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全局主成分分析 |
范文 | 董银霞 【摘 要】 银行经营绩效具有动态演化特征,将具有时序性特征的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引入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中,对国内11家上市商业银行2007—2011年的经营绩效及其变化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样本银行经营绩效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总体发展水平和趋势。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经营绩效; 全局主成分法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07-0057-04 一、引言 目前,国内关于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的文献多集中在经营管理效率方面,都偏重于业绩评价中的盈利性方面,而忽略了风险方面(吴晨,2011;芦锋等,2012);或者孤立地用一些指标来评价某一个方面(李萱,2000)。然而,一方面,商业银行强调的是“流动性、安全性以及盈利性”原则(统称“三性”原则),因此,基于“三性”原则的综合绩效指标是必需的;另一方面,综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有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EVA方法、因子分析法等,但这些方法大都是对某年份的截面数据进行静态分析,描述的只是静态的综合评价问题。银行经营绩效具有动态演化特征,因此单从某一个截面的数据来对银行绩效进行评价,并不能真实地说明银行经营的好坏。随着时间的发展和数据的积累,我国各大商业银行基本都拥有了大量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截面数据,为综合比较各个银行在不同时期的经营绩效水平提供了条件。本文将“纵横向拉开档次”的全局主成分法运用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评价中,通过建立基于“三性”分析的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包含时序数列和截面数列的立体数据表,对国内上市商业银行近几年的经营绩效水平及其动态变化做一个实证性的分析。 二、研究方法、指标与数据 (一)全局主成分分析法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绩效指标的选取是评价工作的第一步。一般认为主成分分析法选取的指标以8至15个为宜,具体至本文的应用中,基于商业银行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经营目标,选取了以下8个指标:(1)存贷比,指商业银行各项贷款余额与各项存款余额的比例;(2)流动性比率,指商业银行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3)资产利润率,是税后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4)资本利润率,是税后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率;(5)人均利润额,是利润总额与员工总数之比;(6)成本收入比,是业务及管理费用与营业收入之比;(7)不良贷款率,是贷款五级分类中后三类贷款(次级、可疑、损失类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8)资本充足率,指商业银行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比。 本文研究的是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因此主要选取的样本是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上市的商业银行。其中,由于农业银行和光大银行均在2010年上市,数据不具参考性,在此剔除;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3家上市商业银行受地域限制,规模较小,不宜比较,也予以剔除。因此,本文的样本仅剩下11家上市商业银行,分别为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和华夏银行。为了满足研究的实效性,选择最近5年(即2007—2011年)作为样本考察期,数据主要来自各银行年报。样本总数为55个,其中国有商业银行15个,股份制商业银行40个。 三、实证分析过程与结果 首先对8个评价指标、11个上市银行和5年的数据,按全局主成分分析的要求进行整理,得到8×11×5个数据构成的时序立体数据表。在全局主成分分析前,首先利用SPSS 20.0社会统计软件,对全局数据矩阵进行样本适度检验,如表1所示。KMO检验值为0.565,大于0.5,这说明样本容量基本上是可行的;Bartlett球形检验近似卡方分布值为169.264,自由度为28,显著性小于0.01(p=0.000),拒绝单位相关的原假设,数据适合全局主成分分析。 对时序立体数据表进行全局主成分分析,得到有关特征值、特征值贡献率和特征值累积贡献率的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可知,前4个主成分已基本含有了原数据表中85%以上的信息。根据全局精度的概念可知,取前4个主成分形成全局的四维主超平面的全局精度为85.057%,则取前4个主成分作为全局的主超平面。 经软件运行所得到的初始因子载荷矩阵,通过计算可以得到主成分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表3为全局主成分解析表达式中各指标的系数。 (一)各银行经营绩效水平变化特征 从2007年到2011年,各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综合得分最大差距分别是61.41、84.25、57.83、53.92、54.58,差距在缩小;平均水平综合得分分别是54.61、57.68、51.64、64.75、81.23,呈上升,下降,再上升的波浪发展。2007年为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体制进一步改革的起始之年,国家取消对外资银行的限制,我国银行业经历更为市场化、更自由的竞争。在竞争的压力下,2007—2008年各大商业银行经营绩效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各大银行有不小的冲击,其经营绩效水平出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谷底。具体而言,国有商业银行中的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无论在金融危机冲击下还是后金融危机时期都有很好的表现,经营绩效水平稳步提高,年均增长率都在8%以上,但中国银行波动较大;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水平变动高低有别,其中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的经营绩效增长最为显著,年均增长速度都在10%以上,民生银行和华夏银行甚至达到20%;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等传统股份制银行的经营绩效增长则相对缓慢,年均增长速度在2%~3%之间。 (二)各银行经营绩效综合得分排序特征 2011年同2007相比,除华夏银行外,其余10家银行的排名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国有银行中的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中的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均有显著的位次前移,特别是浦发银行,由2007年的第8位上升到2011年的第2位,工商银行前移3位,建设银行和民生银行各前移2位;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等则有较明显的位次后移。其中,招商银行从2007年的第3位下降到2011年的第7位,兴业银行后移3位,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各后移2位,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各后移1位。从排序变化上表现了各商业银行之间激烈的竞争态势。 (三)各银行经营绩效之间的差距在缩小,但仍存在显著差异 由以上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的测度结果可以看出,近5年来,我国各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之间的差距已经有了显著缩小,截至2011年底,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水平相当。但这是否意味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之间已经不存在显著差异?下面本文借助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Mann-Whitney排序检验从统计上予以证明。建立研究假设: H0:股份制银行与国有银行经营绩效没有显著差异; H1:股份制银行与国有银行经营绩效有显著差异。 