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蓝色粮仓战略下青岛市远洋渔业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 |
范文 | 李晨 杜文奇 邵桂兰 张伟帅 摘 要:发掘海洋潜力,建设蓝色粮仓,是缓解粮食安全压力的重要举措。远洋渔业发展为蓝色粮仓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推动力。目前青岛市远洋渔业发展面临渔区分散、产业链条不完善,渔船及辅助设施落后、引领产业带动力不足等问题,应沿循远洋渔业布局从自发形成向政策引导转变、远洋产品加工从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转变、远洋渔船从低效自建到联合生产转变三条路径,通过建立产业发展机制、建立境外渔业基地及完善产业链条等措施,促进青岛市远洋渔业创新发展。 关键词:远洋渔业;蓝色粮仓;发展路径 1 引言 蓝色粮仓战略是在沿海滩涂和海域空间对海洋生物资源进行捕捞、养殖、开发等活动,通过发展海洋水产业及关联产业,持续高效为人类提供海产品的战略。随着近海过度捕捞以及养殖污染等问题不断出现,部分近海海域空间生态环境承载力急剧下降,开发深远海成为当前世界渔业的必然选择,远洋渔业发展将成为蓝色粮仓战略的重要支撑,对缓解我国粮食安全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青岛市远洋渔业发展迅速,目前远洋渔船已包含金枪鱼、秋刀鱼、鱿鱼、磷虾、墨鱼等十多种鱼种的专业作业渔船,作业区域涉及南极、刚果、朝鲜、印尼等多处海域。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背景下,作为蓝色经济发展的桥头堡,《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蓝色粮仓的实施意见(青政发〔2014〕22号)》中进一步提出“打造全国一流远洋渔业生产基地—推进域外蓝色粮仓建设”的战略要求,提出加快建设蓝色粮仓,全力打造远洋渔业生产基地,巩固原有的过洋性渔业基础,推进域外蓝色粮仓建设,并支持远洋渔业企业在远洋渔产品较多的海域与其他国家进行渔业合作,寻求更广泛的渔业空间。因此,构建青岛市远洋渔业发展路径,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对优化青岛市远洋渔业产业结构、促进青岛市远洋渔业产业链中远洋捕捞、加工、贸易和服务等各个环节的提升具有参考价值。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我国从20世纪末开始关注海洋产业,蓝色海洋将成为人类的第二粮仓,发掘海洋潜力,建设蓝色粮仓,是缓解粮食安全压力的重要举措。新世纪远洋渔业的振兴为蓝色粮仓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路径,应将远洋渔业开发列为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刘世禄,2014[1])。 目前对蓝色粮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蓝色粮仓概念及特征的研究,学者对蓝色粮仓的内涵、蓝色粮仓的空间资源状况进行了细致分析(赵嘉,2012[2];韩立民,2013[3])。Ahmed M(2002[4])、Bondad-Reantaso(2012[5])等认为蓝色海洋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领域,水产品生产和贸易可以直接和间接地保障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目前我国可供利用的近海养殖空间已所剩不多,通过对海洋渔业发展以及港口发展的研究表明,蓝色粮仓建设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李嘉晓,2012[6];卢昆,2012[7])。韩立民(2012[8])总结了日本、美国等渔业发达国家促进渔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我国与日本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因素有相同点,在建设蓝色粮仓的过程中可以借鉴日本的远洋牧场模式(游桂云,2012[9])。二是对蓝色粮仓发展策略研究,秦宏(2012[10])从海域空间、价值链、科技发展等方面提出蓝色粮仓建设推进战略。海洋牧场是一种模仿海洋生态环境人为创造的,在划定海域为人类提供合适海洋水产品的渔业模式。建立海洋牧场可以减轻海洋生态污染,促进海域空间生态功能恢复,是构建蓝色粮仓的合适路径(王爱香,2013[11])。胡求光(2015[12])运用加权主成分TOPSIS法对我国蓝色牧场发展潜力进行分析,各省市蓝色牧场发展潜力评价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沿海各省发展的支撑因素存在差异。 对远洋渔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远洋渔业发展现状的研究。