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社会责任对商业伦理教育的影响 |
范文 | 秦启蒙 摘要:本研究报告研究社会责任认知需求与商业伦理教育之间的关系,旨在找出社会责任认知需求对于泰国博仁大学商业伦理教育的影响,这对完善泰国博仁大学商业伦理教育具有参考意义。通过综合概览商业伦理教育与社会责任认知方面的研究文献,把反映自变量的社会责任认知内容划分为四个维度:经济责任、法律责任、文化责任、公共责任,把反映因变量的商业伦理教育内容划分为四个维度:诚实守信、职业道德、遵纪守法、价值选择,同时对上述自变量和因变量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假设。根据里克特测量量表设计出调查问卷,发送给300名泰国博仁大学的学员进行调查,运用定量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运用定性分析进行补充。研究得出:社会责任认知需求对于商业伦理教育具有在显著性的影响关系。 关键词:商业伦理 社会责任 职业道德 公共责任 1.绪论 自20世纪80年以来,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非商业伦理行为层出不穷,导致部分知名企业因此破产、倒闭,这促使了企业界与学术界加深对商业伦理的研究,使得商业伦理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美国安然公司原为“名列世界500强的第七名,掌控美国20%的电能和天然气交易,是华尔街竞相追捧的宠儿。但是由于做假账,导致其破产关门,一大批高管人员锒铛入狱。安然公司的假账事件,还导致了美国安达信公司的破产和整个安达信公司被兼并。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由于在其奶粉中发现含有化工原料三聚氰胺。该事件不但导致三鹿集团的倒闭,而且亦重创中国乳制品的商品信誉,以致多个国家禁止中国乳制品进口。上述事情的发生,不但让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遭受严重打击,同时让商业伦理道德的教育遭受强烈质疑。因此,这也提高了商业伦理和企业社会责任教育在商业管理教育中的重要性。温家宝总理曾在谈论商业伦理的时候,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企业家身上应该留着道德的血液,而不只能留着利润的血液。无数中外管理的案例证明,优秀的企业管理人员,不仅要重视企业的战略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商业伦理和企业社会责任。因此,商业管理教育不但是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商业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加强学生的商业伦理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认知程度。 2.文献综述 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也变得异常重要。商业伦理也随之成为评价企业的重要标准。故此,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把商业伦理和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者,基本都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他们接受商业伦理教育的程度和社会责任的认知程度都直接或间接的决定着企业发展的命运。因此,大多学者认为应该加强企业管理层的商业伦理的教育程度,以提高他们的企业社会责任认知水平,为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做出贡献。Bowen R.H.(1953)指出:一个有责任心的企业管理者在行动前必须考虑广泛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商业伦理是企业永续发展的原动力。只有将保证产品品质作为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树立企业良好的市场信任,才能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2.1商业伦理教育的研究趋势 商业管理者只有具备商业伦理和社会责任感,才能更好的建立易于让员工接受和社会认同的企业文化。从而才能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美国学者约翰科特等人经过长达13年时间的研究发现,重视消费者、股东、员工等关键管理要素的公司,其经营业绩远远胜于那些没有这些企业文化特征的公司。《基业长青》一书的作者柯林斯和波拉斯通过对18家目光远大的公司和18家对照公司的比较研究后得出了类似的结论:目光远大的公司常常追求范围更广泛、意义更深远的理想、追求利润不是主要的,他们在追求理想的同时往往又能获得利润。企业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和远大的理想,常常与企业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的价值观相联系。波斯特等认为,作为企业主要的决策者,企业领导有更多的机会为企业确定伦理的基调;企业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所持的价值观,会为企业的其他人员确立榜样。有鉴于此,由于企业领导者拥有较大的自由度,承担着更大的责任。也有学者认为,企业文化就是管理者的文化。“没有领导者的倡导、实际参与和指导,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难以形成。”大量研究表明,企业是否遵循伦理道德往往取决于企业内部管理者个人行为的对错。企业管理者个人私利很明显影响其个人的伦理判断。在众多企业内部造成不道德行为的因素中,管理者的伦理判断影响最大。管理者的商业伦理水平不仅影响着其所作决策的伦理取向,还会影响着下属及同事的商业伦理态度和行为,进而影响企业的伦理氛围。 