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
范文

    潘自明

    摘要:新课程改革使得对学生地理学科的学习逐渐将地理思维能力的学习放在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不但可以加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掌握,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要对学生地理思维的教学重点探讨,对学生进行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理思维;培养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01-291

    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飞速发展的状态之中,在这个阶段对青少年进行思维能力的锻炼有利于他智力等方面的发展。思维能力是指人类在对事物进行描述时所进行的脑内活动,地理学科是一门需要极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因此在进行地理学科教学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地理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今所进行的传统地理教育无法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展开系统有效的锻炼,教学模式较为死板,地理教师应当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变通,能够为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地理学科学习。

    1思维培养所面临的问题

    1.1不重视地理学科

    初中地理学科不是初中教学的主流学科,并且不参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所以在初中教育中经常处于被忽视的状态。这种忽视状态将导致授课老师对学科教学效能感偏低,上课积极性不高,有部分教师为了分数直接将地理题目模板传授给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忽视使得地理教学没有办法进行创新改革,所以教师没有办法和能力对学生进行系统有效的地理思维培养。

    1.2当前教育形式

    我国当前教育模式已经基本成为应试教育,家长和老师只讲分数作为学科学习程度好坏的唯一标准,而学生在这种模式下对基本为被动式学习,无法自己展开学习规划,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随着社会发展,新课程改革也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教学原则,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放在了教学重点,教师在新课改标准下也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这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模式的挑战,也是对教师工作能力的挑战。

    1.3地理学科的特点

    地理学科是一门自然类学科,学科专业性极强,知识体系呈现综合性和区域性等主要特点,这导致学生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中需要极高的思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不同的角度和观点看待解决问题。地理初中地理的学科内容是地理的基础知识,教师需要为学生介绍基本的地理知识概念,并为学生介绍地理学科,主要是学生以后的地理学科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初中教书的教学重点为引起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知识网络结构的搭建。但在现实教学中,因为种种原因,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理论中的创新教学,而学生也没有全面看待问题和总结问题的能力,导致地理学习陷入僵局。

    2思维培养的主要策略

    2.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之一就是对外界知识的探索兴趣,地理教师要学会通过不同途径来引起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于教师的传授教导,也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与学生达成合作才可以使教学效率显著提高,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要注意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例如在进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现对学生进行整章思维导图的介绍,让学生对课本知识形成一个大致的知识结构,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纪录片或者摄影作品等可以引起学生想象能力的视频图片,引起学生的上课兴趣,提高同学的课堂注意力。视、听、说结合的教学方式是对学生全方位掌握学习内容的最好教学模式,学生在快乐中完成学习。初中地理老师一定要在课堂之上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地理产生兴趣,愿意主动学习地理,进而才能达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2联系实际生活

    地理学科是一门贴近生活的学科,教师可以将学习的途径和范围扩大,不只是简单的将教学过程集中在课堂教学之中。首先,教师可以开展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课外活动,比如摄影比赛、落叶收集等简单有趣的活动,借此来培养学生的兴趣,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构建学生的学习思维网络。学生在进行活动时也能理解到地理知识可以通过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去获得,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可以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描述课本概念,加强学生对概念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地理是一门贴近生活的学科,将知识点与是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可以直观的引起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想象,对其产生一种初步的认识,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想象内容加以补充,使想象能够成为系统科学的知识点。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加快了课堂效率,而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理解。例如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中,教师可以联系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例子,让大家产生节约用水的初步概念,然后将缺水地区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现今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和稀缺。教师也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出与地理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意识,然后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比如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公园、树林等现实景观,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地理知识的现实性,增加地理学习的想象能力,进而提出这些景观是怎么产生的?树木的排列方式?我们生活城市的地理特点?将这些问题教给学生,借此来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2.3地图理解能力的学习

    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最大区别为学习途径,地理是一门需要大量地图学习的学科。因此初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注意对学生地图理解能力的培养,能够理解地图、描述地图,可以从地图中读出其所表达的内容知识。在《地势地形特征》一节的学习中,地图理解能力十分重要,学生需要通过平面图去展开想象,因此教師需要在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读图能力的培养。在基础知识掌握之后,教师可以在对学生展开进一步的教学指导,为学生准备更多不同的地图让学生观察学习,增强学生的地图理解能力。对学生进行地图理解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简单的线条和数字就能够对一个地区的地势地形有一个初步了解,这种教学有利于学生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3结束语

    对初中地理教学而言,能否为学生展开有效的地理思维培养关乎学生成绩的好坏。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搭建地理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初中生的自我发展意识也不成熟,所以教师需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领学生进行知识学习,合理制定学习计划,让学生能够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思考。

    参考文献

    [1]刘建山.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浅析[J].读写算,2020(23):101+103.

    [2]余华凤.试论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0(68):142-143.

    [3]杨永海.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下),2019(05):18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5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