我国从1985年开始关注远洋渔业的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学者开始对远洋渔业的发展进行研究(沈惠民,1979[13];关锐捷,1993[14])。何宏权(1980[15])认为发展远洋渔业不仅能获得经济效益,还能带动水产科技及教育的发展,我国已经具备发展远洋渔业的条件,发展远洋渔业可以有效获取外部资源,将近海捕捞的环境成本转移到其他国家(胡振宇,2008[16])。从1985年起,我国远洋金枪鱼和鱿钓渔业发展迅猛,获得了较高的利润(吕祥,2007[17];霍军,2008[18]),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包括专属经济区划定后我国传统远洋渔业项目面临危机、远洋渔业设施落后、资金投入不足等(史磊,2009[19])。海洋捕捞科技的进步不仅可以简化捕捞操作,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我国装备技术发展主要以经济效益型为主(Valdemarsen J W,2001[20])。我国远洋渔业和极地渔业领域生产的技术支撑不足,用来探测水下鱼类的水下成像系统和声纳系统目前在我国还未大面积推广使用(Kocak D M[21])。二是对远洋渔业未来发展战略的研究。岳冬冬(2013[22])针对我国远洋鱿钓渔业现状,从市场开发利用和产品消费两个方面提出未来发展的市场演进路径,并提出保障远洋鱿钓业成长的对策。在未来发展中,应将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列为国家战略,促进远洋渔业国际合作(刘世禄,2014[23]);并要加强配额管理,促进自由贸易,加速两国远洋渔业深入合作(顾婷,2013[24])。我国远洋企业应在全球不断扩展捕捞海域和鱼种,契合“海上丝绸之路”战略部署,应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契机,对我国远洋渔业进行合理布局(韦有周,2014[25])。 3 青岛市远洋渔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青岛市远洋渔业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7年到1995年,是青岛市远洋渔业起步阶段。1987年,青岛海洋渔业公司旗下的两艘远洋拖网渔船在西非冈比亚海域进行捕捞,这标志着青岛市远洋渔业开始起步。作为全国五大远洋渔业基地,借助青岛市在远洋渔业人员、设备、地理、资金等多方面的比较优势,青岛市远洋渔业涉足塔斯曼、白令海峡等地进行渔船作业。20世纪90年代初期,青岛海洋渔业公司进一步发展,从德国、日本购置了捕捞加工一体化渔船以及大马力运输补给船,作业海域不断增加。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衰退,远洋鱿鱼钓船队不断开赴北太平洋、大西洋进行作业。第二阶段从1996年到2010年,是青岛市远洋渔业产业调整阶段。90年代前期,海洋捕捞实行渔轮大承包制,并未对捕捞量进行限制,因此短短五六年近海渔业资源趋近枯竭,作为辅助产业的远洋捕捞并不能很快替代近海捕捞,导致青岛市渔业发展放缓,加之政策偏向于养殖渔业,远洋渔业企业需要独立与国外企业探索合作,因此国际合作进程缓慢且不够稳定。近海船舶不具备远洋捕捞能力,而远洋渔船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捕捞公司不能很快将工作重心转移到远洋捕捞上来,产业转型速度受限。从2003年到2010年,只有青岛福瑞渔业有限公司的10条船从事公海及过洋性捕捞。青岛市远洋渔业进入停滞期。第三阶段从2011年到2016年,是青岛市远洋渔业产业转型升级阶段。随着近海捕捞资源的枯竭,青岛市政府认识到发展远洋渔业的紧迫性,因此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振兴远洋渔业发展。鼓励企业和船主“并小建大、拆旧建新”,改善渔船装备,提高人员素质。加快远洋渔业企业对外合作,对青岛市远洋渔业企业进行补贴,优化远洋渔业生产布局,加强远洋渔业能力建设,完善政策体系,使青岛市远洋渔业整体发展水平得到提升。 从1985年到2016年,青岛市远洋渔业在海洋产业中的地位稳步提升,远洋渔业产量和贸易量成倍增长,2015年自捕远洋水产品产量约为14万t,产值约15亿元,远洋渔业产量增长率、远洋渔船增幅在全国各省市中独占鳌头。青岛市政府注重对远洋渔业企业的补贴扶持,积极促成全国知名的远洋企业在青岛设立分公司。截至2015年,青岛市远洋渔业企业已增至27家,同时,政府还积极促进金融机构与企业商讨资金扶持事项。为保障青岛市远洋渔业长足发展,中国北方(青岛)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一期工程已经在青岛董家口开工建设,目前,全市共有注册远洋企业27家,远洋渔船增加至133艘,已有8家企业与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项目,涉及印尼、马来西亚、东帝汶、俄罗斯等国家。其中,鲁海丰公司与马来西亚渔业部签订协议,获准建立马来西亚北方渔业国际港和产业园项目。 目前青岛市远洋渔业发展也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远洋渔业作业渔区较分散,缺乏整体布局。