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中生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策略分析 |
范文 | 黄静 摘要:合作学习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创造性思维。可是在传统的生物课上多数情况是教师上课,学生记录,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就缺少了思考以及创造力,并未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这也就造成了学生的思维逐渐变得死板,不利于创新性思维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初中生物教师应当注重于揭示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日常教学中采取合作学习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力。 关键词:初中生物;合作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3-334 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对于初中生而言极为重要,而被动的学习会让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局限于教师教授内容,缺少了拓展延伸,这也是当下大多数初中生的学习现状。如果任由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难以体现,更有甚者学生思维会变得死板,不利于创新发展,难以取得更广阔的成就。新课程改革不仅是学习内容的改革,更是学习方式的变革。基于此,笔者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对合作学习在我校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现状进行介绍。 一、解析合作学习的含义及作用 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通过相互合作交流,分享经验知识以及自己思考的过程,同时也可以深化同学之间的情感,增强合作能力,互相包容,互助成长。学生在小组的交流互动中,不但可以深化理解知识点,提升自身交流、自主探究等综合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从各个方面提升课堂教学实效,锻炼学生能力。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实行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分析 1、科学分组,全员参与 首先组内成员合理搭配,形成优势互补。在分组的时候,应充分考虑男女比例、学习接受能力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分组,可以让学生最大程度形成优势互补,从而互相影响,激发更多学生参与小组合作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创新力,使学生们在合作的过程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其次组员要分工明确,推行岗位竞争制以激发他们的参与积极性。竞争与合作并行,在确保合作学习有序进行的同时,竞争岗位机制使得每个学生都有危机感、迫切感,让学生更踊跃参与到学习中。 例如:在《细菌与真菌》这一单元讲解中,笔者结合之前学习的内容,根据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穿插进行分组,每组选定一名小组长,统筹组内成员的分工,组内成员可以竞争组长一职,增强积极性。同时,结合组员学习能力合理分配任务,擅长手工制作的同学可以细菌真菌的制作,擅长演讲的同学可以负责叙述,擅长总结的同学可以在讨论过程中进行记录,让学生们共同协作,制作细菌真菌的基础形态并讲述其特点。经此,在完成小组讨论的同时也在带动组内其他同学弥补其不擅长的部分,提升对知识的理解记忆,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学生在合作学习之后除了更好的掌握了书本知识,也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 2、反思教学,吸取经验 在活动筹备阶段,教师是策划者、组织者。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是参与者、协调者。在活动结束之后,教师是评价者、引导者。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反思教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得到进一步培养。尽可能鼓励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积极向上的学习、交流、合作氛围,有助于学生在沟通过程中,放松心态稳定发挥。在每次合作课程之后,教师对课堂中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并且对下一次合作学习提出要求,学生借助反思不断获得进步。 例如:在《传染病和免疫》的授课中,笔者就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在网上搜索各类的传染病,探讨不同传染病的起因、特点、影响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注意点。在讨论结束后,笔者再联系前后的知识内容进行补充,并且指出各组在合作探讨期间存在的问题,例如准备不充分,讲述紧张,对教学内容理解不够透彻等。要求学生在之后的合作中要积极讨论,踊跃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要害怕出错。讲述时紧张的同学可以尝试在组内预先进行小演讲,做好准备,这样上课讲述时可以尽量放平心态,把小组成果展示出来。 3、难度适宜,正向激励 小组合作学习中由于组内成员文化环境、生活经验不同等原因,会存在一些思维反应较慢、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如若合作开展的项目难度较大,会使这部分后进生跟不上组员的步伐。因此,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的项目时不仅难度要适中,而且要具有代表性、层次性,让组内成员都能更好的参与进来。同时设置奖惩制度,选择合适有效的反馈方式,比如将小组成员成绩与小组总成绩挂钩,增强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更认真参与小组合作中。 例如:在教学《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时,有的遗传变异知识较为浅显,稍微点拨,优生很快就能领会,而有些知识较为抽象,难以形象叙述。基于此,笔者就根据知识点的层次性,设置不同层次的探讨问题:比如针对后进生設置基础型问题:描述遗传,变异,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并且举出例子;针对中等生设置掌握型问题:理解并讲述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的传递;针对优等生设置探究型问题:通过各类题型了解遗传规律,计算某一性状的遗传概率,并在对题目的探究过程中总结规律举一反三。经此,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对不同类型题目的合作探究最大化提升自己的能力,也不会因为题目太难而丧失讨论的信心。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不仅是教师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还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适当调控,组织、引导、协调学生进行合作,引导学生在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提升沟通水平和创新思维,全面发展,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可以变得生动有趣以及有效。 参考文献 [1]揭兆雯.初中生物小组合作学习应用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9(07):160-161. [2]方春平.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试题与研究,2019(20):18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