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淄博:推进“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的“五大行动”和“十个重点”
范文

    王迎军 李绍杰

    编者按: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工作已全面启动。自本期起,本刊推出“走进信息化教学实验区”专栏,旨在积极发挥中央级媒体的作用,做好实验进程中典型案例、成功经验的宣传与推广。

    “走进信息化教学实验区”专栏将紧密跟踪实验进程:实验伊始,展示各实验区创新亮点;过程中,关注实验工作推进进程;验收总结阶段,推广实验成果。

    淄博实验内容:

    推进物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的创新应用,构建“智脑结合、物联感知、数据分析、按需推送”的立体化、网络化、数字化智慧教育环境,变革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学、测、评、管等教育教学主要环节的融合创新。重组教学资源,重构教学流程,重塑课堂生态,重建评价体系,深入研究混合式教学、移动终端教学、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跨学科学习、“数字阅读”等现代教学模式和理念,逐步实现个性化学习、自适应学习,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系统性变革,构建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格局。

    推进“五大行动”,以信息化赋能城乡教育优质均衡一体化发展

    1.推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共建共享行动

    完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乡学校一体化网络教学规模。通过自建、引进、购置等多种方式配置学生学习资源、教师教学资源、教师专业发展与教研资源和校本数字特色资源,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在教育管理、网络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应用,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和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需要。

    2.实施教育大数据服务教育管理行动

    发挥大数据服务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科学决策的作用,利用大数据分析对学校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的评价,帮助教育管理者、校长和教师进行智慧教育决策,推动教育教学的智能化进程,提升教育管理与服务水平。

    3.实施“三个课堂”(城乡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建设与应用行动

    通过网络双师同步课堂实现异地同步教学。开发或选用符合需求的在线课程,并将在线课程纳入教学计划,最终实现区域间备课、教学、教研融会贯通的常态化教学应用,有效解决教学薄弱地区长期存在的师资发展不均衡问题,以教育信息化推动城乡教育质量共同提高。

    4.推进“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行动

    建立市、县、校一体化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机制,完善“互联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形成市级抓前沿、区县抓基础、学校抓个性的培训层级。组织教师参加不少于50学时(其中,实践应用学时不少于50%)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全员培训,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目标。重点解决在线授课、网络教研、操作实践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城乡教师“三个课堂”应用的基础能力,助力城乡教师教学水平提升。

    5.实施中小学智慧校园创建行动

    制定出台《淄博市智慧校园实施方案和评价标准》,建立中小学智慧校园过程性统筹、论证、监管与评估体系,加快推动智慧校园建设。召开全市智慧校园建设部署会议,督促指导各区县完成2020年智慧校园建设计划制定。推选首批100所左右智慧校园创建学校,优选2个区县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暨区域智慧教育示范。

    落实“十项重点工作”,以信息化赋能“教与学”变革

    1.推动课堂教学与信息化的融合创新

    以重组教学资源、重构教学流程、重塑课堂生态、重建评价体系为基本目标,深入研究混合式教学、移动终端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跨学科学习、“数字阅读”等现代教学模式和理念。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学、测、评、管等教育教学主要环节的融合创新。

    2.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研究

    围绕课程和教学改革目标任务,打破课堂、校际、地域壁垒,开展跨班级、跨学校、跨区域的线上线下教学。定期开展学校之间、共同体之间、区域之间的城乡线上线下教学应用研究,利用网络将优质师资输送到农村学校和偏远地区,形成先进带落后、城市带乡村、优质学校带薄弱学校、优秀教师带普通教师的格局。

    3.推动网络教研提质增效

    借助教育资源平台,打破时间及空间限制进行网络教研活动,提高教学教研水平,开展协同备课、评课议课、教学测评研究等活动。建立网络视频教研系统,实现网络研修的异地同步互动交流、异地即时评课,促进教研方式由传统教研向网络教研转变。

