簋guǐ古代盛食物的圆形器具。《韩非子·十过》:“臣闻昔者尧有天下,饭于土~。”司马光《训俭示康》:“管仲镂~朱纮,山节藻棁,孔子鄙其小器。”(纮hóng:帽带。山节:刻着山岳的斗栱。藻棁zhuó:画着水草的梁上短柱。)
簋ɡuǐ古代祭祀或宴饮时盛食物的器皿,一般为圆形,大口,双耳,相当于现在的大碗,有陶簋和青铜簋。 说明: 17画;竹部;上下
簋guǐ古代盛食物用的器具。
簋guǐ中国古代食器。侈口,圈足,方座,或带盖。青铜或陶制。用以盛食物。盛行于商周时期。
簋 古代盛器
古代盛器钫 镭 钟 钫 鉴 钘 匜铏 古代一种长颈瓶:蓥 古代祭祀宴享时盛黍稷的皿器:簋 古时一种解饷银用的盛放器:银鞘 古代贮银的木筒:鞘(饷~;鞘马子) 古代接受告密文件的器:銗(投~告奸)缿
簋器名,方曰簠,圓曰簋。《周禮·地官·廪人》: “凡祭祀共簠簋,實之陳之。”鄭玄注: “方曰簠,圓曰簋,盛黍稷稻粱器。” 《周禮·秋官·掌客》: “鼎簋十有二。” 鄭玄注:“簋,黍稷器也。” 鄭玄《三禮圖》: “簋受一升,足高一寸,中圓外方,挫其四角,漆赤中,蓋亦龜形,其飾如簠,盛稻粱。” (《玉函山房輯佚書》)《孝經·喪親章》: “陳其簠簋而哀慼之。”鄭玄解: “簠、簋,祭器,受斗二升,方曰簠,圓曰簋。”(《通德堂經解》) 《孝經·喪親章》: “陳其簠簋。” 鄭玄注: “簠簋,内圓外方,受斗二升。” (《鄭氏佚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