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让孩子的思维在阅读中飞扬 |
范文 | 林海琴 摘要:在时代潮流的推动下,小学语文阅读知识水平的重要性越来越明确,这意味着教师越来越注重小学语文阅读知识的传授。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当中,教师的语文阅读讲课水平以及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影响小学语文课堂质量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教师要积极创新,以任务或多种活动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建构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8-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随着课改的深入,随着全新理念的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广泛运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成为衡量语文课的重要标准,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否得到提升,关系着语文课是否高效。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不需要教师进行细致地引导,这个阶段的阅读教学更加关注的是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师生互动形式化 小学语文教师在尝试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但是当前阶段互动只停留在表面,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形式一般就是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教师往往只会选择一个比较浅显的问题让学生简单思考与讨论,并没有发挥课堂提问的真正效果,学生也无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相应的满足感。有部分教师会选择满堂提问的方式增加师生交流的机会,可是深入分析其问题发现许多问题都是一些比较肤浅的问题,同时有部分问题是学生自主思考无法解决的,这些无效化的问题过多,导致整节课学生都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容易使小学生在阅读学习时产生疲惫感,使学生逐渐对语文阅读课堂失去学习兴趣。 2.小学阅读课堂教师仍是主体 即使小学语文教师有意识地将课堂主体向学生靠拢,但是为了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目前仍存在教师主讲的情况,教师对阅读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总想将学生全面发展当成学生完美发展,未能切实考虑到学生本身的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使整个阅读课堂效率降低。为了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少语文教师也做了尝试,想要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但是在落实时教师有些急于求成,一开始设置的教学任务有些难,使小组学习效果偏低,出现这种情况不仅会打击学生阅读的自信心,也会出现教师为了完成课堂教学的目标选择在课堂进行串讲的方式追赶课堂进度的情况,这也就使小组学习成了空架子,教师掌握着课堂的主动权,学生思考的机会较少,长此以往就使学生不愿意主动思考问题。 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于重视阅读技巧,忽视了学生对文章情感的把握 传统教学目标使教师十分关注阅读技巧等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对于文章情感常常是由教师直接告知学生,这让学生很难真正理解文章蕴含的文化内涵,使学生无法与阅读内容进行心灵对话,学生始终只停留在阅读的边缘未能进入阅读的核心,这也就使学生无法真正感受到阅读内容的魅力,学生只将阅读当成一件任务,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此外,为了保证课堂的进度,教师常常选择省略掉文章朗读的环节,这就有可能出现部分学生根本不读文章的情况,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语感始终无法得到良好培养。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1.在预习中唤醒思维意识 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理解文本、熟知语言、运用文字的能力。思维的培养贯穿了整个语文学习过程,因此老师应抓住预习,从源头就积极唤醒学生思维意识。一般新授课前老师都会布置预习,这时不能只是简单地朗读课文和认识生字。初读课文时学生思维过程比较随意,对此真实思维过程,老师应给予尊重和引导。老师可设计“预习导学单”,提出预习新课具体要求,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有效梳理,其自主思维的意识就被有效调动起来了。 2.在质疑中提升思维水平 阅读课文时学生都会有不太明白的地方,此时质疑是一种可贵品质。因为这个过程反映了学生思维的一个动态。有的学生能够针对课文提出特别有价值的问题,有的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发现课文的矛盾之处,还有的学生会进行内容的延伸和拓展。无论哪一种形式,都實现了对文本进行自主解读的有效思考。首先,老师应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进行归纳、揣摩、比较,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性的思考,哪里读懂了,哪里还有疑问,记录下来,在初读课文时及时提出来,使接下来的精读有方向、有目标。这样的阅读过程充满了思考和解决疑问的乐趣。其次,老师要引导学生在课文的重点处进行质疑。对一篇文章的阅读教学无法面面俱到,但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可能就是课文的主旨,或者寄托着作者的情感。这时,老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地方,发现矛盾之处,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是学生独特体验的一种表现。经常性地进行这样的练习,学生思维得到了启迪,横向纵向均有所发展。 3.在交流中碰撞思维火花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经常会有不同的思考角度和独特的见解,如果把这些个性鲜明的体验融合在一起,不仅可以让学生取长补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还能进一步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教师应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组织学生进行多样化的交流,充分调动学生进行交流的主观能动性,抓住机会发表不一样的观点和见解。 4.在回顾中强化思维能力 一节完整的语文课需要有回顾的环节。回顾相当于课堂最后的总结归纳,可以有效地查漏补缺,了解学生在知识层面和思维层面的收获。通过回顾小结,老师可以掌握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将其转化为语文知识的储备,为学生提供新型的语文能力优化平台。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高段的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勇于发表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看法。基于此,教师要明确阅读教学的目的,同时采用丰富的阅读教学方法,提供学生的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韩翠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9(27):104. [2]蔡楠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07):1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