    4.深入开展自适应学习的探究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提供环境、实例或场域,推动学生自我诊断、自主学习,构建自适应学习测评体系,注重学生学习参与度、思维达成度、合作学习有效性、课堂开放性、技术应用有效性等,逐步实现个性化学习、自适应学习。

    5.广泛开展普惠性创客教育

    加强创客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以物联网为基础的创客中心,实现校校建有创客空间。构建创客教育课程体系,推动跨学科教学在“编程教育”“人工智能教育”“数字阅读”等方面的开展。

    6.创新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打造数字化高效互动课堂

    突出智慧课堂的核心作用,以重组教学资源、重构教学流程、重塑课堂生态、重建评价体系为基本目标,借助于智能终端,促进学生积极开展数字化学习,实现课堂上师生、生生的平等互动,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即时掌握学情,深入研究混合式教学、移动终端教学、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跨学科学习等现代教学模式和理念,实现分层学习,发展学生的自适应学习。

    7.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学生活动主要开展动画创作、微视频创作、移动端网页创作;技术发明创新、物联网创新设计、3D智能创作、互动编程;智能车、仿工业智能机械臂、无人机协同竞技、机器人竞技等项目。教师活动主要开展网络教研评优、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案例评选,树立信息化赋能教学的样板。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自主创新发展能力。

    8.培养首席教育信息官(CIO)

    明确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建设决策,强化学校信息管理。确定首席教育信息官人选,制定六大类62项评审标准,从事业心和责任感、教育信息化思想和学校现代管理理念、智慧环境、智慧教学、智慧管理、评价体系等方面全面评审,提高智慧校园建设信息化领导力。

    9.建设教育大数据平台一期工程

    加快市级教育大数据中心建设进度,通过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采集学习过程中的行为数据,全面加强教与学过程中数据的分析和利用,构建基于智慧测评的过程性评价体系,实现教育教学的智能化。

    10.推动具有淄博特色的“互联网+教、学、测、评、管、家校共育”新机制不断完善

    继续凝练提升基于互联网的市、区县、学校三级教育信息化的总体发展思路,即以教学、学习、检测、评价和管理五个方面为着力点,以信息化为支撑,以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发展为核心,积极推进教研、学习、作业管理评价、教育评价、家校共育信息化,营造教师善教、学生乐学、家长积极配合的家校共育氛围,全面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推动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1.完善政策,推进制度创新。以教育信息化为着力点,深化义务教育治理体系、学校管理和保障机制改革。突出问题导向,分类施策,因地制宜选择发展路径,不断加强统筹协调和科学管理能力。解决教育改革中的关键问题,区域学校成立共同体,互联互通,教学、教研及管理协同发展,资源共建共享。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缩小城乡间的教学差异,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2.搭建全覆盖全贯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城乡均衡发展提供支撑。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发展网络教育,全面提升智慧教育建设水平,以智慧校园建设为抓手,服务教育教学。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在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为城乡共育提供平台支撑,实现师生全覆盖、学段全贯通、市区县三级全方位互动。

    3.“网络双师同步课堂”的課程化、常态化,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通过网络双师同步课堂解决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和教学点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打破地域、校际壁垒,开展跨区域、跨学校、跨班级的网络课堂教学,利用网络将优质师资输送到农村学校和偏远地区,形成先进带落后、城市带乡村、优质学校带薄弱学校、优秀教师带普通教师的格局。

    4.数据分析全面精准,实现个体精准画像。构建完成课堂教学、教师教研、学生学习、管理评价、家校沟通、安全管理等一体化、智能化的“智慧教育大脑”,进行课堂互动分析、教学报表分析、学习情况分析、课堂评价分析等多维度的统计分析,使教师能够科学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融通校外校内、课外课内的综合学习和行为表现,汇聚学习、运动、健康等行为数据,形成基于核心素养、关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数据多元评价模式。基于课堂任务以及课堂表现的评价系统,师生、生生互评的评价模式,学生之间可针对具体的学习任务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可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课堂评价,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可以清晰地了解学生的成长轨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9: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