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5种不同浓度植物源农药对石榴蚜虫杀虫效果研究
范文

    朱英 骆绪美

    

    

    

    摘要 使用5种不同浓度的植物源农药(烟碱、鱼藤酮、除虫菊素、桉树脑和苦参碱)对石榴蚜虫进行杀虫效果研究,结果表明,5种植物源药剂的杀虫效果从大到小依次是60.0 mg/L除虫菊素>120.0 mg/L鱼藤酮>50 000 mg/L烟碱>400 mg/L苦参碱>50 mg/L桉树脑。除虫菊素和鱼藤酮对石榴蚜虫的杀虫效果显著,其中除虫菊素浓度为120.0 mg/L时,5 d后的防治效果可达97.7%,除虫菊素浓度为60.0 mg/L时,5 d后的防治效果可达95.5%;实际使用时推荐除虫菊素浓度为60.0 mg/L,鱼藤酮浓度为120.0 mg/L时,5 d后的防治效果可达93.7%。对比而言,除虫菊素使用效果更佳,石榴蚜虫室外防治试验推荐使用60.0 mg/L除虫菊素和120.0 mg/L鱼藤酮。该研究为室外防治石榴蚜虫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植物源农药;石榴蚜虫;杀虫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6.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0)19-0141-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19.037

    Abstract Fiv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botanical pesticides including nicotine, rotenone, pyrethroids, Eucalyptus brain and matrine were used to study the insecticidal effect of pomegranate aphi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insecticidal effect of the five botanical insecticides was 60.0 mg/L pyrethroids >120.0 mg/L rotenone >50 000 mg/L nicotine >400 mg/L matrine >50 mg/L eucalyptus. 2% pyrethrin and 6% rotenone had significant insecticidal effect on pomegranate aphid.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2% pyrethrin was 120.0 mg/L, the control effect could reach 97.7% in five days,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2% pyrethrin was 60.0 mg/L, the control effect could reach 95.5% in five days,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6% rotenone was 120.0 mg/L, the recommended concentration was 60.0 mg/L in actual use, ?the control effect could reach 93.7%, and the effect of 2% pyrethrin was better.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2% pyrethrin was 60.0 mg/L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6% rotenone was 120.0 mg/L for outdoor measurement. This study provides basis for outdoor control of pomegranate aphid.

    Key words Botanical pesticide;Pomegranate aphid;Insecticidal effect

    作者簡介 朱英(1977—),女,安徽怀宁人,工程师,从事林业科技推广工作。

    通信作者,副研究员,硕士,从事林木培育、园林植物引种驯化研究。

    收稿日期 2020-06-22

    石榴蚜虫是一种杂食性害虫,为石榴树常见害虫之一,又称蜜虫、腻虫,石榴蚜虫的体型较小且柔软,呈半透明,刺吸式口器刺入植物组织吸食汁液获取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1]。雨水较少天气,果树含水量变少,树液中的营养浓度随之上升,石榴蚜虫繁殖能力会随之增强,虫口密度短时间内急剧增多,出现危害高峰。进入雨季后,大雨冲涮会减轻石榴蚜虫的危害[2]。石榴蚜虫会造成石榴树幼叶卷缩掉落,枝梢枯萎,诱发病害,也致使幼果与花蕾的掉落,导致石榴树势差,直接造成产量减少和果实品质降低[3]。

    植物源农药对害虫具有胃毒、干扰正常生理代谢和行为活动等特点,具有麻醉效果为神经毒剂,损伤昆虫中肠或干扰昆虫消化酶系为消化毒剂,抑制细胞线粒体呼吸链氧化还原酶为呼吸毒剂[4-7]。植物源杀虫剂常见的种类主要有鱼藤酮类、烟碱类、除虫菊类、桉树脑、苦参碱等,各种农药成分优劣势不同,杀虫效果也不尽相同[8-15]。为得到最佳的药剂和浓度,笔者采用5种不同浓度的植物源农药在室内对石榴蚜虫进行处理,对比得到效果最好的植物源农药,为石榴蚜虫室外防治试验所需药剂种类及其用量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药剂。

