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社区学院特色发展新路径的实践与探索 |
范文 | 索乃颖 摘 要:社区学院是区域社区教育发展的龙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为社区教育在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政策参考,为社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社区学院与相关企业、政府、高校的合作,为社区学院特色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关键词:教育改革和发展 规划纲要 社区学院 特色发展 2010年,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引下,上海市委市政府颁布了《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提出2020年上海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纲要》在总体战略中提出“促进公平、追求卓越、推动创新、服务发展”的工作方针,要完善知识创新和知识服务体系,推进教育与科研、产业紧密结合,增强教育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确提出要加强继续教育,为成人发展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智慧源泉,特别提出要重点实施市民终身学习促进工程,鼓励各级政府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为社会提供教育教学资源。 上海市青浦区自2007年11月成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以来,为加快“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建设,根据上海市教委2007年18号文件《关于推进本市社区学院建设的指导意见》,于2008年1月成立了青浦区社区学院。两年多来,学院整合青浦各类教育资源、完善教育网络、拓展教育领域、强化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其在全区社区教育工作中的龙头作用,积极探索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多元化途径,取得了深入进展。 社区学院在发展过程中,积极传承青浦文化传统,结合青浦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通过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加强自身功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遇到了不可避免的瓶颈问题: 首先,社区学院发展模式化,缺乏区域特点。社区学院发展应当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上海郊县典型的社区学院,面对的市民大多是农民和“新市民”,因此青浦社区学院发展应结合当地发展需求,而不是仅按照文件规定和模式化的要求开展社区学院建设。如果可以结合当地需求,与当地企业开展合作项目,可以使学院发展更有特色。 其次,社区学院发展教育化,缺乏社会性。青浦区社区学院整合了中职、上海电视大学青浦分校等办学实体,大多数教师也是来自于这两所学校或中小学、幼儿园,因此在思想上对学校教育较为认同,而对在社区开展的教育不够熟悉,如果想进一步发展社区教育,就必须加强学院与政府部门的联系,使社区学院的发展更具有社会性。 再次,社区学院发展政策化,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由于社区学院是根据政府对社区教育的要求建成的,建设初期难免跟随政策指引,而缺乏科学发展的目标和思路。经过两年多的发展,青浦区社区学院各项工作开始走向正轨,并积极探索适合于学院发展的路径,如果可以和高校合作,依托高校资源,为学院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则能使得社区学院发展更具科学性。 根据《纲要》提出的目标和要求,社区学院如想在下一阶段取得更深入的发展,应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加强与政府、企业、高校等部门的合作,为成人教育提供更多资源,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结合青浦特点,社区学院应通过开展合作项目,促进社区教育特色内涵发展。 1.院园合作,开展农科教结合的社区教育实验 青浦是传统的鱼米之乡和农业大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也逐渐从传统农业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世纪八十年代,青浦开展了以培养新型农民劳动者为目标、以课程教材改革为核心、以劳动技术教育综合实验为特色的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为青浦教育形成了“引科技之水,入教育之渠,灌农业之田,结丰收之果”的改革思路,形成了以推广先进农业科学技术为动力,发挥农村教师作用,实现农业发展的丰富经验。自青浦区成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后,学习委结合青浦传统优势,提出了“坚持农科教结合,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社区教育发展思路,作为区内社区教育的龙头社区学院和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的龙头现代农业园区,应尝试合作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利用社区学院教育专业资源和师资队伍优势和现代农业园区实践基地,通过共同开发区域特色农产品培训课程、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到园区挂职锻炼等方式,探索全新的合作办学模式,更好地实现“农科教结合”。推行“院园合作”的模式,是社区学院结合青浦实际,实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全新举措,通过这种合作,可以体现青浦社区教育发展的特色,也可以为青浦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2.区镇联动,建立社区文化教育基地 青浦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在历史发展中,创造了许多区域特色的文化财富,这些财富遗留给后人宝贵的地域文化资源。如崧泽文化、福泉山文化等传统历史文化,抗击外来侵略的红色革命文化,田山歌、宣卷、阿婆茶、桥文化等人文地理文化,这些文化形式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正在不断传承、发展和更新。弘扬区域特色文化,是社区教育的文化使命,也是社区教育赖以提升市民素养的特色资源。社区学院应和各街镇文体中心、文化纪念馆等部门尝试合作开展社区教育实验,通过建立社区文化教育基地,挖掘社区教育的文化内涵,为区域特色文化提供更好的传播途径和展示平台,从而进一步培养社区居民热爱社区的精神,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通过这一途径,可以传承弘扬区域特色文化,同时也可以促进社区学院与政府部门的有效合作,形成长效工作机制,既有利于社区教育的内涵发展,又促进社区教育部门与政府部门长效合作机制的建立,是社区教育发展中的一次新的尝试。 3.院校互动,实现社区学院科学发展 实践发展要与科学的理论指导相结合,《纲要》指出,要发挥大学对周边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优势,增强大学主动融入和服务地区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能力,而对于社区教育发展来讲,依托上海高效优质资源,除聘请上海高校相关专家外,也可与高校尝试合作开展院校互动合作项目,通过成立课题组、建立实习实践基地等方式,充分利用高校优质的资源,为我区社区教育科学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实现科研与实践的高位结合,同时为高校师生和专家学者提供开展科学研究的平台,促进社区教育事业专业化发展。青浦区社区学院依托上海高校资源优势,从2009年起就聘请了市、区八位教育、文化、党建等各条线的专家担任青浦区社区教育发展与指导的专家组成员,也在实践中培养了一批青浦本土的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院校互动将为社区学院进一步实现科学发展提供智能动力。 总之,《纲要》为社区教育的发展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最终建立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作为区域性社区学院,要想实现特色发展,就必须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洪流之中,结合区域特色,与政府、企业、高校等部门积极协作,把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结合起来,既体现社区教育的无限张力,又实现社会资源的高度整合。通过院园合作、区镇联动、院校互动等项目实施,大力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适应性、特色化和科学性,探索社区学院特色发展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上海市委、市政府:《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推进本市社区学院建设的指导意见》(2007年[18号])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