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博古通今集精粹 传扬文化开新境 |
范文 | 卢智++苏铭婷 【摘 要】创建特色学校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若学校建校时间短,缺乏文化积淀,建设特色学校则更需要有效路径。南华小学以“博古开新”特色理念为先导,构建古色古香的校园文化,打造特色校本课程,以体验活动为载体,推动特色学校的创建,追寻“南华梦”。本文将从“博古开新”理念形成、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校本课程实施、社团活动开展四方面谈南华小学“博古开新”特色的创建。 【关键词】学校特色;传统文化教育;校园文化 带着梦想绘制蓝图,带着目标扬帆起航,带着愿景攻坚克难。创校第4年,特色品牌让我校校园影响力一步步加强。特色办学之路不仅让家长和学生满意,还得到了同行和社会的认可。追逐梦想的道路充满艰难险阻,却激发了南华团队迎难而上的勇气;享受赞誉的过程必然也存批判,却打造了南华宠辱不惊的校园气质。 南华小学的特色创建,其魅力在于以下四点。 一、博古开新相益彰,特色主题创菁华 南华学子虽然来自五湖四海,却有着相同的根,他们都是龙的传人。只有从本土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才能逐渐养成一种善待、敬畏自然的心态。这就注定小学教育要打好基础,寻找民族之魂和先民智慧,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就是“博古”。再者,中华民族几千年屹立不倒,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在新时代如何让学生喜欢它?这意味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用现代科技文化武装自己——这就是“开新”。为了传承与发展,通过开拓与创新,我校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文化相融合,用富有时代气息的方式传承和发扬,博古通今,开拓未来,形成了“博古开新”这一文化建设核心理念。通过“启于书,博于文,约于礼,游于艺,成于德”的育人路径,形成“发之以思,教之以史”的教学理念,让南华学子兼三才而博六艺,启智慧而修德行,最终成为具有中华文化美德的现代公民,构建内蕴中华美德、外显典雅韵味的现代学校。 学校以创建特色学校为导向,立足番禺区“上品教化”的区域教育理念和“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着力建设学习型组织,开展校本培训;结合学校“博古开新”特色,努力打造一支能力强、素质好的“五xin”型教师队伍。“五xin”指创新、用心、欣赏、辛勤、德馨。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齐心协作事竟成,学校每一次举行活动,教师都分工合作,博采众长,辛勤付出,精益求精,推进学校特色的创建。 二、细致入微建物象,一草一木皆育人 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智能发展具有凝聚、激励、熏陶作用。走进南华小学,每一个建筑都有一个历史故事,每一条道路都是历史的再现,每一处文化景观都具有德育价值。这里的每一栋建筑、每一间教室、每一个班级的取名都别出心裁,完美地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路径。为了更好彰显“博古开新”特色,让校园处处成为开放式的课堂阵地,学校大胆创新设计,通过文字主题景观、特色主题园区、中华历史主题景观三大线路打造典雅韵味的校园环境。 第一是以汉字文化为线路。“人生聪明识字始”,学校以学习汉字文化为特色,在建筑方面处处可寻汉字的踪迹,设计了“南华赋”古文字屏风、15根文字柱、八思巴文百家姓、道德经楚简转轴、田字坊、中国文字流变图说等。从汉字的产生、演变和发展,充分展示缤纷汉字的无穷魅力,从中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探索汉字的奥妙,形成兴趣,立志从小认真学习汉字,练好书法,学会写端端正正的中国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第二是以五大系列育人路径为线路。建设了“启于书”的学书堂、“博于文”的南华黉宫、“约于礼”的五德广场、“游于艺”的游艺园、“成于德”的成德舞台,让“博古开新”这一办学特色渗透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校园环境处处为学科教育提供隐性教材,为学生学习活动提供直观的学科元素。第三是以历史朝代变迁为线路。这里有春秋时代的战旗、战国年代规范文字故事、唐宋和谐的家园元素、明代岭南水乡的壁画、近代的广府文化、现代的先进科技生态园,无不彰显着历史文化韵味,展现博古开新的承前启后,让历史的精华渗透在学生的生活和游戏当中。学生在不会“说话”的校园文化里学习、生活,在休闲之余、举手投足之间,于耳濡目染中受到文化的熏陶。 三、理念落地于课堂,校本打造融古今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主体,为落实培养具有中华美德的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南华小学坚持办学课程化,积极构建“博古开新”理念下的课程体系,从五个方面做到古今融合、追根溯源,学科交叉、发散思维,形成了以创造性的传承中华文明为特征的校本课程体系,将“博古开新”理念落到实处。 “启于书”开展的是“心字塑人”课程,借助南华五星字标准(笔画正确、注意起收、压好中线、空间相等、清洁工整),坚持让学生每天练字15分钟,每周上一节书法课,开发一个文字一个故事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认真真书写,堂堂正正做人,写好每一笔,走好每一步。“博于文”开展“悦读阅美”十大读书活动,让学生以诵唱、吟诵的方式接触国学经典,用时代的眼光解读现代美文,让读书成为学生的习惯,让书香溢满校园。“约于礼”通过传统礼仪、西方礼仪和习惯养成三方面的礼仪课程,如开笔礼、祭孔礼、汉服礼等,让学生在体验中、活动中学会知礼懂礼、言谈有度。“游于艺”六艺幸福课堂大放异彩,武艺、茶艺、农艺、棋艺、厨艺、舞艺等多种多样艺术活动,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成于德”通过24个儒家品德(如仁、义、礼、智、信等)开展德育活动,获得文明班的班级即可升班旗,优秀学子可以敲响启智钟、当铺换礼物,培养具有中华美德的现代公民,成就美德校园。 随着学校五年发展计划的定稿,“博古开新”办学理念的推进,五大系列的校本课程已印发,《启于书》、《博于文》、《约于礼》、《游于艺》和《成于德》校本教材在使用中完善。 四、溢彩活动促个性,艺术社团竞芬芳 南华小学在特色学校之路上有计划、分系统地打造课程个性化、活动个性化和学生个性化。结合学生知、情、意、行的身心发展特点,学校开设了幸福移动体验课堂,学生以兴趣小组的方式,走出课室,在课堂的移动中追寻智慧,寓练于乐,以乐生趣,以趣启智,收获了满满的幸福。围绕“博古开新”特色课程,学校积极创设各种特色发展平台,衍生了多个特色社团活动,国学、武术、体育舞蹈、击剑、书法、羽毛球、七巧板等18个社团。众社团精彩纷呈,硕果累累,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了学生的艺术潜能,激励了学生成才的上进心和自信心。学校传统系列化活动课程大受欢迎。并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开创了传统节日的育人体系。学生既能在丰富的课程体系中求知,发挥各自的特长,也能在多彩的活动中张扬不一样的个性。真正实现课程与活动、项目与学生成长个性化的统一。这些活动让学生从实践中感悟传统文化的内涵,提升了他们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从而形成文化自信。 典雅韵味的校园环境给学生提供了无声胜有声的学习素材,融汇古今的校本课程,提升了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幸福移动六艺课堂为学生创造了更多好学乐学的可能性,“五xin”教师队伍促进了教师的飞跃发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成就了知行合一的美德少年。在追梦路上一步步前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南华小学会继续努力,乘着“博古开新”之风,实现南华梦! 参考文献 [1]董麗.浅析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J].文教资料,2011(11). [2]李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探析[J].中国教育创新,2009(04). [3]黄家锦.学校教育视野中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8. [4]安丽杰.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的一点想法[J].散文百家(下旬刊),2015(05). [5]李昌生.如何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J].学园,2015(02). [6]吴开宗.浅谈如何加强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J].教育科学,2014(01). [7]余守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路径探析[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6(01). [8]李航.以优秀传统文化铸就魅力校园——记云南省曲靖市第一小学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周刊),2015(45). [9]李小刚.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助推校园文化建设[J].青春岁月,2015(19). [10]高飞翔.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构建[J].群文天地,2011(2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