    91%烟叶(烟碱)微粒粉末,6%鱼藤酮,2%除虫菊素,5%桉树脑,1.5%苦参碱。

    1.1.2 供试蚜虫。

    石榴植株来源于怀宁县苗圃,饲养石榴蚜虫的方法是将收集且带回的新产无翅孤雌蚜虫接种于采回已经处理过的石榴叶片上,室内培养条件为温度25 ℃、湿度80%和光照16L:8D,注意定时更换新的石榴新鲜叶片,使其建立室内人工饲养种群。试验之前,先挑出20只无翅成蚜重新置于新的石榴叶片上繁殖后代,12 h后,用毛笔将成虫移除,留下若蚜,培养至二龄蚜虫即可试验。

    1.1.3 试验仪器。

    主要仪器设备有SW-CJ-1FD超净工作台、DHG9101-2SA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BC-11041喷雾塔、BX51、SZX10光学显微镜、MS3漩涡磁力振荡器、HVE-50立式压力蒸汽灭菌锅、MGC-250人工智能光照培养箱、ZQZY-C恒温振荡培养箱;用于饲养石榴蚜虫的材料与工具有养虫笼、饲养瓶、加湿器等。

    1.2 试验方法

    1.2.1 药剂配制。

    根据药剂使用说明推荐浓度进行预试验,由此确定5种不同浓度。

    91%烟碱,配制成浓度梯度为50 000、25 000、16 067、12 500、10 000 mg/L。

    6%鱼藤酮,配制成浓度梯度为120.0、60.0、30.0、15.0、7.5 mg/L。

    2%除虫菊素,配制成浓度梯度为120.0、60.0、30.0、15.0、7.5 mg/L。

    5%桉树脑,配制成浓度梯度为50、40、30、25、20 mg/L。

    1.5%苦参碱,配制成浓度梯度为400、300、200、150、75 mg/L。

    1.2.2 供试样本处理方法。

    每种药剂有5个不同的浓度,浓度参照上述药剂浓度配制,再设一组清水对照组,3次重复。以一种药剂为例,其余药剂处理过程一致。首先,取出之前饲养至二龄的石榴蚜虫共100只,石榴蚜虫的体型大小要相近,分为5组,每组20只。其次在干燥洁净的培养皿中放入滤纸,将分组好的石榴蚜虫放入,将配制好的5个药液分别装入手动喷雾瓶中,每个瓶中装5 mL药液,对准培养皿进行喷洒,药液需均匀喷洒到滤纸上,将其喷完,之后将5个培养皿中沾染上药剂的滤纸和石榴蚜虫全部转移至5个有新的石榴叶片的容器中继续饲养,贴上标签注明信息用以区分。每天观察并对石榴蚜虫的死亡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共计5 d。

    1.3 数据分析

    用Excel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对照组死亡率=(死亡虫数/供试虫数)×100%

    处理组死亡率=(感染死亡虫数/供试虫数)×100%

    校正死亡率=(处理组的死亡率-对照组的死亡率)/(1-对照组的死亡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烟碱对石榴蚜虫的校正死亡率

    5种浓度烟碱依次对石榴蚜虫进行喷雾处理,记录每天的虫口死亡数,共5 d,计算得到不同浓度烟碱药剂对石榴蚜虫的校正死亡率(图1)。

    由图1可知,随药剂浓度的增加,石榴蚜虫的校正死亡率逐渐增加,表明杀虫效果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5 d后,药剂浓度为10 000 mg/L时,蚜虫校正死亡率为53%;浓度为12 500 mg/L時,死亡率为63%;浓度为16 067 mg/L时,死亡率为72%;浓度超过25 000 mg/L时,死亡率在86.5%以上;浓度为50 000 mg/L时,死亡率达到最高值91.5%。由此可知,石榴蚜虫的校正死亡率达到最高时,烟碱药剂的最优浓度为50 000 mg/L,此时达到的杀虫效果最佳。

