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预算编制问题与对策探索
范文 刘红洁
摘要:新时代公立医院面临外部竞争、内部公益性考量以及不确定的经营风险,需要公立医院加强成本控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落实全面预算制度。当前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预算编制不全面、不科学、预算编制人员水平不高、预算执行不到位。对此,公立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全面预算制度,统筹医院资源,确保收支平衡。通过引进、招聘和内部挖掘的办法提升预算编制人员水平,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此外,应当通过事中和事后控制的方式严格预算执行,防止预算执行偏差,真正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效果。
关键词:公立医院 财务管理 预算编制 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R 197.3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我国公立医院以国家财政资金投入为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重视财务管理,导致财务管理效率低,没有充分发挥资金的利用效率。新时代公立医院的外部环境面临着变化,给公立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和挑战,需要公立医院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财务预算和财务执行。
1 新时代公立医院需要建立全面预算型财务管理制度
新时代公立医院对健康中国的实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时代要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公立医院具有较大的发展作为。但是公立医院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从外部来看,公立医院之间、公立医院和非公立医院之间存在着竞争,只有公立医院切实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意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从医院内部来看,受制于公立医院公益性的特征,公立医院在进行医疗费用定价时需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可承受力,定价不能太高,这制约着公立医院营收水平。而公立医院为提升医院医疗水平,需要引进高水平医疗人员、引进先进医疗设备,需要较大的费用支出。那么对于公立医院来讲,需要加强成本控制,提高财务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财务资金真正用于实处。因此,公立医院需要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利用财务管理的计划和执行确保收支平衡,确保融资渠道顺畅,确保医院债务总体可控。对此,公立医院需要加强预算,将医院的各项收入和各项支出全面纳入预算进行管理,确保医院的每笔收入和每笔支出都有账可查,减少浪费,规避经营风险。
全面预算制度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首先涉及收支的问题。医院的每笔收入和每项支出都应当纳入到预算里。对于预算而言,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准确预测全年总收入和全年总支出,合理分配资金。其次,全面预算要确保资金的利用效率。资金要真正用于医疗科研、医护人员福利待遇的提升、先进医疗设备的采购等。全面预算要对不必要的支出进行压缩,对显著超出同行业平均水平的不当支出进行控制和降低。公立医院要依托成本控制在不增加病人负担的前提下提升医院利润水平。最后,全面预算需要加强全体员工的预算意识教育,让所有员工都能遵守预算计划并切实执行,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1]。
2 新时代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预算存在的问题
2.1财务管理中的预算编制不全面、不科学
当前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全面预算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对于公立医院全年的收入和支出缺乏相对准确的判断,导致医院营收和支出存在失衡的状况。尤其营收不理想,对于部分激进扩张的医院造成沉重的财务负担,银行贷款和利息高企,增加医院经营困境。二是公立医院预算编制没有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公立医院经营外有宏观医疗政策风险,如国家三令五申取消医院药品加价减少医院收入,会对营收带来风险,影响公立医院的收支平衡。三是预算编制中对负债视而不见,财务成本高,负债比例较高,影响医院现金流。部分公立医院激进扩张,买地、买医疗设备,造成财务支出短期高企,严重影响收支平衡。公立医院只能通过降低福利保障、工资不涨的方式来进行财务平衡,挫伤了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医护人才流失。
2.2财务管理预算编制缺乏相应的人才