四、结语 本文采用3大国有商业银行和7家股份制商业银行2007—2011年共55个样本数据,利用全局主成分法对11家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了测算,并对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差异进行鉴定,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在2007—2011年期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波动攀升趋势。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近5年来排名不断上升,经营绩效年均增长率都在8%以上,但中国银行波动较大,排名也较靠后;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水平变动高低有别,其中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的经营绩效年均增长速度都在10%以上,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等传统股份制银行的经营绩效增长则相对缓慢。 第二,从排名变化情况来看,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均有显著的位次前移,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则有较明显的位次后移。总体来看,在11家上市商业银行中,工商银行的经营绩效水平始终保持着领先的地位,浦发银行排名上升迅速,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位次波动非常频繁,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的排名则始终相对较靠后。 第三,从Mann-Whitney排序检验的结果来看,尽管近5年来中国商业银行整体的经营绩效水平都得到了提高,但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二者的经营绩效仍然存在显著差异,股份制商业银行表现要优于国有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研究表明,采用全局主成分法,结合近5年来的时间立体数据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量化评价,不仅可以充分体现商业银行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总体发展水平和动态变化特征,而且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认清将来的发展趋势。未来的研究可以集中在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评价体系完善方面,通过综合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等多个方面的财务、非财务指标进行数据的降维处理,以进一步增强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和解释力。 【参考文献】 [1] 吴晨.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3(11):47-54. [2] 芦锋,刘维奇,史金凤.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基于储蓄新视角下的网络DEA方法[J].中国软科学,2012(2):173-184. [3] 李萱.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比较研究[J].金融研究,2000(9):70-78. [4] 李喜梅.“三性”原则下中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其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C].重庆: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5] 贾海涛,向洪金,邱长溶.粗糙集理论在银行经营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1):16-18. [6] 顾海峰,李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全面经营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基于现金流生成路径的视角[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3):10-14. [7] 史常亮.基于“三性”分析的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J].金融发展研究,2012(12):12-15. [8] 字兰,黄儒靖.基于EVA的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12):24-26. 2011年同2007相比,除华夏银行外,其余10家银行的排名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国有银行中的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中的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均有显著的位次前移,特别是浦发银行,由2007年的第8位上升到2011年的第2位,工商银行前移3位,建设银行和民生银行各前移2位;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等则有较明显的位次后移。其中,招商银行从2007年的第3位下降到2011年的第7位,兴业银行后移3位,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各后移2位,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各后移1位。从排序变化上表现了各商业银行之间激烈的竞争态势。 (三)各银行经营绩效之间的差距在缩小,但仍存在显著差异 由以上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的测度结果可以看出,近5年来,我国各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之间的差距已经有了显著缩小,截至2011年底,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水平相当。但这是否意味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之间已经不存在显著差异?下面本文借助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Mann-Whitney排序检验从统计上予以证明。建立研究假设: H0:股份制银行与国有银行经营绩效没有显著差异; H1:股份制银行与国有银行经营绩效有显著差异。 四、结语 本文采用3大国有商业银行和7家股份制商业银行2007—2011年共55个样本数据,利用全局主成分法对11家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了测算,并对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差异进行鉴定,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在2007—2011年期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波动攀升趋势。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近5年来排名不断上升,经营绩效年均增长率都在8%以上,但中国银行波动较大,排名也较靠后;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水平变动高低有别,其中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的经营绩效年均增长速度都在10%以上,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等传统股份制银行的经营绩效增长则相对缓慢。 第二,从排名变化情况来看,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均有显著的位次前移,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则有较明显的位次后移。总体来看,在11家上市商业银行中,工商银行的经营绩效水平始终保持着领先的地位,浦发银行排名上升迅速,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位次波动非常频繁,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的排名则始终相对较靠后。 第三,从Mann-Whitney排序检验的结果来看,尽管近5年来中国商业银行整体的经营绩效水平都得到了提高,但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二者的经营绩效仍然存在显著差异,股份制商业银行表现要优于国有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研究表明,采用全局主成分法,结合近5年来的时间立体数据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量化评价,不仅可以充分体现商业银行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总体发展水平和动态变化特征,而且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认清将来的发展趋势。