    2.2 不同浓度鱼藤酮对石榴蚜虫的校正死亡率

    5种浓度鱼藤酮依次对石榴蚜虫进行喷雾处理,记录每天的虫口死亡数,共5 d,计算得到不同浓度鱼藤酮药剂对石榴蚜虫的校正死亡率(图2)。

    由图2可知,石榴蚜虫的校正死亡率随鱼藤酮药剂浓度的提高而增加。

    药剂浓度为7.5 mg/L时,石榴蚜虫的校正死亡率为60.9%;药剂浓度为15.0 mg/L时,石榴蚜虫的校正死亡率为67.9%;药剂浓度为30.0 mg/L时,石榴蚜虫校正死亡率为74%;药剂浓度为60.0 mg/L时,石榴蚜虫校正死亡率为85.5%;药剂浓度达120.0 mg/L时,石榴蚜虫校正死亡率最高为93.7%。

    药剂浓度为7.5、15.0和30.0 mg/L时,石榴蚜虫的校正死亡率递增约为7%。

    由此可知,石榴蚜虫的校正死亡率最高时,鱼藤酮药剂浓度为120.0 mg/L,对石榴蚜虫的防治效果最佳。

    2.3 不同浓度除虫菊素对石榴蚜虫的校正死亡率

    不同浓度除虫菊素依次对石榴蚜虫进行喷雾处理,记录每天的虫口死亡数,共5 d,计算得到不同浓度除虫菊素药剂对石榴蚜虫的校正死亡率(图3)。

    由图3可知,随着除虫菊素药剂浓度的增加石榴蚜虫的校正死亡率也随之提升。

    除虫菊素药剂浓度在7.5~60.0 mg/L时,石榴蚜虫的校正死亡率以约6%的增幅递增。5 d后,药剂浓度为7.5 mg/L时,蚜虫校正死亡率为68.9%;浓度为15.0 mg/L时,蚜虫校正死亡率为82.9%;浓度为30.0 mg/L时,石榴蚜虫校正死亡率为89%;药剂浓度为60.0和120.0 mg/L时,分别是95.5%和97.9%,药剂浓度增加1倍,防治效果提升不明显,由此可知,药剂的使用浓度不是越高越好,药剂使用时合适的浓度虽未能达最大防治效果,但可节省成本、保护环境。由此可知,石榴蚜虫的校正死亡率最高时,除虫菊素药剂浓度为120.0 mg/L,此时达到的杀虫效果最好,但根据实际使用时的情况推荐浓度为60.0 mg/L。

    2.4 不同浓度桉树脑对石榴蚜虫的校正死亡率

    不同浓度桉树脑依次对石榴蚜虫进行喷雾处理,记录每天的虫口死亡数,共5 d,计算得到不同浓度桉树脑药剂对石榴蚜虫的校正死亡率(图4)。

    由图4可知,随药剂浓度的增加,石榴蚜虫的校正死亡率逐渐增加,表明杀虫效果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但5个浓度增加的效果没有之前几种药剂的效果明显,当药剂浓度为20 mg/L时,死亡率仅为42.9%,未超过虫口死亡数的50%;浓度为25 mg/L时,死亡率刚超过半致死浓度为51.3%;浓度为30 mg/L时,死亡率为52.9%;浓度为40 mg/L时,死亡率为57.5%;浓度为50 mg/L时,死亡率为60.6%。由此可知,桉树脑杀虫效果最好时的药剂浓度为50 mg/L,石榴蚜虫的校正死亡率最高。