2.2研究假设 根据上面所述的研究问题,本研究报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假设: H1-1:经济责任认知需求与诚实守信教育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H1-2:法律责任认知需求与诚实守信教育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H1-3:文化责任认知需求与诚实守信教育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H1-4:公共责任认知需求与诚实守信教育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H2-1:经济责任认知需求与职业道德教育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H2-2:法律责任认知需求与职业道德教育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H2-3:文化责任认知需求与职业道德教育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H2-4:公共责任认知需求与职业道德教育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H3-1:经济责任认知需求与遵纪守法教育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H3-2:法律责任认知需求与遵纪守法教育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H3-3:文化责任认知需求与遵纪守法教育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H3-4:公共责任认知需求与遵纪守法教育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H4-1:经济责任认知需求与价值选择教育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H4-2:法律责任认知需求与价值选择教育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H4-3:文化责任认知需求与价值选择教育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H4-4:公共责任认知需求与价值选择教育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3.数据分析与结果 本章节将首先对研究对象及研究变量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找出研究对象与研究变量的数据分布特征。对于研究对象的描述性分析,主要是通过频数表、条形图、饼状图的形式来进行描述。 3.1信度分析结果统计Cronbach α 系数值如下: 诚实守信与经济责任之间关系为0.793;诚实守信与法律责任之间关系为0.912;诚实守信与文化责任之间关系为0.830;诚实守信与公共责任之间关系0.675;职业道德与经济责任之间关系为0.718;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之间关系为0.692;职业道德与文化责任之间关系为0.845;职业道德与公共责任之间关系0.661;遵纪守法与经济责任之间关系为0.783;遵纪守法与法律责任之间关系为0.910;遵纪守法与文化责任之间关系为0.699;遵纪守法与公共责任之间关系为0.729;价值选择与经济责任之间关系为0.681;价值选择与法律责任之间关系为0.789;价值选择与文化责任之间关系为0.853;价值选择与公共责任之间关系为0.736。根据Cronbach α系数范围的含义,上述研究变量的最低数值是0.661.这表明调查问卷的变量题目,是能够正确的表达变量的意思的统计测试结果。 3.2效度分析 本研究报告采用软件进行效度分析,并进而研究假设中的变量之间各个维度内部各个题目的有效性。因子载荷大于0.5则说明结构效度很好。 3.2.1诚实守信教育与经济责任认知程度之间关系的因子载荷。通过统计学分析软件得出因子载荷值从0.691-0.901,超过0.5,说明变量中的各题和相应变量有较大的相关关系,说明因子的结构效度比较好,总值处于比较高的范围也说明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也比较强。 3.2.2职业道德教育与社会责任认知程度之间关系的因子载荷。通过统计学分析软件得出因子载荷值从0.682—0.912,超过0.5,说明变量中的各题和相应变量有较大的相关关系,说明因子的结构效度比较好,总值处于比较高的范围也说明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也比较强。 3.2.3遵纪守法教育与社会责任认知程度之间关系的因子载荷。通过统计学分析软件得出因子载荷值从0.670—0.935,超过0.5,说明变量中的各题和相应变量有较大的相关关系,说明因子的结构效度比较好,总值处于比较高的范围也说明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也比较强。 3.2.4价值选择与社会责任认知程度之间关系的因子载荷。通过统计学分析软件得出因子载荷值从0.668—0.933,超过0.5,说明变量中的各题和相应变量有较大的相关关系,说明因子的结构效度比较好,总值处于比较高的范围也说明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也比较强。 3.3皮尔逊(积矩)相关性分析 本文所研究的是反映商业伦理教育的诚实守信、职业道德、遵纪守法、价值选择与反映社会责任认知需求方面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文化责任、公共责任之间的关系。其中自变量为(四个维度:经济责任、法律责任、文化责任、公共责任),因变量为(四个维度:诚实守信、职业道德、遵纪守法、价值选择),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中的分量表都是用定距尺度来测量,本研究报告采用相关参数测量统计分析的方法来确定不同变量的关系。