未来的研究可以集中在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评价体系完善方面,通过综合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等多个方面的财务、非财务指标进行数据的降维处理,以进一步增强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和解释力。 【参考文献】 [1] 吴晨.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3(11):47-54. [2] 芦锋,刘维奇,史金凤.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基于储蓄新视角下的网络DEA方法[J].中国软科学,2012(2):173-184. [3] 李萱.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比较研究[J].金融研究,2000(9):70-78. [4] 李喜梅.“三性”原则下中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其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C].重庆: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5] 贾海涛,向洪金,邱长溶.粗糙集理论在银行经营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1):16-18. [6] 顾海峰,李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全面经营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基于现金流生成路径的视角[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3):10-14. [7] 史常亮.基于“三性”分析的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J].金融发展研究,2012(12):12-15. [8] 字兰,黄儒靖.基于EVA的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12):24-26. 2011年同2007相比,除华夏银行外,其余10家银行的排名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国有银行中的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中的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均有显著的位次前移,特别是浦发银行,由2007年的第8位上升到2011年的第2位,工商银行前移3位,建设银行和民生银行各前移2位;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等则有较明显的位次后移。其中,招商银行从2007年的第3位下降到2011年的第7位,兴业银行后移3位,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各后移2位,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各后移1位。从排序变化上表现了各商业银行之间激烈的竞争态势。 (三)各银行经营绩效之间的差距在缩小,但仍存在显著差异 由以上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的测度结果可以看出,近5年来,我国各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之间的差距已经有了显著缩小,截至2011年底,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水平相当。但这是否意味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之间已经不存在显著差异?下面本文借助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Mann-Whitney排序检验从统计上予以证明。建立研究假设: H0:股份制银行与国有银行经营绩效没有显著差异; H1:股份制银行与国有银行经营绩效有显著差异。 四、结语 本文采用3大国有商业银行和7家股份制商业银行2007—2011年共55个样本数据,利用全局主成分法对11家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了测算,并对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差异进行鉴定,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在2007—2011年期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波动攀升趋势。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近5年来排名不断上升,经营绩效年均增长率都在8%以上,但中国银行波动较大,排名也较靠后;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水平变动高低有别,其中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的经营绩效年均增长速度都在10%以上,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等传统股份制银行的经营绩效增长则相对缓慢。 第二,从排名变化情况来看,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均有显著的位次前移,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则有较明显的位次后移。总体来看,在11家上市商业银行中,工商银行的经营绩效水平始终保持着领先的地位,浦发银行排名上升迅速,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位次波动非常频繁,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的排名则始终相对较靠后。 第三,从Mann-Whitney排序检验的结果来看,尽管近5年来中国商业银行整体的经营绩效水平都得到了提高,但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二者的经营绩效仍然存在显著差异,股份制商业银行表现要优于国有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研究表明,采用全局主成分法,结合近5年来的时间立体数据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量化评价,不仅可以充分体现商业银行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总体发展水平和动态变化特征,而且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认清将来的发展趋势。未来的研究可以集中在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评价体系完善方面,通过综合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等多个方面的财务、非财务指标进行数据的降维处理,以进一步增强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和解释力。 【参考文献】 [1] 吴晨.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3(11):47-54. [2] 芦锋,刘维奇,史金凤.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基于储蓄新视角下的网络DEA方法[J].中国软科学,2012(2):173-184. [3] 李萱.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比较研究[J].金融研究,2000(9):70-78. [4] 李喜梅.“三性”原则下中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其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C].重庆: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5] 贾海涛,向洪金,邱长溶.粗糙集理论在银行经营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1):16-18. [6] 顾海峰,李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全面经营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基于现金流生成路径的视角[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3):10-14. [7] 史常亮.基于“三性”分析的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J].金融发展研究,2012(12):12-15. [8] 字兰,黄儒靖.基于EVA的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12):24-2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