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遏制固体废物跨地区非法转移和处理问题的思考
范文 摘 要: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固体废物管理更是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影响重大。由于经济发展和污染治理水平的差异,带来近年来固体废物的一系列问题,本文将对这一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背景下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关思考建议
关键词:固体废物;非法转移;环境污染治理
1 固体废物的概念、特点
1.1 概念
在《固体废物法》中明确规定固体废物产生于生产建设、日常生活等活动中,一定时间与地点内无法被利用,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固态、半固态等废物物质。其来源较为广泛,包括建筑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弃物以及生活垃圾等。其中工业固体废物属于固体废物的主要来源。
1.2 特点
一是丧失了原本的利用价值;二是无法直接被利用为其他产品的原材料;三是存在形态多样且成分复杂;四是具有二元性。本质属性是污染性,但得到合理处理则可变为再生资源;五是具备一定的经济价值,技术成熟度决定着经济价值的潜力,在一定市场技术和条件下,再生利用而具备与天然原料相同的品质,如废铜、废铝等,但也存在一部分的固体废物难以再生利用,如废纸、废塑料和废橡胶等;六是具有的隐蔽性和可移动性。
2 固体废物的危害和处理现状
2.1 固体废物的危害
固体废物会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的身体健康,土壤性质结构和存蓄于植物有机体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倾倒于海洋河流中破坏了水生物的生存条件而污染水体。还会缩小江河湖泊的有效使用面积,影响其防洪灌溉的能力甚至影响正常的航运。此外,经过雨水浸渍的固体废物还会污染附近的地下水。空中大量细小颗粒会扩散到更大的区域,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固体颗粒还会在适宜环境下被微生物分解,释放出对环境有害的气体,人们的直观感受就是固体废物影响环境卫生与景观,我国大量城市角落中存在很多废物垃圾处理掩埋地,影响了环境卫生和整体市容与景观。
2.2 固体废物处理中的问题
2.2.1 传统处理方式滞后于发展速度
我国现有的固体废物产生源管理采用申报登记制度,管理部门逐级审核批准,对管理对象进行日常监督、检查。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管理模式逐渐显现出审批周期长、效率低、企业填报负担重、数据真实性难以保证等弊端。从近一两年固体废物在不同行政区划之间非法转移和倾倒的高发态势中可以看出,更多的非法处理者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中小企业甚至小黑作坊一类,难以有效监管。
2.2.2 行政管理欠缺
在近年来发生的多起非法转移固体废物的案件中,较为突出的是广西跨省非法转移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案件呈现多发态势,如广西连续发生15起跨省非法转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犯罪案件。最高检、公安部、环保部对来宾市“3·14”非法跨省转移倾倒危险废物案、钦州市“5·12”浓硫酸泄漏案等。背后是巨大经济利益诱惑下,众多的企业偷排,导致群众受害,结果政府买单,各地监管部门职责不清、政策协同不足、法律落实不到位等政策管理不当,导致这一严重生态污染问题的认识不清,管理混乱和带来的损失难以短时间内修复。
2.2.3 未能有效建立生态环境信息化工作体制机制
当前信息化是驱动现代化建设的先导力量,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部分数据未能全部纳入申报登记范围。造成基础数据的维度不足,数据的密度和效率低,难以形成大数据分析所必须的基础数据支撑。难以实现数据开放和共享,导致地区间“信息孤岛”现象,各业务系统的数据也无法实现便捷的开放和共享。不利于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也不符合大数据的开放精神,难以从信息化联动协调机制上促进固体废物监管处理制度的建设。
3 相关思考与建议
3.1 明确各方责任,加强能力建设
固体危险废物转移所涉及的直接利益相關方,包括危险废物移出单位、运输单位、接收单位、移出地、接受地和移出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明确产生、转移、处置和利用单位以及相应环保部门的责任义务。加强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能力建设,以提升科学监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为重点,促进相关管理制度的落实,实现对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管控。逐步建立全国范围的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固体废物转移网上备案和跨省转移联网制度,提高监管效率,强化全过程监管。建立健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体制,同时加强各自源头管控,严厉打击散乱污企业,对非法转移、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等环境违法行为开展全面排查整治,保持监管高压态势。
3.2 遵循法治原则,优化行政程序
细化危险废物转移许可程序,简化跨区域转移危险费废物的审批程序。减少非专业性的行政干预,提高工作时效性。根据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制定不同标准的审批流程。遵循统一的法治原则,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必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科学合理制定相关法律制度,严格遵循执行相关具体规定,促进行政和司法相互配合,改善当前此类案件高发的严峻态势。
3.3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国家市场积极联动
通过相关政策,促进废物回收利用、提高企业提高处理处置能力。全国跨省非法转移倾倒废弃物严重污染事件频发,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发展较快地区废物垃圾处置能力不足,可以通过市场建立污染付费机制,补偿加合理利润以促进污染处置设施的正常运行,加强宣传提升全民环保意识,鼓励绿色消费行为,严格执行减量化、资源化以及无害化处理原则,与相关国家合作交流,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杜宣逸.生态环境部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聚焦长江经济带坚决遏制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 专项行动方案》《2018—2020 年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方案》[N].中国环境报,2018年4月10日(第001版).
[2].李银雁.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莫小峰遏制跨省非法转移倾倒固体废物多发态势[N].中国经济时报,2018年3月7日(第004版).
[3].刘亚敏.试论环境工程建设中固体废物的治理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年第3期:18.
[4].陈阳,郭瑞,靳晓勤,何艺,郑洋.我国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制度研究与讨论[J].环境保护科学,2017年第43卷第5期:111-114.
[5].高文彬.大数据在固体废物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7年第4期:111-113.
作者简介
刘畅(1994—),女,汉族,安徽省滁州市人,学生,法律硕士在读,西北民族大学法学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