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无缝隙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应用价值研究 |
范文 | 贾建萍 郭小晶 任肖晶 陈英 【摘要】目的 探究无缝隙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患者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患者干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Q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干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缝隙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应用价值极高,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恢复佳,患者满意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无缝隙护理干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满意率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9..01 冠心病心绞痛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多见于老年人群,患者多数有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1]。良好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控制心绞痛发作,引起十分重视[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男33例,女17例,年龄48~88岁,平均年龄(70.44±3.44)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3.45±0.67)年;对照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48~89岁,平均年龄(70.41±3.42)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3.43±0.63)年。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留意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采取针对性方案治疗及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干预:评估患者病情,制定合适患者的护理方案,及时发展护理过程中问题。首先加强患者健康教育,使其掌握疾病知识。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基本护理,注意患者日常饮食及锻炼,监测患者血压及血糖等,消除患者负面心理,使其保持愉悦心情,为其制定健康饮食。合理安排护理工作,护士交接班工作提前,确保患者护理质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患者干预满意率。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3]:主要用于评估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包括心绞痛稳定状态、疾病认识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及躯体活动受限情况、治疗满意度等,每项得分越高表示越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后SAQ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Q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对本次干预满意程度比較 观察组患者满意率48/50(96.00%)高于对照组39/50(78.00%),两组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618,P=0.0074<0.05)。 3 讨 论 本次笔者给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无缝隙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健康教育、饮食、锻炼等进行干预,护理过程全面、无缝隙,同时做好护理人员护理工作中无缝隙,全面保障护理质量,取得较好护理效果。本次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Q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无缝隙护理干预可较好改善患者心绞痛情况,促进患者康复;观察组患者干预满意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高度认可无缝隙护理干预模式。 综上所述,无缝隙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质量,患者心绞痛情况得以控制,满意率高,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锐萍,李利平.健康教育结合中医辨证护理在社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1):117-119. [2] 刘亚丽.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后的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5):21-27. [3] 常桂娟.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后的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6):3052-3054. 本文编辑:刘欣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