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大学英语教学中分层学习情况分析
范文 摘 要:本文通过对笔者所在高校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策略的问卷调查, 比较了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策略运用情况,分析了语言水平对策略选择运用的影响,并提出了学习策略培训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语言水平 学习策略 策略培训
一、引言
如何才能更快,更有效地学好一门外语?在70年代以前,人们认为学习的成败在于如何教,因此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在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但在这之后,外语教学的研究开始从如何教转移到如何学,人们清楚地认识到,语言学习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学习者本人,而学习策略被看作外语习得的一个重要因素。语言学习策略研究专家Oxford 指出,学习策略之所以重要有两个原因:首先,策略是自学的工具,尤其有利于提高交际能力;其次,掌握合适的学习策略的人会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自信,而且学得更有效率。
笔者通过对65名在校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策略运用情况以及语言水平对策略选择运用的影响,最后讨论了如何通过有效地学习策略培训,培养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意识,从而提高外语学习能力。
二、语言学习策略的定义、特征和分类
目前,对于语言学习策略的定义还没有一个一致认同的说法。Ellis认为,语言学习策略是整个语言学习或使用过程中在某个特定阶段的心理活动或具体行为;Rubin把学习策略概括为学习者为了使自己获得、储存、重新获得以及使用语言信息而采取的任何操作步骤、计划、和行为;Oxford将学习策略定义为学习者为能学好语言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即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学习变得更容易、更快捷、更愉悦、更有效以及更有自主性,更易于适应新环境;Chamot的定义是: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促进学习、记忆语言和实质信息而采用的行为、技巧和方法。
Wenden 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学习一门新语言而调整自己这方面努力的思想过程;Sugen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参与正规课堂交流的可观察得到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行为。从这些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学习策略有的被界定为显性行为,有的是隐性的大脑活动;有的是学习者有意识使用的,有的是无意识运用的,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进语言习得。
不管我们怎样去定义学习策略,从其特征的角度去考察它,可以对它有个更为全面的理解。Oxford把这些特征归纳为:(1)最终目标是为交际服务;(2)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3)扩大教师的职能和作用;(4)都是为解决具体问题;(5)都是学习者采取的具体行为;(6)涉及学习者的各个方面;(7)不只是局限于认知;(8)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观察得到;(9)常常是有意识的;(10)可以通过教授的方式加以培养;(11)具有灵活的特征;(12)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制约。
不同的研究者对学习策略的分类因其分类标准的差异而不同,比较受到广泛认可的有以下两种:(1)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0.Malley 和 Chamot(1990)根据认知学习理论,将语言学习策略分为三大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监督、调节、自我调整和评价语言学习行为;认知策略——学习语言的活动之中解决问题时所使用的步骤;社会/情感策略——学习者为创造巩固所学知识和获得语言输入而参加的各种社交活动,为学习者提供更多接触语言的机会。(2)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这是 Oxford(1990)根据语言学习策略与语言材料的关系对策略进行的分类。直接策略包括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间接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是相互支持的。
三、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
考察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策略运用情况,揭示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在学习策略的选择运用方面所存在的差异。
2. 研究对象
选取的受试为笔者所在高校的非英语专业一年级的本科生。笔者根据他们大学英语课程考试成绩,将他们分为三个语言水平层次:较好、中等、较差。
3.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策略运用情况。
4. 调查工具
笔者参考并借鉴了美国应用语言学家Oxford编制的语言学习策略问卷。调查问卷包括24道选择题,其中1-7涉及记忆策略,8-17涉及认知策略,18-24涉及元认知策略。每道题有5个不同选项,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项。A=这个说法完全或几乎完全不适合我的情况;B=这个说法通常不适合我的情况;C=这个说法有时适合我的情况;D=这个说法通常适合我的情况;E=这个说法完全或几乎完全适合我的情况。
5.数据统计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1) 语言水平层次较好的学生中41.7%的策略使用频率高,37.5%的策略使用频率中等,20.8%的策略使用频率低。在所有高使用频率的策略中,涉及记忆策略的10%,涉及认知策略的50%,涉及元认知策略的40%。所有中等使用频率的策略中,涉及记忆策略的44.5%,涉及认知策略的33.3%,涉及元认知策略的22.2%。在所有低使用频率的策略中,涉及记忆策略的40%,涉及认知策略的40%,涉及元认知策略的20%。(2)语言水平层次中等的学生中16.7%的策略使用频率高,37.5%的策略使用频率中等,45.8%的策略使用频率低。在所有高使用频率的策略中,涉及记忆策略的50%,涉及认知策略的50%,涉及元认知策略的0%。所有中等使用频率的策略中,涉及记忆策略的0%,涉及认知策略的33.3%,涉及元认知策略的66.7%。所有低使用频率的策略中,涉及记忆策略的45.5%,涉及认知策略的45.5%,涉及元认知策略的9%。(3)语言水平层次较差的学生中16.7%的策略使用频率高,25%的策略使用频率中等,58.3%的策略使用频率低。在所有高使用频率的策略中,涉及记忆策略的25%,涉及认知策略的75%,涉及元认知策略的0%。所有中等使用频率的策略中,涉及记忆策略的16.7%,涉及认知策略的16.6%,涉及元认知策略的66.7%。所有低使用频率的策略中,涉及记忆策略的35.7%,涉及认知策略的42.9%,涉及元认知策略的21.4%。
总之,语言水平层次较好的学生高使用频率的策略远远多于其他学生,而低使用频率的策略远远少于其他学生。此外,语言水平层次较好的学生所有高使用频率的策略中涉及元认知策略的占40%,而其他学生为0。这些都足以说明学习策略的选择受到语言水平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策略知识,缺乏学习过程的管理意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不能对自己的语言学习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调节和评价。
四、学习策略培训建议
语言学习策略培训是指教师指导学习者在学习和使用语言过程中根据需要有效地运用策略的活动。语言学习策略研究专家认为,对英语学习者进行学习策略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学习者对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对语言学习的影响至关重要。笔者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策略运用情况的差异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转变观念。学习策略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关键是能否选择和恰当地使用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策略。所以教师的角色要多元化,不能只是语言知识的传播者,而要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学习策略,指导学生转变传统学习观念,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策略在学习过程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策略的能力。(2)加强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确立元认知策略培养的重要地位,强化成功学习者的榜样作用,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3)有效管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应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应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评估学习效果,帮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1]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7.
[2]Malley O, JM, Chamot AU.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Oxford R.L.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M].New York: Newbury House, 1990.
[4]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5]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6]熊长梅,姜雄鹰.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策略运用研究.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12):239-241
[7]朱菊芬.非英语专业新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外语界,2003(1):40-47.
作者简介:
姜雄鹰(1974-),女,江西波阳人,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研究。技术文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7: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