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小学生作文个性化的塑造 |
范文 | 张冬凤 摘要: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篇优质作文的诞生,其精髓就是内容中所包含的“个性化”,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作文教学已经抛弃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现阶段,多数学生已经能运用个性化思维写作,写作素材和写作视角十分新颖。个性化教学法非常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稍有不慎,就可能适得其反。所以,运用个性化作文教学法时,教学计划要严谨、周密。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个性化; 作文教学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5-142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作文“说真话、实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但是,很多学生对于写作文有着极强的抵触心理,写出来的作文大多是比较空洞、模式化,并没有融入自己的“个性”,成了“空心”的作文。教师开展个性化教学,应当从个性层面寻找作文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起学生的关注,保证学生在课堂上能集中注意力。运用个性化教学法,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写有个人特色的文章。 一、个性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个性化教学是教师根据學生性格特点,遵循学生个体发展规律进行教学。教师开展个性化教学,应当从个性层面寻找作文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起学生的关注,保证学生在课堂上能集中注意力。对于写作来说,创新性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不仅能够表示作文的特别,同时还用于区别自己的作文与他人的作文,因此,教师必须要注重教学的个性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勇于突破固定思维的限制,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让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从而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个性化的发展,这样才能够保证作文中是小学生对于社会、自然和人生的真实感悟。 二、小学生作文个性化的塑造 (一)拓宽习作的空间,丰富学生的写作积累 个性化作文教学,要求教师能够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写作素材,拓宽学生的写作空间。作文是对习作素材的再加工,那么学生在写作时需要使用到大量的素材,而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和学习经验都比较少,那么这些素材应该如何取得呢?其实,在学生的生活中有很多可以作为作文的素材,但许多学生并没有注意,因而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学会仔细观察生活,然后逐渐积累更多的素材,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文章当中,使学生有“米”下锅,并“煮”出香味飘溢的“八宝饭”来,进一步丰富作文的情感程度,逐渐做到言之有物、情感真挚。 (二)开展自主阅读,让素材更丰富 阅读能使小学生积累丰富的素材,为个性化写作创造便利的条件。为此,教师要将阅读与写作联系起来,注重抓取阅读文本中的有用之处,在自主阅读中积淀丰富的写作素材。具体来说,一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即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完成阅读任务,如在阅读一篇叙事类文本时,学生要知道在关键处精读、细读,在过渡处浏览、略读,该琢磨时认真品味,该快读时绝不深挖,快速高效地完成阅读任务;二要学会质疑问难,即多问为什么,深刻理解文本内涵,如阅读一篇人物文本时,要问一问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个事例来表现人物特征,能不能换一个等。同时,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定期进行交流和沟通,或展示读书笔记,或交流读书心得等,将自己的阅读感受、疑难问题、精彩句段等一一与大家分享,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利用多元化评价体系来鼓励学生,让学生越来越爱读,积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广泛的素材,以供写作之用。 (三)践行个性化教学,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 现阶段,从大部分小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可以看出,他们虽然能够写出来作文,但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在写作的过程中使用模板,写出来的内容都是大致相似的,并没有任何亮点,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作文教学的模式化。因此,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应该使用个性化教学,对于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这样能够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让学生将自己的思想展现出来。 (四)德育与作文教学同步,表达真情实感 内容丰富、情感真实是作文获得高分的关键,也是学生人文素养的体现。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避免学生的写作内容千篇一律,应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写作意识,实现德育与作文教学同步进行。作文能复制,但做人不能,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个性化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写作时表达真实情感,以我手写我心。小学生处于成长及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做人,能实现教与学的同步发展,这也是个性化教学的要求。个性化教学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对布局谋篇和表达方式均有深刻认识。培养语用能力,能让学生深刻领悟文本,提升文本理解能力,也能储备经验。比如,学习《桥》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到老支书的语言及动作特点,以及描绘雨、洪水的语句,学习人物及情景描写方法,与同学进行讨论,构建思维框架。 (四)采取个性化的作文评价方式 在写作教学评价中,教师要丰富作文评价的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作文评价,并且在作文互评时交流更多写作方法和经验。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合作交流,讨论问题。同样,在评价时也要让评价主体更为多元,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作文评价的机会。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交流和解析问题的机会。这才是优化写作教学、丰富学生学习内容的方法,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学生作文能力和综合语言素养的提升会更快得实现。 总之,教师必须要让学生的作文脱去浮华的外衣,逐渐走向本色、生活和心灵,才能够使学生的习作在生活中感悟,在心灵中展现个性。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采用个性化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对写作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张晓峰.个性化角度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0(01):183. [2]张明明.小学生语文作文的个性化指导[J].作文成功之路(小学),2019(11):4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