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深度学习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范文 | 梁玮 [摘 要]如何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的优秀学生,一直是广大教师不断探索的话题。深度学习在课程教学方法中的应用,不仅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课程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的必然选择。“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 课程通过以深度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改进,不但使学生能够理解专业知识,还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把他们从枯燥乏味、抓不住重点、不知如何听课的氛围中脱离出来,同时还能提高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教师应根据课程的具体特点,进行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改进,追求美的教学境界。 [关键词]深度学习;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0)09-0096-03 深度学习不仅仅是指单纯的学会学习,还是学习解决问题和学习适应社会的一种学习。它的特征表现在:学生能根据当前的学习活动调动、激发以往的知识经验,对学习内容加以组织,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展开积极的合作与沟通;能够抓住教学内容的关键特征,全面把握学科知识的本质联系,能将学到的知识加以迁移和应用。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是基于计算机信息专业的特点,将“电路分析”和“模拟电子技术”整合成一体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是“数字逻辑电路”“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等课程的先导课程。该课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这门课程的特点是有的知识点抽象,部分理论知识难以理解、枯燥乏味。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除了需要增加互动,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外,还要灵活运用多种混合教学模式,这样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一、充分利用好“超星学习通”APP 在“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我们充分利用超星公司开发的“超星学习通”APP来改进教学模式。这个APP包含教师端和学生端。教师可以用这个APP来录制微课视频,并且将制作好的PPT和微课视频上传到这个APP的资源库中,还可以针对每个章节的内容,在APP中发布一个课题设计,引导学生去学习课程内容。比如在“RC电路的一阶线性电路的时域分析”这一小节中,教师通过这个APP发布本章节的PPT和本小节主要知识点的微视频,让学生预习了解这部分内容的主要知识点和培养目标。教师可以通过这个APP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行实时监控,看看他们是否进行了课前预习,这样可以对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进行客观评估。发在上面的微视频可以反复观看,让学生在上课之前知道自己学习的易难点,上课时有针对性地听讲,提高学习效率。上完本小节的内容后,教师可以通过软件发布课题设计:设计照相时电子闪光灯的电路,并将做好的PPT、录制好的微视频上传到APP,供其他教师和学生们了解与点评,这样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而在实验课上,这种上课模式就会转化为一对一教学,其教学效果的提升更是显而易见。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可以把手机放在实验台上,一边看着教师发布的实验课具体操作步骤的微视频一边做实验。和传统的实验课相比,学生知道实验课具体做什么,怎么做,遇到问题如何解决。不会出现像传统实验课那样“学生无所适从,拿着手机刷朋友圈、打游戏;学生就是在知道实验目标的情况下,也不知道上实验课该做什么、如何操作”的现象。这就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实践技能。而教师可以登录APP管理平台,整理平时给学生的学习表现所打的成绩,然后采取月公示的方式,把成绩发送到主体讨论区供学生们查看。如果学生感觉有不公正或者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向老师咨询请教。此时,教师可以明示学生哪些表现得分高哪些得分低。这样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到教学各个环节的积极性,并进行积极思考,从而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深度学习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将知识掌握好并懂得去解决实际的问题,然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建构知识[1]。深度学习教学有助于把以知识为主线的学习转变为以问题为主线的学习。以知识为主线的学习,其实质是强制学生与枯燥、抽象的知识直接发生关系,这种教学方法难以激活学生学习的深层动机,难以引导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重理论轻实践造成了学与用的分离。以深度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使用知识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同时也是巩固新知识的过程。深度学习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专注于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学生把自己设计的課题以笔记的形式上传到APP后(内容包括自制PPT和微视频),同班同学及老师都可以观看、点赞及评论。如何客观地评论别人的成果,这涉及情感因素、价值观、沟通交流与合作、表达能力等社会适应性。以深度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还可以增强他们的沟通与合作能力。如果学生的设计得到同学们和老师的肯定,他们自己本身就会充满成就感,对知识点印象深刻。录制微视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果学生所做设计存在不足,通过同学和老师的评论以及相互之间及时的沟通交流,并且勇于挑战此时的困惑,就有助于把没理解或者理解不透的知识点掌握好。学生的这种全身心的体验和探究,有助于其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以及培养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和个人修养。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深层理解、灵活运用以及表达、沟通、协作能力等的培养都可以通过深度学习教学来实现,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简单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改进是达不到这种效果的。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深度学习为导向的教学要求教师能够把握知识点的关键内容,在课前预习、上课时及课题设计时营造民主、平等、合作的氛围,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维、探索、沟通、合作、表达等能力的机会,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特色、探究过程,以达到培养出适应社会且能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充满正能量的优秀学生。 例如在讲解模电部分的半导体、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放大电路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关键点是PN结的单向导电性[2]。