虽然青岛市远洋渔业捕捞已包括金枪鱼、鱿鱼、旗鱼、鳕鱼、磷虾等10多种,但目前的远洋渔业作业布点都是根据各海域远洋产品分布情况,由远洋渔业企业出于自身发展形成的。青岛市并未对远洋渔业布局进行明确规划,因而容易造成多个企业在同一海域共同作业,导致渔业捕捞效率低,影响远洋渔业企业竞争力。第二,远洋渔业产品产业链还不够完备,远洋渔船及辅助装备设施落后。虽然青岛市远洋企业现有27家,远洋渔船数量稳步增加,但与同样作为《远洋渔业发展规划》中计划单列市的深圳、大连、宁波等地相比不论是远洋企业还是渔船数量都远远落后。远洋渔产品产业链涉及购买原材料、精深加工、物流配送和终端销售等环节。青岛水产品来料加工企业主要加工鲽鱼、鳕鱼等深海鱼,对水产品的加工处理处于初级水平,产品附加值低,水产品加工设备机械化水平达不到加工要求,冷藏、加工等设施不完善,这些都对加工企业库存和生产造成影响,增加了产业链条的不稳定性。第三,缺乏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目前青岛金城远、青岛中泰、青岛荣昌远洋渔业有限公司是近两年发展势头较猛的企业,但是各企业远洋渔船数仍旧不多,青岛市远洋渔产品捕捞和水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并未出现。青岛市远洋捕捞最多的就是鱿鱼和金枪鱼,但是由于加工企业规模较小,不重视品牌的树立和维护,再加上政府对本地品牌资助不够等原因,青岛市远洋海产品并没有太多知名品牌出现。 4 蓝色粮仓战略下青岛市远洋渔业发展路径设计 发展远洋渔业不仅有利于蓝色粮仓战略的顺利实施,还能提升青岛市远洋渔业竞争力及竞争地位。蓝色粮仓战略下青岛市远洋渔业发展路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设计。 第一,远洋渔业布局从自发形成向政策引导转变。青岛市远洋渔业企业大部分都是从近海捕捞企业转型而来,缺乏远洋捕捞作业经验,目前所形成的捕捞格局缺少科学规划。随着各国对专属经济区入渔捕捞限制的增加,企业进行国际合作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因此,要借助省市及全国渔业部门的力量与远洋渔业资源丰富的国家进行合作谈判,鼓励企业采取入渔国陆地投资等方式合作,争取在更多海域、与更多国家建立国际合作关系,促进青岛市远洋渔业合理布局。 第二,远洋产品加工从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转变。远洋渔产品产业链涉及原材料采购、精深加工等诸多环节,促进远洋产品加工从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转变是促进青岛市远洋渔业发展的重要路径。首先,要加快科研创新步伐,升级改造原有的加工设备,促进水产品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其次,要积极促进中小型水产品加工企业合并或联合生产,提升加工企业实力,搭建良好的水产品销售平台,完善远洋渔业的捕捞、加工到销售的紧密链条。 第三,远洋渔船从低效自建到联合生产转变。目前青岛市远洋渔船共133艘,其中作业渔船91艘,在建渔船26艘,已批待建渔船16艘。但大马力渔船数量不足,尤其缺少大型专业捕捞远洋秋刀鱼、鱿鱼等性能优良渔船。通过借鉴远洋渔船建造发达的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经验,争取联合生产,共建渔船合作建设基地,提高建造渔船的质量和效率,提升创新研发水平,促进远洋渔业船舶装备升级改造。 5 蓝色粮仓战略下青岛市远洋渔业发展对策 蓝色粮仓战略下青岛市远洋渔业的发展需要政策引导在全球进行合理布局,加快远洋渔业国际合作,改善远洋渔船及配套装备设施、改善水产品加工企业。这些发展路径的实现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产业支持体系,需要政府、企业共同努力,提升青岛市远洋渔业发展水平。 第一,完善政策支持,建立产业发展机制。在青岛市出台的《关于加快远洋渔业发展的意见》基础上,针对远洋渔船远距离捕捞的实际,对远洋渔船进行燃油费、生活费等补贴。同时,青岛市应借助蓝色粮仓发展战略,积极拓展金融机构范围,加强政策性融资支持,鼓励大型远洋渔业企业发行融资债券,完善投资和基金市场,完善融资平台,为青岛市远洋渔业企业增加融资渠道,建立完善的远洋渔业产业发展机制。 第二,改善作业环境,建立境外渔业基地。由于远洋渔业的特殊性,大部分时间需要在境外作业,由于国内捕捞技术、渔船质量受限,渔船在境外捕捞需要大量的油料补给,捕捞到的远洋渔产品还需要进行远距离运输运到国内,这些业务都需要依赖于境外公司,不仅减少了远洋渔业利润,也不利于青岛市远洋渔业企业国际地位的提升。建立境外渔业基地,保障渔船捕捞的基本需求是现阶段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 第三,完善产业链条,保障加工质量。远洋渔产品产业链条涉及捕捞、冷藏、运输、加工、配送以及终端销售等环节。目前青岛市远洋渔业企业机械化水平低,冷藏、加工等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因此在未来应引进国外先进的冷藏、运输设备,保障原材料的质量,同时完善加工配套设施,提高精深加工水平,保障远洋渔产品的加工质量,提升加工产品利润。 