财务管理预算编制离不开相应的人才。当前公立医院由于长期不重视财务管理,预算编制人才匮乏,不能科学地进行预算编制。财务管理预算编制虽是对财务收支进行平衡,但编制人员要熟悉医院的各项营收和支出,确保营收能够顺利实现,每项支出都能满足医院的必要开支,且不存在浪费的情形。那么预算编制人员不仅要有较高的财务管理造诣,能通过一定的财务模型对医院营收进行预测和判断,还要熟悉医院各部门、各岗位工作,大体熟悉各部门、各岗位的支出情况。公立医院这种全能型、复合型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而岗位交流制度的不完善也制约着财务管理人才的成长。由于重视不到位,公立医院在招录财务管理人才时,没有特别限定医院预算编制能力,造成招录的财务管理人员这方面能力同样缺乏,不能满足公立医院预算编制的需要。
2.3财务管理预算执行不到位,缺乏相应监督
对于公立医院来说,确保收支平衡,适当盈余,需要严格预算执行,医院的收入和支出不偏离预算计划。但是在实际运行中,部分公立医院并没有按照预算执行,随意增加不必要的支出,挪用部分预算好的经费,造成资金乱用、错用。对于这类执行不到位的情形,公立医院也缺乏事中和事后控制,不能够对偏离的预算支出及时制止。监督不到位的具体表现:首先,是对预算编制和执行人员缺乏量化指標控制,对于预算执行不力,这些人员不需承担相应责任,导致其监督的积极性降低。其次,对预算执行没有落实主体责任,医院领导层以及部门干部都无需为预算执行不力承担相应责任。公立医院应当将预算执行与绩效工资有机结合,这样能够激发预算执行的积极性。此外,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必要调整,具有随意性,没有履行必要的申请和审批程序,造成预算在执行中出现较大偏差。
3 新时代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全面预算编制完善路径
3.1建立财务管理全面预算编制制度
新时代,新形势,公立医院需要建立全面预算型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预算编制。公立医院通过预算统筹医院资源,将各项收入和支出纳入预算管理。公立医院应当成立预算编制办公室,由院领导直接领导。预算办公室配备精通医院预算编制的高级财会人员,统筹预算编制。对于预算的编制,要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首先,由院领导和各部门共同商议预算管理原则和主要纲领,预算办公室根据会议精神进行预算编制。编制好的预算纲要发给院领导和各部门进行意见征集,根据院领导和各部门的反馈意见进行调整。公立医院要通过民主集中的原则确保预算编制的合理性、科学性,提升预算执行的精准度 [2]。对于编制好的预算,公立医院要落实主体责任,确定预算执行主体和监督主体,并对预算的必要调整设置严格的审批程序,防止预算随意更改。同时要加强预算执行教育。可采用集中讲座和慕课学习等方式进行预算教育,不断提升员工预算执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
3.2提高财会人员预算编制水平,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离不开财会人员的编制水平。公立医院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提升预算编制人员的水平。第一,应当通过引进和招聘的方式,广泛征集精通公立医院预算编制的高级财会人才。通过这类财会人才及时提升预算编制水平。第二,要對公立医院内部的财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派遣其到有关部门进行培训和学习,深化认识公立医院预算编制,提升预算编制技能。第三,在公立医院内部,应当加强岗位交流,将财务管理人员派遣到其他部门进行岗位交流,让其熟悉医院各项业务,对各项支出有基本的了解,以便日后科学编制预算。最后,应当加强预算编制的公立医院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不同的公立医院对预算编制都有自己的经验和长处,通过交流学习,能够共同提高编制能力。
3.3加强事中事后控制,监督预算执行
公立医院加强预算的执行,需要对预算执行进行监督。监督分为两种:首先是对预算编制人员的量化监督,实行绩效管理。在量化指标和绩效管理考核下,预算编制人员会积极推进预算执行,防止出现执行偏差。其次是加强事中和事后控制。预算确定的年度支出要按照月份或季度分阶段地进行资金拨付,防止一次性拨付导致预算资金的滥用。对于超出预算控制的支出,部门应当书面提出申请,给予理由交由预算编制办公室研究审批并报医院领导办公会议批准。预算编制人员应当根据预算总量控制原则以及部门实际资金需要酌情审批。对预算执行的事中控制要及时跟踪,及时发现问题,对于发现的执行偏差及时进行制止。预算决算时,对于超出预算编制约束的部门应当区分支出是否必要,对于出现的浪费行为应当进行一定的惩戒,可采取扣减绩效工资,下一年度减少预算等惩戒措施。公立医院应当建立预算执行主体责任制度,上至医院领导,下至部门领导和普通员工,都承担一定的预算执行责任,厉行节约,减少铺张浪费,进行业务管理的优化,降低成本,确保预算按计划执行。
4 结束语
新时代在公立医院改革的大背景下,公立医院要对财务风险科学预测,加强成本控制,需要建立健全全面预算制度。公立医院要为预算制度的建立和执行配备相应的人才,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体系。公立医院要加强对员工的预算教育,提升全员预算意识,自觉按照预算进行支出和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 潘立才.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及建议[J].经贸实践,2018(19):156.
[2] 周景青,王滨元.医改新形势下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8(10):70- 7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