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
范文

    陈贵娥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开展主题阅读教学活动,培养小学生的语感,拓展其视野,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本文结合主题阅读教学的优点,对小学语文教师开展主题阅读教学提出建议,以期对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表达能力;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4-263

    引言

    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目标发生了新的变化。主题性阅读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主要是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对课内外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独立探究能力,让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更多阅读方法技巧,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同时也能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

    一、合理选择阅读文本,找准阅读主题

    从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主题性阅读活动指导中并未合理选择阅读文本, 致使小学生的阅读中对主题的理解不够清晰,难以将多篇文本内容进行横向对比,自然难以总结出在同类主题表述时所用到的不同写作手法,不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选择阅读文本时,一定要自己将文章内容进行仔细阅读,分析其写作主题,如果主题表达不够清晰则需要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而选择摒弃,避免小学生在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过程中走弯路。此外,阅读文本选择并非教师一个人决定,还应适当询问学生的意见,了解小学生的阅读喜好,只有照顾到学生的兴趣所向,才能保证他们在阅读活动中全身心投入,从而进一步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比如,在阅读教学《祖父的园子》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先要求学生自己对文章进行阅读,重点标记文章中对祖父园子进行描写的语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找到这类语句的速度非常快,但通过提问与分析得知,小学生对这些环境描写的作用却不甚理解。针对这一情况,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确保以后阅读类似文章时能够快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师便可选择多篇与本文主题相近且均以景物描写为主的阅读文本,通过文本比较分析以及解析各处景色描写的作用, 从而逐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此外,教师对阅读文本的选择还要兼顾小学生的兴趣喜好, 所以在文本选择前要先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把握大部分学生的阅读偏好,然后集中在学生的阅读偏好范围内去找到解决学生阅读薄弱之处的文本材料,通过有效练习去提高阅读能力。

    二、培养主题阅读教学思维,开展主题阅读教学实践

    在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对阅读资源的理解和整合能力至关重要。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对学生建立系统、整体的语文思维影响巨大,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培养主题阅读教学思维,提升对语文知识的提炼、总结和拓展能力,以整体思路对阅读资源进行整合,以达成主题教学的目标。针对目前在小学教育中开展科学教育这一理念,教师就可以利用科学教育作为主题,整理归纳以科学为主题的文章,例如,《两弹元勋“邓稼先”》《居里夫人》《水稻之父“袁隆平”》等。通过阅读这些文章了解基础的科学知识,明确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艰苦奋斗、精益求精的伟大精神。通过主题阅读教学实践,培养学生提炼主题、整合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的整体思维,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整合教材阅读内容,提炼阅读主题

    纵观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来看,基本上每个单元会有明确的教学主题,所以教师完全可以利用教材资源,基于不同单元的教学主题去设计主题性阅读教学活动。当然,并不是主题性阅读教学设计都要跟着教材内容走,还有许多教材内容之所以会安排在同个单元,可能仅仅是因为作者语言风格或是文本体裁相近,但深究其内容主题会发现大相径庭。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善于利用与整合教材阅读文本内容,还需要基于全局而根据情感主题的不同去重新进行内容分组,找准阅读教学的主题,凸显出主题性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和《田忌赛马》这两篇文章时,虽然两篇文章并未安排在同个单元,但是这两篇文章的内容均为对历史典故的叙述,并且同样是对军事计谋运用的呈现,所以在主题性阅读教学活动中, 教师便可在讲解《草船借箭》的同时,将《田忌赛马》进行整合展开主题性阅读教学。在充分整合下,让学生去分析这两篇文章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且以辩论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分别表达两篇文章的特点。由此可见,通过对教材阅读内容的整合,不仅能够突破单元教学的局限,体现出教学灵活性,而且通过阅读内容的互补,让学生对主题性阅读有更深体验,进一步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四、深层次把握课文文本情感

    在主题阅读教学中,小学生对于课文文本的阅读只能够观察到表象的东西,如所描写的风景等,而对于描写风景下蕴藏的情感小学生往往不能很好体会到,而这些思想情感又恰恰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所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开展主题阅读教学模式时,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小学生对课文文本进行梳理,把握课文脉络,从而在深层次上感悟课文文本情感,进而不断提升阅读素养。首先,教师需要高度重视课前的导人环节。良好的课堂导人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以正确的角度和思考开始课文阅读,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主题阅读教学课堂上需要高度重视课堂导人环节的设计。基于小学生的学习、成长特点,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情境导人的方式引导小学生正确打开课文的阅读方式,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然后,教师再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深入挖掘文本主题。

    例如,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提问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微课教学等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小學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引导小学生进行文本主题的挖掘,从而不断深化小学生的阅读理解。最后,教师要通过背诵、仿写的方式引导小学生更为深人地理解主题和教学文章,并且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充分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如在某一段优美段落或者重点段落的学习之后,让学生背诵或仿写,以此有效强化学生的文本理解和素材积累。

    结语

    综上所述,主题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阅读热情,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和语文素养的培养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最大程度上发挥出这种先进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

    本文系廊坊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019年度重点课题《 ?小语统编教材1+X主题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 》的成果内容,课题号201901030,主持人:申雅莉

    参考文献

    [1]卢长芳.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的实践思考[J].求知导刊,2020(11):78-79

    [2]仉烈艳.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法的优势及设计策略 [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23):39—4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3: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