相关分析将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进行分析。 利用软件对回收的288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3.3.1因变量维度“诚实守信”与自变量维度“经济责任、法律责任、文化责任、公共责任”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系数值依次是0.297、0.556、0.691、0.597,P值均大于0.4的是“法律责任、文化责任、公共责任”,有中等强度的相关性。 3.3.2因变量维度“职业道德”与自变量维度“经济责任、法律责任、文化责任、公共责任”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系数值分别是0.222、0.286、0.582、0.618,P值均大于0.4的是“文化责任、公共责任”,有中等强度的相关性。 3.3.3因变量维度“遵纪守法”与自变量维度“经济责任、法律责任、文化责任、公共责任”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系数值分别是0.427、0.615、0.298、0.562,P值均大于0.4的是“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公共责任”,有中等强度的相关性。 3.3.4因变量维度“价值选择”与自变量维度“经济责任、法律责任、文化责任、公共责任”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系数值分别是0.319、0.327、0.682、0.385,P值均大于0.4的是“文化责任”,有中等强度的相关性。 3.4本章结论 本章对自变量(四个维度:经济责任、法律责任、文化责任、公共责任)和因变量(四个维度:诚实守信、职业道德、遵纪守法、价值选择)和之间的研究和进行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具体内容包括描述分析、信度分析、效度分析、皮尔逊(积矩)相关性分析和结论。 4.结论 4.1研究成果 本研究报告以泰国博仁大学中国东盟国际学院的学员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文献资料将自变量“社会责任认知程度”分为了四个维度:经济责任、法律责任、文化责任、公共责任,而因变量“商业伦理教育”则分成了四个维度:诚实守信、职业道德、遵纪守法、价值选择。本节将根据第四章得出的数据进行因变量“商业伦理教育”四个维度分别与自变量“社会责任认知程度”四个维度的对比,通过以上的统计分析,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4.2诚实守信 因变量维度“诚实守信”与自变量维度“法律责任、文化责任、公共责任”之间呈现出显著性的相关,即“诚实守信”能够直接被 “社会责任认知需求”所影响。文献资料的回顾总结:案例分析和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也印证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如果企业或个人在商业活动过程中无法做到诚实守信,那么他就会因此而承担法律责任,也无法承担文化责任的重任,同时对于公共责任也是一种损害。 4.3职业道德 因变量维度“职业道德”与自变量维度“文化责任、公共责任”之间存在的显著性相关,也就是说社会责任认知需求可以影响职业道德。文献资料的回顾总结:案例分析和调查问卷的数据结果页印证了此观点,所以职业道德教育对于满足社会责任认知需求具有显著的意义。如果企业或个人在商业活动过程中无法遵守职业道德,那么他就会因此而无法承担文化责任的重任,同时对于公共责任也是一种损害。 4.4遵纪守法 因变量维度“遵纪守法”与自变量维度“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公共责任”之间呈现出显著性的相关,即社会责任认知需求对遵纪守法有直接影响。文献资料的回顾总结:案例分析和调查问卷的数据结果页印证了此观点,如果不遵纪守法,都会付出惨重代价的,所以提高对于遵纪守法的社会责任认知具有显著的意义。如果企业或个人在商业活动过程中无法做到遵纪守法,那么就会因此而承担经济惩罚,也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同时对于公共责任也是一种损害。 4.5价值选择 因变量维度“价值选择”与自变量维度“文化责任”之间呈现出显著性的相关,即社会责任认知需求对价值选择的影响有限。文献资料的回顾总结:恰当的价值选择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反之,则会严重妨碍社会的进步。从第四章的数据分析和案例分析中,可以发现泰国博仁大学中国东盟学院的学员价值选择对于整体学习氛围的影响非常重要。如果学员之间能互相照顾、彼此关怀,则能够愉快地一起完成学业。案例分析也阐述了价值选择的重要性,与此观点基本一致。如果企业或个人在商业活动过程中价值选择不恰当,那么就无法实现文化责任所赋予的重任。 5.建议 5.1泰国博仁大学中国东盟国际学院的商业伦理教育的建议 形成志同道合的共同价值观必须是发自内心的,但公司经常使用命令的方式给员工以自己的价值观。企业在共同价值观的行动上往往是不真诚的,尊敬的领导必须拥有符合道德质量的人才能推崇企业的伦理建设。企业道德应鼓励满足相同的道德质量的人希望尊敬的领导,但不是所有的领导者都认为自己有义务在商业伦理上以身作则,所以很多企业做出努力对管理层进行共同的价值观的进行,但是完全是空谈。这要求泰国博仁大学—中国东盟国际学院不断的要求自己完善处理与外部的关系,使得社会和用户更加有效的得到满足 5.2制定并执行泰国博仁大学- -中国东盟国际学院的伦理守则的建议 商业伦理守则的主要内容是规范和企业利润利益相关者,随着公司的经营理念和道德理想的座右铭,能多少反映了公司的文化信息、生活的公司行为中。企业的伦理守则的基本方向是实施管理决策以及重要的商业伦理行为规则。在建立的同时,通过一系列激励、审计和控制体系得到加强,对于破坏商业伦理的行为实施惩罚。公司必须做出让大家庭了解,组织将不会容忍不道德的商业行为,违反者如果没有受到管理者的惩罚,组织将会朝向更为符合伦理气候的环境破坏。 5.3设定伦理目标的建议 明确泰国博仁大学中国东盟国际学院的伦理目标,并且制定严格的评估标准,以防工作当中发生怠工和投机取巧的事件。