    2.5 不同浓度苦参碱对石榴蚜虫的校正死亡率

    不同浓度苦参碱依次对石榴蚜虫进行喷雾处理,记录每天的虫口死亡数,共5 d,计算得到不同浓度苦参碱药剂对石榴蚜虫的校正死亡率(图5)。

    由图5可知,石榴蚜虫的校正死亡率随药剂浓度的增加而提高,表明杀虫效果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但杀虫效果增加并不明显。5 d后,当药剂浓度为75 mg/L時,石榴蚜虫的校正死亡率仅为42.9%;浓度为150 mg/L时,死亡率为53.5%;浓度为200 mg/L时,死亡率为60.9%;浓度为300 mg/L时,死亡率为67.5%;当药剂浓度为400 mg/L时,石榴蚜虫校正死亡率为69.9%。由此可知,石榴蚜虫的校正死亡率最高仅为69.9%,此时苦参碱药剂浓度是400 mg/L,在5种浓度中杀虫效果最好。

    3 结论与讨论

    该研究结果表明,烟碱杀虫的最优浓度为50 000 mg/L,石榴蚜虫的校正死亡率为91.5%;鱼藤酮杀虫最优浓度为120.0 mg/L,石榴蚜虫的校正死亡率为93.7%;除虫菊素浓度为120.0 mg/L,石榴蚜虫的校正死亡率为97.7%,除虫菊素浓度为60.0 mg/L,蚜虫校正死亡率为95.5%,推荐的最优浓度为60.0 mg/L;桉树脑杀虫最优浓度为50 mg/L,蚜虫校正死亡率为60.6%,苦参碱杀虫最优浓度为400 mg/L,蚜虫校正死亡率为69.9%。由此可知,5种植物源药剂的杀虫效果从大到小依次是60.0 mg/L除虫菊素>120.0 mg/L鱼藤酮>50 000 mg/L烟碱>400 mg/L苦参碱>50 mg/L桉树脑。

    除虫菊素浓度为60.0 mg/L和鱼藤酮浓度为120.0 mg/L时,对石榴蚜虫的室内试验防治效果最好,因此,推荐使用除虫菊素浓度60.0 mg/L和鱼藤酮浓度120.0 mg/L作为室外石榴蚜虫防治试验最佳的药剂和浓度。

    参考文献

    [1] 刘平.植物源杀虫剂的主要种类及应用前景[J].青海农林科技,2019(4):57-60,68.

    [2] 尤龙,李曰鹏,任士伟.国内常见植物源农药的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8,46(13):12-13,19.

    [3] 黄培鑫.鱼藤酮产品登记概况及未来展望[J].农药市场信息,2017(28):28-29.

    [4] 叶增发,赵俊杰,吴盼盼,等.羟基桉树脑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J].轻工科技,2017,33(1):38-40,95.

    [5] 张兴,马志卿,冯俊涛,等.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5,31(5):685-698.

    [6] 梁佳丽,曾智,龚恒亮,等.鱼藤酮的杀虫机理及其在白蚁防治上的应用前景[J].农业灾害研究,2015,5(9):13-14,37.

    [7] 张向忠,刘文献,高亚.豫东平原区石榴蚜虫的发生、危害与防治[J].林业实用技术,2014(4):43-44.

    [8] 王玉龙,关扎根,贾学思,等.苦参碱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山西农业科学,2012,40(4):424-428.

    [9] 徐芬芬,叶利民,王爱斌,等.植物源农药[J].生物学教学,2010,35(1):9-10.

    [10] 顾海莎.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520-7521.

    [11] 刘建丰.天然植物杀虫剂除虫菊素的特点及应用[J].农药市场信息,2007(6):35.

    [12] 王桂清,姬兰柱,张弘,等.中国植物源杀虫剂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2006,39(3):510-517.

    [13] 张庭英,徐汉虹,王长宏.鱼藤酮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J].农药,2005,44(8):352-355.

    [14] 低毒植物源杀虫剂——除虫菊素[J].农业新技术,2005(3):30.

    [15] 张永平.石榴蚜虫的发生与防治[J].农村实用技术,2004(3):2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5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