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高段数学课堂回答问题积极性 |
范文 | 施向芝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问题的提出和回答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知识与思维的碰撞。可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得不到学生配合的尴尬境遇,老师讲的很投入,可学生却无动于衷,当老师提问题时,很多时候学生都会保持沉默,甚至有时很简单的问题学生也不会举手回答。且主动举手参与的人数多少与年级的高低成反比趋势(年级越高,举手人数越少)。因此,在实际教学中,笔者留心通过各种途径找出学生上课不积极发言的症结所在,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课堂;回答问题;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7-353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问题的提出和回答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知识与思维的碰撞。可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得不到学生配合的尴尬境遇,老师讲的很投入,可学生却无动于衷,当老师提问题时,很多时候学生都会保持沉默,甚至有时很简单的问题学生也不会举手回答。且主动举手参与的人数多少与年级的高低成反比趋势(年级越高,举手人数越少)。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非常留心通过各种途径找出学生上课不积极发言的症结所在,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一、小学生在课堂上不积极发言的原因 (一)教师方面 1.问题设置不合理问题设计难度过大,对学生来说太深奥难懂,所以不能作答,或者问题设置的太容易,学生不需要思考直接说出答案,久而久之,学生没有站起来发言的习惯。 2.课堂气氛太沉闷。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情绪低沉,语言不生动, 不幽默,对学生不愿理睬,无精打采,学生因此也提不起劲,造成孩子的一种从众心理,别人不回答,自己也不回答。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3.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缺少了语文老师所擅长的感性、亲和的语言,多了些严肃。这样会使学生产生紧张情绪,有不会的知识也不敢问。由于教育教学工作的繁忙,以及教师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教师在面对学生时,缺乏充分的耐心和细心。 (二)学生方面 有的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习惯,在学习上很被动。课前不预习, 在课堂上搞不清难点重点,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更是不清楚。上课不专心课堂上,老师总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讲解,学生不专心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知前不知后;不积极主动思考问题,没有回答问题的习惯;学生对问题答案的准确性没有把握,没有自信,怕说错了被老师批评或被同学嘲笑;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人前都不会大声说话,更不敢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渐渐地往“透明人”发展,老师也会不自觉地在提问时忽略了这一部分人,时间久了学生就完全失去了积极性,只能更加被动地接受知识;另外有一类学生是知道问题答案的,但是他们认为回不回答问题无所谓,甚至觉得举手回答问题很傻。 二、提高小学生在高段数学课堂上回答问题积极性的措施 (一)和学生做朋友 小学高段的学生心理上常把自己当大人,学习、做事带有很重的情绪色彩。教师要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去关心,于学生做朋友。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和温暖,自然会减少师生之间无形的障碍。 (二)合理设置问题 小学生的认识水平总体来说普遍很低,高段的数学难度也相对更高了,不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伸手可得的位置,也就是说提出的问题不能太难而手足无措,也不能过于简单到不假思索就能得到答案,而是必须让学生经过大脑的积极思维后得到相应的解答,这样问题的设置才有价值,因此也会提高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在知识的连接点上寻求提问的启发点,能使学生的思维在“旧知识固定点——新旧知识连接點——新知识生长点”上有序展开,促进良好知识的形成。 (三)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高段的学生心理变化大,人变得敏感,自尊心也更强,教师在教学时要多观察学生,调解课堂气氛,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良好活跃的气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发言,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高段的数学问题在解答时往往是很灵活的,有时候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比较清晰和新颖,方法的简便程度甚至会超过教师,时不时让教师有茅塞顿开的感觉,这时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让孩子充当“小老师”来讲解自己的方法。 (四)注意数学的提问技巧,激励小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数学老师提问的语言也要有艺术。如果老师的语言生动有趣,就能活跃课堂气氛,因此,老师要尽可能地避免枯燥无味的说教,力求把抽象的概念刻画得生动形象,把定义、法则描绘的栩栩如生。 问题抛出后,学生是需要时间来思考问题的。我们在小组等形式的讨论中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如果在的课堂讨论中,学生只有几秒钟的时间就必须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作出反应,这样学生不能认真独立思考,所以教师要在适度的时候保持沉默,这对提高学习效果具有很大的作用。 (五)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学习态度的好与坏决定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听课质量,因此学生要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前预习不仅能对将学内容有初步的概念,还可以带着疑问和难点去听课,这样事先形成初步的知识脉络,在课堂上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知识和加强理解, 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更是游刃而解。课堂上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踊跃发言,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课后复习。复习是对知识的再次加工,可以使学过的知识更加融会贯通。学生“肚里有货”对老师课堂上旧知识的提问自然不成问题。 让学生学会多说“我能行”。其实,胆小不敢回答问题就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应该克服这种弱点,其实勇于跨出第一步,然后回想,你会觉得也没什么,不要老想着自己不如别人,要向前看,别人都可以,我一定也行的。 总之,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艺术。”小学数学课堂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是一门学问,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滕建芬:《关注学生积极性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命》 [J].《课外阅读(中下)》2012年第22期。. [2] 叶世清:《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J].《黑河教育》,2016年第7期。 [3]程琴:《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措施》 [J].《甘肃教育》2015年第8期。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