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提高行政执行力推动创先争优 |
范文 | 胥娟娟 熊广泉 摘 要:执行力事关一个国家、政府、部门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位,也关乎其信誉的高低,更是我们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的源泉和保证。提高机关执行力,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机关 执行力 创先争优 执政之道,贵在执行。执行力事关一个国家、政府、部门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位,也关乎其信誉的高低,更是我们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的源泉和保证。提高机关执行力,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措施。为此,就机关如何提高执行力的问题谈一点认识。 一、执行力的概念 所谓“执行力”,简单地说就是“执行并完成任务的能力”。执行力,就个人而言,就是把想干的事干成功的能力。对于一个组织,则是大家围绕共同目标把长期战略步步落到实处的能力。它是把企业或团队的战略目标、方案规划转化成为现实、成果的关键。也就是说,执行力是指各级政府机关、行政管理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及工作部署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即执行命令、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能力。 二、当前执行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法制建设的健全,各级机关通过不断加强自身的“软硬件”建设,执行力建设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成为政府党委的“助手”、创新发展的“帮手”、维护群众利益的“大手”,促进了机关各项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不断进步,机关的地位和社会形象得到了较大提高。但是,因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机关执行力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有: (一)工作制度不全。主要是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机关部门为了加强管理,推动工作,建立了各种管理制度,但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存在制度归制度,执行归执行,由于受的“人情”的影响,因此在执行中不敢“较真”,造成现行的监督约束机制对执行力低下,工作效率不高等“软问题”缺少有效的处理办法,“无为便是过”的工作氛围和处罚执行不力的硬措施没有从实质上建立或执行,如有的单位建立了考勤奖惩制度,但由于激励机制缺位,制度得不到落实,再加上长期以来“大锅饭”影响。工作中无法形成竞争,奖优惩劣,由此导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平均主义盛行,造成工作主动性、创造性不强。 (二)工作质效不高。开展创先争优,提高工作效率,必须是通过高度自治,努力奋斗才能形成的。但是有的同志在工作中执行规章制度不够坚决,说一套,做一套;落实上级指示不积极,不坚决,打折扣;上班人浮于事,办事拖拉,贻误工作,出现问题反应迟缓,应急不力;有的有利的就争,无利的就推,合口味就办,不合口味就拖,表面答应好、实际没行动。有的部门利益至上,本位主义较重,遇到问题互相推诿,缺乏协作配合精神,由此造成工作质效差。 (三)工作作风不强。工作作风取决于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是一单位的形象工程,但是,在工作中,有的同志不作为,工作作风涣散,纪律松弛,不思进取,上班炒股、聊天、玩游戏;有的服务意识不强,服务不到位,重管理轻服务,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有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不能适应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要求,文明执法意识淡薄,执法随意性强,有法不守法、执法不按章;有的整体意识、团队观念淡薄,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甚至相互掣肘、互设障碍,缺乏协作配合的团队精神的问题;有的表面一致、阳奉阴违,领导面前一套,同志面前另搞一套。这些不良现象与党的工作作风是不相容的。 (四)工作活力不足。活力是推动各项工作的动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在工作中我们有的同志缺乏工作活力,意志衰退、精神萎靡,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工作积极性不高、得过且过、缺乏创新精神;有的对发展机遇认识慢,对上级意图理解慢,对新生事物接受慢,推动发展动作慢,影响又好又快发展;有的理解上级政策不透彻,执行上级决议不认真,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等,由此造成工作僵化,阻碍发展。 三、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执行力 (一)提高机关执行力,推动创先争优开展,制度落实是保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从源头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才能提高执行力。一是建立领导责任机制。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首先领导要带头,带头讲政治,带头讲学习,带头守纪律,带头做工作,层层建立抓落实的领导责任,对各项工作决策和部署,做到责任主体明确、工作标准明确、完成时限明确,使每项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二是要建立健全公平公开的决策机制。对涉及利益调整的管理制度办法,涉及内部人、财、物等方面的重大决策事项,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决定;要坚持民主集中制,扩大决策的民主化程度,决策前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基层一线工作人员的意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可操作性。三是要建立决策评价反馈机制。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和督办、纠正偏差,使其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实际。四是完善督促检查机制。要对上级安排部署的重点工作实行监督,做到有决策必有落实,有部署必有检查。对已经落实的问效果,对正在落实的讲进度,对尚未落实的查原因,对落实不力的要严格行政问责,以此形成强大的监督督促效应,促进决策的落实。 (二)提高机关执行力,推动创先争优开展,思想建设是重点。执行力建设,理念先行。一是要增强责任意识。要使每个干部职工懂得要提高执行力,就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教育干部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树立“为爱而工作”和“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二是实现内部和谐。紧紧围绕单位的发展目标,坚持从大局出发,努力营造顾全大局、珍视团结、维护稳定的良好氛围,尊重人格和权利,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三是要加强党风廉政工作。要站在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执行建设的重要意义,把培养干部职工的廉政意识作为执行力建设的核心,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更好地为基层和谐发展服务。 (三)提高机关执行力,推动创先争优开展,激发活力是途径。精神状态、生活质量、工作环境是反映干部职工活力的重要因素,只有活力被激发了,点燃了、撞击了,才能提高执行的效果。一是提高干部职工的艺术力。要通过成立篮球队、书法协会、围棋协会、业余艺术团等协会组织,丰富干部群众的文化生活,陶冶干部职工的思想情操,使干部职工远离麻将、赌博等不良爱好,养成健康的生活情趣,提高干部职工的艺术力。二是提高干部职工的凝聚力。要通过组织一些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交流,培养干部职工的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将干部职工拧成一股绳,使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提高干部职工的凝聚力。三是提高干部职工的向心力。要关心干部职工的生活,多与干部职工交心谈心,了解干部职工的思想状态,减轻干部职工的思想压力,实施“安居、助学、帮困、鹊桥、健康”五大工程,解决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提高干部职工的向心力。 (四)提高机关执行力,推动创先争优开展,提高能力是中心。所谓能力就是领导干部带领队伍开展工作、推动工作和完成工作的本领。一是领导干部要加强理论学习,用理论指导工作实践,以实践提高能力,要通过实践的学习,实践的总结,实践的创新,提高科学决策的本领,这样才能带领队伍去做好工作,开创未来。二是大力提高基层领导干部执行能力。基层各级机关的领导干部,他们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核心和创新管理体制的骨干力量。他们工作在基层一线,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内在动力。要创新培训教育机制,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基层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理论素质、岗位技能、职业道德、人格修养,锻造一支埋头苦干、作风过硬的高素质队伍。三是要建立一个鼓励学习的奖励机制。鼓励基层领导干部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夯实功底。四是要开展各项竞赛。有竞争才有压力,有压力才有活力。通过各种劳动竞赛,文化竞赛和机关的给力来提升文化品味,凝聚人心,提高执行力,推动创先争优开展,从而促进单位建设的全面发展。◆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