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人才能力需求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
范文 朱庆伟 孙文军 訾 波
摘要:如何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依托人才市场,创出特色,打造自身的品牌,已成为专业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文章在分析物流人才能力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岗位需求建设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为高职院校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实用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提供参考策略。
关键词:物流管理;能力需求;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How to creating the unique features and to build up their own brand in the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become the top priority of major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method of construction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curriculum system for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s and provide reference strategy for talent training.
Key words: logistics management; capacity requirement; curriculum system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日益突出,现代物流理论和技术已在发达国家得到了空前的应用和发展,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面对我国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引进和发展现代物流理论和技术,培养现代物流经营管理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
尽管全国各高校都看到了物流人才的紧缺性,纷纷开设物流管理专业,但是物流的范围很广,几乎概括了所有的经济领域,每一行业都存在着物流问题,不同的行业物流有不同的内涵,以致很多高校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物流管理专业的设置很不合理,理论与实际脱节。因此,根据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进行定位,设置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物流人才能力需求分析
现代物流系统中的从业人员既要承担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等具体的物流活动,又要对系统中的人、财、物、设备、方法和信息等六大要素进行管理,并履行物流计划、质量控制、技术支持和经济管理等职能。因此,物流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技能:
(1)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机在物流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据测算,现代物流主管使用计算机的时间占其办公总时间的30%左右。即便普通的物流管理或操作人员,各种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网络通讯软件和数据库软件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日常工具。
(2)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现代物流强调功能整合。随着企业竞争程度的加剧和竞争范围的扩展,物流整合的范围也突破了行业和部门的界限,出现了全球化趋势。因此,语言表达能力对物流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人际沟通经常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3)与其职位相称的专业技能。根据工作性质和层次的不同,社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可分为管理决策型、理论研究型、理论应用型和实际操作型四种类型。而实际操作型人才的需求量最大,据调查显示,171家物流企业需求的322个岗位中,报关/报检/单证人员需求数37个;操作类技术人员需求量是最大的,总需求数168个;仓储经理/主管需19个;运输管理
/主管需22个;车辆管理/调度需9个等。因此,高职院校要以此为物流职业岗位缺口,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符合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
2人才能力需求与课程设置的关系
物流专业课程体系要以人才的基本能力需求为平台,从岗位职业分析入手,通过分析职业岗位设置专业技术核心课程,并以每门专业技术核心课程为源头,以专业拓展能力为补充,设置内容相关的链路课程,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使得每门课程的设置均有明确的指向性,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相辅相成,从而促进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开展(如图1)。
因此,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要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
(1)设置基本能力平台——突出适应性。所谓基本技能就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良好的身心素质,人文科学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基本的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核心课程紧跟市场需求——突出实用性。现代物流是传统运输、仓储、包装等行业引入计算机信息技术,经过整合、再造、重组而形成的创新产业。因此,基于岗位能力需求的物流管理课程体系要在仓储、配送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许多新兴交叉课程。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可操作性。高职院校物流管理教育主要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增加实践性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信息传递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4)开设专业拓展能力——突出完整性。物流包含的内容很多,不是短短的三年就可以让学生充分掌握的,开设专业拓展能力,就是让学生在学好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为将来进一步的学习、创新打好坚实的基础。
(5)培养职业关键能力——突出创新性。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是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既要通过理论知识的传授来培养,也需要实践教学来强化,以增强学生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3基于能力需求构建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
3.1确定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应用型、操作型或技能型人才,是面向企业的基层工作岗位而设置的,因此培养目标要具体、细化。在给学生传输与现代物流相适应的经济、管理、营销、法律与技术等综合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适应制造业、流通业以及各类物流企业对基层工作的具有实用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
3.2构建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
(1)社会导向原则。与产业界的密切配合,是实现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因此,在课程体系开发过程中必须有企业或行业专家的参与;在实施过程中宜采取校企合作的形式,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
(2)能力本位原则。所谓能力本位就是指以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能力本位思想构建课程体系。
(3)学生主体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往往是教师和学生的交互过程。因此,构建课程体系时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因素”,如学生的专业兴趣、动机、需要、能力、情感等,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最有效、最投入地学习。
(4)课程内容选择原则。如何选择课程内容,也是构建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问题。这里主要应考虑适应性、系统性、现实性与前瞻性、职业性与理论性及“以学为主”。
3.3将实践教学融入课程体系当中
实践教学环节是保证专业教学计划培养目标与规格,培养应用型合格人才的必要保证,也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就是要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具体讲就是要采取各种手段,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为加强教学实验和项目训练提供基本条件,通过大量的实践训练,使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加深对基础理论和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利用多种物流管理手段(技术的或管理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2l世纪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
4实例分析
以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根据上述方法构建其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新兴的海滨城市——日照,依附全国十大港口之一的日照港,建立了物流管理专业,围绕日照港口经济,面向鲁南经济带,培养港口物流、商贸物流方面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
根据上述方法,以人才能力需求为出发点,以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的业务流程为主要依据,参照国内外先进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根据鲁南物流企业急需的岗位群(物流信息操作员、仓储员、配送员、货代员、仓储主管等),分析每个岗位群应具备的岗位能力,确定岗位职业能力标准,提炼出课程涵盖的技术能力(如图2所示)。
对物流信息操作员、仓储员、配送员、仓储主管、货代员等岗位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依据岗位素质要求和职业能力标准,提炼出物流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物流业务分析管理能力、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能力、物流信息组织和开发能力及物流设施设备操作能力。由此构建与岗位衔接的工学一体的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
该课程体系通过引进行业推行的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如中国物流采购联合协会的物流师认证),结合物流岗位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并与行(企)业合作,大力改造传统教学内容,实现“理论课程实务化,实务课程实践化,实践课程标准化,学习内容工作化、生活化”。缩减基础课课时与基础课内容,整合专业课课程——增加专业核心课程的课时和实训内容;与企业开展多方位、多领域的合作,实现校企“共建、共管、共享”,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当中,实现工作与学习的无缝对接,生产理念与教学理念的兼容。经过近几年的实施,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就业率也一路飙升,在物流企业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参考文献:
[1] 顾宏敏,累丹,等. 论我国现代物流人才培养[J]. 管理信息化,2006(4):58-60.
[2] 张新华,董彩凤. 针对市场需求培养高素质物流人才[J]. 中国市场,2008(6):156-157.
[3] 董永茂. 增进校企合作、强化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育[J]. 物流教育与培训,2007(6):35-36.
[4] 王莹.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一体化模块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 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2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