参考文献: [1] 刘世禄,冯小花,陈辉.关于加快发展我国远洋渔业的战略思考[J].渔业现代化,2014(04): 63-67+72 [2] 赵嘉,李嘉晓.“蓝色粮仓”的内涵阐析及其建设设想—以青岛市为例[J].海洋科学,2012(08):70-74 [3] 韩立民,王金环.“蓝色粮仓”空间拓展策略选择及其保障措施[J].中国渔业经济,2013(02):53-58 [4] Ahmed M,Lorica M H.Improving developing country food security through aquaculture development--lessons from Asia[J].Food Policy,2002,27(2):125-141 [5] Bondad-Reantaso M G,Subasinghe R P,Josupeit H,et al.The role of crustacean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in global food security:Past,present and future[J].Journal of Investebrate Pathology,2012,110(2):158-165 [6] 李嘉晓.蓝色粮仓:建设基础、面临问题与发展潜力[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40-44 [7] 卢昆,周娟枝,刘晓宁.蓝色粮仓的概念特征及其演化趋势[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35-39 [8] 韩立民,相明.国外“蓝色粮仓”建设的经验借鉴[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45-49 [9] 游桂云,杜鹤,管燕.山东半岛蓝色粮仓建设研究—基于日本海洋牧场的发展经验[J].中国渔业经济,2012(03):30-36 [10] 秦宏,刘国瑞.建设“蓝色粮仓”的策略选择与保障措施[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50-54 [11] 王爱香,王金环.发展海洋牧场构建“蓝色粮仓”[J].中国渔业经济,2013(03):69-74 [12] 胡求光,王秀娟,曹玲玲.中国蓝色牧场发展潜力的省际时空差异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5(05):70-81 [13] 沈惠民.关于发展我国远洋渔业的意见[J].水产科技情报,1979(05):1-5 [14] 关锐捷,徐锦州.对拓展我国远洋渔业利弊条件的分析与思考[J].广东社会科学,1993(05):41-43 [15] 何宏权.开发利用水产资源发展我国远洋渔业[J].农业经济问题,1980(02):62-64 [16] 胡振宇,龙隆,曹钟雄.从国家视角看发展远洋渔业的战略价值[J].中国渔业经济,2008(06):85-89 [17] 吕祥,李璐,骆乐.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浅析[J].渔业经济研究,2007(03):20-22 [18] 霍军.我国远洋渔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浅析[J].渔业经济研究,2008(04):24-27 [19] 史磊,高强.我国远洋渔业发展的困境及支持政策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09(02):69-73 [20] Valdemarsen J W.Technological trends in capture fisheries[J].Ocean Man,2001(44):635-651 [21] Kocak D M,Dalgieish F R,Caimi F M,et al.A focus on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trends in underwater imaging[J].Marine Technol,Soc. J,2008(1):52-67 [22] 岳冬冬,王鲁民.我国远洋鱿钓渔业市场演进路径与产业发展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05):548-551+555 [23] 刘世禄,冯小花,陈辉.关于加快发展我国远洋渔业的战略思考[J].渔业现代化,2014(04):63-67+72 [24] 顾婷,李灵稚.中韩黄海水域远洋渔业合作:现状与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13(11):74-77 [25] 韦有周,赵锐,林香红.建设“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我国远洋渔业发展路径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4(07):55-59 (收稿日期:2016-05-3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