企业不仅要遵守“诚实守信、职业道德、遵纪守法、价值选择”的原则,还必须承担“经济责任、法律责任、文化责任、公共责任”。在现实生活中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利益,这要求企业的经济目标需要调整,并约束自己,从而实现企业的商业伦理规则。经营商业伦理原则必须不断提醒自己,企业生存的根本意义所在!企业的生存是一种手段而并不是一个目的。当一个企业必须使用不道德的手段获得企业生存,顾客满意的话,那么它不再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5.4学员甄选的建议 首先,泰国博仁大学中国东盟国际学院在录用一些学员时,要先考擦他们的道德水平和商业伦理知识,看他们是否能达到商业伦理的社会要求。其次,要尤其注重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的商业伦理知识的培训。经典案例中提到:巴林银行由于误用了尼克里森,导致经营了200多年的老店瞬间倒塌,由此可见管理者的商业伦理原则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5.5由管理层推动伦理建设的建议 组织文化中的种子元素就是商业伦理,而管理者确实是诞生种子元素的重要人群。因此,从这些方面来看,由管理层推动商业伦理建设变得尤其重要。事实上,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应该是具有高标准商业伦理原则的公司,尊重知识产权和企业文化,成功的企业恰恰都是具有德高望重的领导和最具有资格能提升社会功德的高层领导人物。因此,赋予企业的指导值展望生命是企业高层领导人的重要职责之一,支持建立各种具有商业伦理的环境,给员工灌输一个共同承担的社会责任感,让员工看到企业积极遵守道德生活的一面,而不是限制的权威系统条件。领导对自己的行为要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在采取行动的权力和道德价值观产生歧义时,敢于以身作则。如果有冲突,大多数企业领导人完全可以理解,并承诺改善商业伦理。同时也提高了人文精神和社会质量。 5.6加强学员的商业伦理培训的建议 商业伦理培训在企业经营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财富》一书中提到,在全球500强的公司中有超过60%的公司为员工提供了商业伦理知识培训,可见,要推定整个企业的进程,就要从每一位员工抓起。公司准则不允许员工通过一些死记硬背的手段强行让员工知道怎么遵守这些指导方针,及他们如何在管理中应用道德原则,活动和决策的做法,只有符合这样的标准,人们才可以使用相同的推理来处理各种冲突,并明确了一些在准则中没有说的情况,每个人都应该能够通过明确的目标,客观的推理思考,指引在所面临的道德困境中使用正确的商业伦理准则。 5.7泰国博仁大学- -中国东盟国际学院商业伦理教育改进的建议 建设商业伦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由于商业关系越来越复杂,所以更加剧了系统建立的难度,提高商业伦理标准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完善的过程要循序渐进,不能朝令夕改,让员工知道该怎么做在改进的过程中逐渐完善。管理者在发挥领导作用的时候,还需要全体学员的参与专家指导,改进伦理规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持续改进。社会和企业的商业伦理教育期望也时常发生着变化,管理者必须好好地把握这些期望,让所有学员都能够得到良好的商业伦理教育,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Bowen R.H.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Businessman [M].New York: Harper & Row,1953: 153. [2]Carroll A.B.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Evolution of a Definition Construct[J]. Business and Society, 1999, 38(3): 270 272. [3]Joseph W.Weiss.Business Ethics:A Managerial Stakeholder Approach,Belmont: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4. [4]约翰.科特、詹姆斯.赫斯克特.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M],曾申、李晓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12. [5]陈春花.企业文化管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114 120. [6]戚安邦,姜卉.论我国 MBA 商业伦理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J],现代大学教育,2006,6:65 69. [7]詹姆斯C柯林斯,杰里I波拉斯(2002).基业长青[M],真如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8]王正平,周中之(2001).现代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412- 413. [9]施祖军(2005).当代中国商业伦理精神及其建构,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0]王建芳(2005).中外企业伦理建设及差异性分析,科技管理研究[J],10. [11]袁华,皮菊云(2007).美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研究,经济师[J],2. [12]吴成丰(2004).企业伦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