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古希腊哲学家所设想的一种媒质。17世纪时为解释光的传播以及电磁和引力现象又重新提出。当时认为:光的传播媒介是称为以太的弹性介质。它无所不在(包括真空和任何物质内),没有质量,但有极大的刚性,而又“绝对静止”。但19世纪以来所有寻找以太的实验都归于失败,“以太”理论被科学界抛弃。
以太yǐ tài古希腊哲学家所设想的一种媒质。〖英〗ether。1898年谭嗣同《仁学·以太说》:“是何也?是盖遍法界、虚空界、众生界,有至大至精微,无所不胶黏、不贯洽、不管络而充满之一物焉。目不得而色,耳不得而声,口鼻不得而臭味,无以名之,名之曰:‘以太’。其显于用也,为浪、为力、为质点、为脑气。法界由是生,虚空由是立,众生由是出。”1899年章炳麟《视天论》:“昔余尝持‘视天’之说,以为远望苍然者,皆内蒙于空气,外蒙于阿屯、以太,而成是形。”◇能媒、传光气、精气、清气、虚气、元气、刚气、伊太、伊脱、以泰、以脱、以脱气、爱对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