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有关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反思
范文

    张达林

    摘要: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将课堂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故围绕课堂归还给学生——论高中生物开放式教学为主题来展开分析,通过详细了解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采用开放式教学的价值和作用,再提出有利于实现高中生物开放式教学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反思;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7-350

    《普通高中生物学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倡导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每个单元的教学活动时,应该围绕大概念和重要概念展开,将重要概念转化为中心问题,再把中心问题分解成几个逻辑连贯、依次递进的小问题,这些小问题学生可以借助直接或间接的事实性材料来讨论、探究。将这些小问题通过适当途径转化为学生要完成的一个个任务,通过完成这些任务来逐渐建构重要概念。这就是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符合新课改理念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对于实现高中生物开放式教学可行性对策的分析

    1.1教学理念

    对于传统教学工作的分析,教师在为学生们开展生物教学工作时一般都是采用的灌输型的手段来开展教学,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生物学习产生抵触心理。那么在采用开放式教学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环节、授课环节以及作业布置环节等实现开放性的思维形式。

    1.2教学手段

    教师要实现教学手段的开放式,也就是说教师应当将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优化和完善,避免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从而将授课环节改变成为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过程,在这一学习过程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出学生自身的价值和作用,让学生在讨论以及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成就感。而教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应当及时地指导和帮助学生,适当为学生提供帮助,避免学生对一些难点知识不能够全面地吸收和掌握,教会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重点知识,增强学生的观察力以及想象力。

    2布置任务——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情境,引发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的每一章内容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以课标为指导,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与细致地分析,同时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的认知水平和层次分布情况,然后根据一个阶段的学习目标设计任务。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导引索”,是问题提出的表现。任务设计的类别包括:一是探究性,根据教材背景设计相关任务,例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一节中,学生朗读唐代诗人杜牧情境交融的诗,想象夜空中与星光媲美的点点流萤。此时教师提出:萤火虫体内有特殊的发光物质吗?萤火虫尾部发光需要能量吗?如果要,这些能量是来自细胞中的糖类、脂肪、还是其他能量物质呢?二是联系实际型设计,可将课文的话题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如《蛋白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一节教学中,教师询问学生在生活中是否见过“大头娃娃”,通过展示“大头娃娃”图片,原本活泼健康的婴儿成了大头娃娃是因为食用质量低劣的奶粉。就此提出问题:低劣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蛋白质的不足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起着什么作用?这种任务驱动,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关注,从而使学生自觉地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集中注意力,强化学习动机。

    3实施任务——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协作学习,解决问题

    任务驱动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景,学生会带着浓厚地兴趣,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探索,学生已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当学生在遇到任务设计中涉及到的具体问题时,可以通过学生自我探究、分组讨论或借助教师的引导、点播和讲解等方法解决,这个解决的过程中他会有成就感,信心也增强了,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对完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20余种,它们是如何构成了如此形形色色的蛋白质分子的呢?”的这一知识点的任务时,不同组的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展示模仿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例如游戏法、卡片展示法、表演法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使具体化的缩合反应更加直观,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兴趣的体验过程,锻炼了学生类比和迁移能力。在任务完成阶段,教师是一个帮助者和指导者,起着画龙点睛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注意观察学生,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多给学生以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大胆地去完成任务。

    4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习

    利用图片呈现生活中几种常见的酶产品,将课本知识与生活进一步结合。对于酶的高效性,给出问题情境:当木瓜蛋白酶浓度为0.08mg/100ml时,对啤酒澄清效果最佳。洗衣粉中加入0.2%~0.5%的酶制成合成洗滌剂加酶洗衣粉,其去污能力大大增强。Fe3+、H2O2酶催化H2O2分解速率比较实验展示。问题1:上述事实能说明什么?学生分析得出酶具有高效性。问题2:酶的这一特性对细胞生命活动有何意义?呈现此情境的应用:辨析酶的工业生产价值。揭秘网络谣言——“木瓜可以丰胸”。问题3:女性第二性征发育受性激素调节,性激素属于脂质,木瓜蛋白酶可以作用于脂质么?展示酶促反应示意图,根据图说明每一种酶的活性部位都是不一样的,酶对所作用的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一种酶只能作用于一种物质或一类结构相似的物质,促进其进行一定的化学反应,产生一定的反应物质。根据已有知识,设计简单实验证明酶有专一性。问题4:酶的专一性对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是什么?讨论酶与健康的话题,并在课的最后进行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本节知识。

    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仅落实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也使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被动接受信息转变成主动探究者和创造者,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杨赐凤.反思性教学在高中生物实验课的实践研究[D].广州大学,2017.

    [2]曹冬林.坚守教育初心成就师生成长[J].中学生物教学,2016(21):13-15.

    [3]肖梅.同课异构在高中生物教与学中的效果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1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3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