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流动儿童不爱完成家庭作业的成因及对策
范文

    张继华

    【摘要】随着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加,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日趋严峻。本文试图结合本校二年级到五年级流动儿童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展开粗浅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语用训练;模仿;想象;动情

    随着大规模的流动人口进入城市,流动儿童的人数在不断上升。他们是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来到城市。这一部分儿童有他们自身的特点,随之而来产生了一定教育问题,值得我们关注,本文拟从流动儿童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进行分析。

    一、流动儿童完成家庭作业的现状

    今年3月,我调查了我校小学二至五年级24个班共1178名学生,其中流动学生有738人,占调查总数的62.65%。

    从教师问卷调查表看:738名学龄流动儿童中,有45人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很好;有132人家庭作业完成情况较好;247人家庭作业完成情况一般;314人家庭作业完成情况较差或有時根本就不写。从学生问卷调查表上看:30%的学生表示作业时间太长,自己不喜欢做家庭作业,78%的学生表示监护人根本不能辅导自己的功课或没时间辅导。

    二、原因分析

    为什么家庭作业完成情况较差的人数中,流动儿童占了很高的比例?

    一是流动儿童的父母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在我所调查的流动儿童家长中,平均文化程度只是初中,有的只有小学文化甚至没上过学。他们无文化、无技术,因此与当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缺失了更多智力或非智力发展的有利条件;二是流动儿童的父母很少监管孩子。多数家庭都是放羊式的督查方式:即使是偶尔地翻看,也是云里雾里,也不知道孩子完成的效果如何,只要孩子是活蹦乱跳的,心里就踏实,学生不重要。不切身体验孩子对家庭作业的感受、掌握孩子的学习动向导致流动儿童学习兴趣丧失、家庭作业无人辅导、学习表现差等现状;三是流动儿童父母对孩子激励机制方式单一。我们面对的孩子大多都来自农村,比如在很多家庭中,激励方式大致就是物质或金钱奖励为主,缺乏精神上的鼓励。正是这样,使得孩子在动手、实践等很多方面的兴趣、能力下降了许多,逐渐养成了孩子在德、智、体、美等方面以及各方面能力表现的惰性;四是教师布置家庭作业样式死板单一。学生的家庭作业缺乏灵活性,机械的、重复的、单一的家庭作业使学生也感觉枯燥,失去了完成的积极性。更何况流动学生的家庭作业不仅缺乏指导,而且不能完成还要受到教师的批评,使得流动学生对家庭作业既感到厌烦,又不得不去完成,有的孩子甚至达到了对作业产生恐惧,提起家庭作业就会反感,想尽各种办法进行逃避,要么乱做,要么抄袭,要么不做;五是流动儿童家长受社会不良风气的直接影响。家庭比较好的家长为了弥补对孩子精神上的亏欠,为孩子买游戏机、手机等,却不懂得如何帮助他们正确、合理地使用,于是玩手机游戏成为学生的“家庭作业”。家庭条件差的,孩子放学后有的要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有的成了家里的劳动力帮手,身心疲惫。很多务工家庭都持有读书无用的观念,所以老师布置的作业对他们的学习上的巩固和提高无疑成了多余的负担。长此以往,学生不求上进,不做家庭作业就成了家常便饭。

    三、对策

    那么我们该怎样解决城市流动儿童不爱做家庭作业的问题呢?

    一是多关心多沟通。教师要积极与流动儿童的父母多沟通,通过家访或者电话、短信交流,与监护人一道共同管理孩子。通过沟通,交流一些管理孩子的具体方法,促成家庭、学校、教师“三位一体”共同管理,扬长避短、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对于文化低、无能力型的,要求他们查看有没有做,写得认真不认真,注意要求和督促,先做作业后去玩耍,注意多赞扬多鼓励!其次要求家长做到“四个为”:为孩子每月联系一次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为孩子每年的春节带给孩子一个惊喜———心中梦寐以求的奖品;为孩子制定一个具有激励性的“目标责任书”;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设一个和谐的家庭气氛和学习环境。二是作业要精心设计。首先,对于流动孩子们的家庭作业问题,应多调整:少布置需要家长辅导才能完成的作业,尽量让他们能够独立完成,第二天由教师检查,或者组织学生之间互相检查。改变作业形式,增加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实践性的作业),不一定都布置成书面或本子作业。其次,教师在设计、布置作业时心中要时刻装着流动学生,精心设计、灵活处理,结合他们的实际,去激发流动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善于去做,乐于去做,敢于去挑战。作业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但也要充分地考虑到不同层次的流动孩子,区别对待;三是作业要坚持重质轻量。教师在布置学生作业要做到“三不”:不加量,不罚做,不责骂。鼓励相邻的非流动儿童与流动儿童做朋友,互相帮助,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攀比竞争的心理,激励流动孩子去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并通过他们获取流动儿童家庭作业表现的具体情况,以便能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评价;四是建立流动学生成长机制。对流动学生,教师要从人格上: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从师生关系上:让他们在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里弥补心灵上、情感上亲情上的暂时缺失,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流动儿童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让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相信他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何笑一.流动儿童厌学问题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