关船舶基本数据信息上传到云平台,为后续的智能化处理奠定基础,同时也可以供相关人员随时随地查看。 在桥墩周围由远及近分别设置一定范围的预警区、报警区、防撞区。当系统监测到船舶进入了预警区,系统计算船舶的航向、位置、航速等,向船舶控制人员发送预警信号,提醒其调整航速、航向等,此时Origami结构处于收缩状态。此后,系统对进入预警区的船舶进行自动跟踪,当船舶继续向桥墩靠近,进入报警区,系统判定船舶是否会进入防撞区,指示Origami结构是否准备伸展,同时系统根据其危险程度向船舶控制人员发送停船命令。当船舶已经进入了防撞区,说明船舶极可能撞向桥墩,此时该桥墩的Origami结构已准备就绪,立即打开并伸展,对船舶的撞击能进行缓冲,避免桥墩受到大程度的损坏。 整个工作过程中,系统能精准地判别船舶具体撞击的某一个桥墩,打开该桥墩周围的Origami结构,其余桥墩周围的Origami结构不受影响,相互独立。 3 结论 一种理想的桥梁防撞系统不仅需要精准的主动防撞预警系统,还需要灵活的被动防撞系統,二者有机地结合,实现智能化防撞的目的,同时兼顾经济因素。紧跟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潮流,基于云平台的智能桥梁防撞系统,可以节约大量机器购买费用和人工管理费用。融合AIS和雷达技术的分区式预警系统,相互独立的可折叠Origami防撞结构,使得该桥梁防撞系统真正实现智能化、高效化、经济化。 参考文献: [1]邓清文,孙中懿,王端,刘何平,李红强,顾亚雄,张同.桥梁桥体主动防撞报警系统设计[J].仪器仪表用户,2016,23(12):16-19. [2]谢锦妹,赵志刚,汪发根,于国丞,段培勇.铁路桥梁防撞监测系统的研究[J].铁道建筑,2019(01):39-4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