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对军队医院按纲抓建设的路径思考 |
范文 | 卢丽格 摘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官兵、建队育人,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是新《军队基层建设纲要》的核心和灵魂,是确保基层建设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新《纲要》紧紧围绕实现强军目标对基层建设做了明确规范,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强军兴军的基础在基层,活力也在基层。 关键词:军队 医院 基层 1. 筑牢“压舱石”,坚定政治信仰 在强军目标的感召下,官兵需要满满的强军激情,更需要正确的思想引领。党的创新理论是“压舱石”,是政治信仰的“元气”。政治信仰是军魂永驻的根本保证,是官兵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政治信仰的动摇是最根本的动摇,政治信仰的背叛是最可怕的背叛。当前,官兵不断遭遇各种“杂音”扰耳、“异声”袭脑、“噪音”蚀心,各种“精神雾霾”、信仰“转基因”试图侵蚀官兵的思想意志。习主席一再强调,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要以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揽,抓好党的理论武装这个“宅基工程”,适应新的形势任务要求,大力加强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建设,切实打牢官兵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思想政治基础,确保基层建设的正确方向。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醒脑清心、健脑提神,建队育人、固本培元,让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转化为官兵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仰,强化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信念,解决信仰缺失、精神失范、意志衰退等问题,大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2. 用活“基本法”,遵循科学方法 《纲要》凝结着成功的经验,体现了基层建设的内在规律,是指导基层全面建设的重要法规,为加强基层全面建设提供了行动依据,为提高基层全面建设的整体水平提供了科学方法。基层建设的原则、标准、内容和要求均能问计于《纲要》,“按图索骥”找到解决基层难题,推动创新发展的“金钥匙”。实践证明,只要按《纲要》抓基层,聚焦中心严标准,基层建设的基础就能稳固扎实。抓基层必须不折不扣按照《纲要》要求,杜绝把“令箭”当“鸡毛”等问题,用活“基本法”不是脱纲离谱,更不是另行其事,而是不紧不松、恰到好处。《纲要》是宏观要求,落实到具体岗位需要精细化、具体化、实际化,促进转化结合、融会贯通抓落实,以达到“形异神似”、“形美神聚”的效果。《纲要》是基层建设的基本准则和法规依据,里面既有标准尺度,也有方法要领,要以《纲要》为“教科书”,着眼《纲要》的新内容、新要求、新标准,树立整体观,全面抓,全面建,处理好“抓亮点”、“创特色”、“单项冒尖”与“建全面”、“统全盘”、“齐头并进”的关系,统筹好各项工作,增强抓基层全面建设的能力,掌握工作要领,使基层建设不断有新发展、新进步、新突破,最终达到全面发展、整体提高的目的。 3. 夯实“厚底子”,提升自建能力 一线指挥部、一线战斗堡垒和一线带兵人处在基层建设的终端,是基层建设的关键环节,是抓基层建基层的中坚力量和组织保证,是推动强军目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具体领导者和组织者。“一线指挥部”是抓基层建设的“主角”,党委机关要当好“一线总指挥”,带头落实《刚要》规定,以实际行动为官兵树标杆,切实履行好党委主体责任,对基层建设坚持党委负总责,常委挂钩抓,精耕细作,种好“责任田”,尤其在信息化条件下,领导机关既要键对键对接,也要面对面对话;既要面对面听意见,又要背靠背提建议;既要网上来网上去,更要风里来雨里去,推动传统优势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以实打实的作风和态度加强指导,研究解决基层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当前,党建意识淡化、组织功能弱化、骨干作用虚化等问题还有所存在。强化基层夯基础,筑牢基石固堡垒。要把“兵参事”凝聚到党支部的“堡垒”中,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将精力铆在提高支部建设科学化水平上,增强造血功能,强筋壮骨、强身健体。就军队医院而言,基层党支部作为“一线战斗堡垒”,就应着眼强院兴院、全面发展,在营造成长环境、浓厚医患关系的氛围中推进组织建设,不断强化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应依托实践历练、岗位磨砺、换岗锻炼等成长成才“高速主干线”,通过学习强军典型、争当强军标兵等活动,练强烹饪经常性工作“家常菜”的过硬刀功,将一线带兵、掌兵、用兵的干部骨干锤炼成能文能武、本领高强的基层建设行家里手,夯实战斗力生成的根基。 4. 立好“风向标”,磨砺制胜利剑 习主席指出:“要牢固确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全部心思像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像打仗用劲”。基层是部队的主体,是战斗力的“刀尖”。只有把战斗力标准作为衡量基层全面建设的唯一标准,深扎“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的思想根子,把战斗力标准贯穿到基层建设的方方面面,战斗力标准才能真正立起来、很好落下去。应多和“战斗力标准”对对表,认真查找基层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着力加强战斗信念、战斗品格、战斗作风培育,不断强化军人血性,锻造强军兴军的过硬本领。当前,当兵娇骄慵懒、带兵消极懈怠、练兵松软疲沓等现象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训练寻“亮点”、考核争“彩头”、演习按“程式”等问题还有生存土壤。要以“打仗是本质”为要求,坚持用战斗力标准辨是非、论得失、判优劣,聚焦能打仗、打胜仗这个核心,破除“表面政绩标准”、“消极安全标准”、“单纯军事论”等模糊认识,用战斗力视角审视和引领部队建设,坚持按打仗要求配强班子、用好干部、选准骨干,不断强化立足打仗建基层、着眼打赢搞建设、紧贴中心抓落实的意识,坚持按纲抓训、按纲施训、依法治训,下大力气纠正背离战斗力标准的练为看、练为比、练为考等虚功、怪风,切实把抓基层的指导思想统一到提高战斗力上来,紧贴实战抓建、紧盯问题抓建,着力推动战斗力标准在基层落地生根,推动强军目标向基层拓展、向末端延伸。 5. 系紧“法治绳”,净化政治生态 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事之仪表。习主席强调:“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政治生态是一种“软环境”,容易遭受污染和破坏。法治是政治生态安全的基石,是清风正气的“催化剂”。政治生态中的“官本位”衍生变种,“潜规则”泛滥顽固,“特权现象”隐身存在等“疑难杂症”,从根本上讲,是人治思维作怪,法治思维缺失。实践证明,只有构筑法治基石,形成依法从严的强大“法治磁场”,才能营造出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部队政治生态的改良优化,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不断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抓建基层的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基层全面建设。当前,法治意识淡化、插手敏感事务、作风纪律松弛等不良风气仍有存活空间。依法筹划和指导基层建设,关键是要使按《纲要》来办,强化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严格依法办事成为新常态,提高基层建设法治化水平。特别是对困扰基层的“五多”问题,应“解剖麻雀”地找准“病根”,瞄准“病灶”,猛药治愈顽疾,依法清风绝弊,让歪风邪气没有市场,清风正气充盈军营,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坚强的作风保证。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