在进行这些内容的讲解之前,教师应该列出关键内容,让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PN结的单向导电性,为后续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的伏安特性以及放大电路的条件等内容的理解打好基础。PN结的单向导电性贯穿在后续章节的知识点中,因此在讲解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应该清楚地解释本征半导体、杂质半导体、PN结的单向导电性这些原理,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制PPT、微视频清晰明白地复述原理的内容,促使其完成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 学生在APP上传的内容,要规定大家在专业课的领域内发表评论,不能互相嘲笑,而应该在欣赏彼此的课题设计时加强沟通与合作,使自己的设计更加完善。在整个过程中,要做到勇于承认不完美,持续学习,理解他人。比如在学习功率放大电路后,学生可以设计准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并且讲清楚晶体管的选择类型及其原因,电容的极性及其原因,为什么中间要加二极管,二极管的极性在电路中又是如何连接的,起什么作用。这里边设计的每个问题,都牵涉到前面章节关于模拟电子技术的内容,学生需要在深入理解相关知识点的前提下才能把课题设计做好。学生对课题设计的恰当评论,有助于作者从对知识点的不理解过渡到理解甚至印象深刻。如果学生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存在争議,教师应该及时参与,所以教师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动态,并且要正确引导他们从一个问题过渡到另一个问题,有条理地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点。总之,以深度学习为导向的教学,强调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鼓励学生发言,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 三、根据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在以深度学习为导向的教学中,教师想要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贴近生活实际的小实验,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3]。比如在讲《直流稳压电源》这一章节时笔者以充电器为例导入新课程。充电器是学生经常接触也非常熟悉的一个器件,如果把外壳拆开,探究一下里边的内容,学生会非常有兴趣。这样的开篇,极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其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 在以深度学习为导向的教学中,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加入思政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比如笔者在讲《电子电路中的反馈》这一章节中引入了物极必反、乐极生悲、对立统一等内容,鼓励学生在人生的低谷时不要过于悲伤,在人生的高峰时也不要过于兴奋,要正确地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执着地去追求。 四、根据教学对象创新教学模式 在以深度学习为导向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包括学生是怎么学习的,其知识掌握到了什么程度,遇到了哪些困难,哪些知识点是需要在课堂上深入讲解的,还需要什么样的帮助,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或者方式解决了问题等等。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恰当保持师生间的距离。比如上课时要走到学生中间,而不是站在讲台上对着PPT照本宣科。教师应摆脱对课本、PPT的依赖,做到课前充分备课,能够脱稿讲课。走到学生中间,缩小师生间的空间距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把关键点或者学生发表的有价值的观点写在黑板上。因此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经常在学生和黑板之间快速走动[4],营造充满活力和动感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整个听课过程中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整个教学会有许多互动环节,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准确说出学生的姓名,以拉近学生和教师的情感距离。大班授课,学生数量很多,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制作成台签放在课桌上,并且要求其字体足够明显,以让授课老师一眼就能看清学生的名字。对课堂秩序也应作出一些要求,比如举手发言等,对于特定的需要学生预习的内容,教师可以随机抽查等。实践证明,基于教学对象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效果。 此外,我们还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以深度学习为导向的教学,不但要引导学生会用所学的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根据目前所掌握的知识与能力去创作一些作品。比如做课题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搞明白所学的专业知识;而创新素质的培养,是强调让学生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去创作出一些作品。比如学完正弦交流电路之后可以布置学生制作一个收音机的调谐电路[5]。作为以深度学习为导向的教学要经常恰当整合小节课程、单元课程和跨单元课程甚至跨学科的课程设计,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注重优化课程考核方式 学生的平时成绩,传统的测评方法就是看出勤率和作业完成情况,忽略了对学习过程和实践创新能力的评估。“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这门课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背景,所以在考核的过程中,应该重视评估学生的参与度,设计方法,创新成果,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等目前社会发展所需求的能力。而卷面成绩,也就是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考核,只适宜占到总成绩的三分之一。 六、结语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这门课程以深度学习为导向的教学实践,使学生不但真正理解掌握了专业知识点,还能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提高了创新意识,锻炼了多方面的能力,有些学生还拿到了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 [ 参 考 文 献 ] [1] 邹景超. 研究分析建构教学观念与数学教学技能的转化[D].延边:延边大学,2015. [2] 李月乔,宗伟.“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方法的思考与体会[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7(5):97-99. [3] 王文渊. 利用“学案导学”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实践探索[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 2011. [4] 宋耘. 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的教学设计与组织实施[J]. 高教探索, 2018(7): 43-47. [5] 宋明明.谐振电路在实践中的应用[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33):112. [责任编辑:庞丹丹]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