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路径探索 |
范文 | 舒莎 摘要: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与高校发展息息相关。本文在探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探索现行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路径,进而推动高校师生树立崇廉尚廉的价值观,推动高校形成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高校 廉政文化 教师队伍 规范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众所周知,青年是推动时代发展的新兴力量,在现行社会中,青年作为社会前进力量的主力军,扮演着不可小视的角色。在关于人才的定义中,是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或者专业技能,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可以不断地完善自我的人格修养,这对于新时代的青年提出了亘古不变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与发展,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社会应用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在取得日新月异成就的同时,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也在不断地涌现,频发的关于社会部分地区部分部门的贪腐问题就像是社会毒瘤一般阻挡着社会不断前进的步伐。 固本培元,推进廉政教育进入校园,对于青年的三观世界进行指引在社会前进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追溯以往,清正廉洁是中华民族作为历史上的泱泱大国自有的优良文化传统,孔子就此说:“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廉平之守,不可攻也。”这句话大体的意思是说作为政府的官员要做到的是行事公平公正,面对财物做到清高不昧,而能够将二者有效的结合起来是无可攻陷的坚韧。在古人的智慧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对于廉政重要性的推崇。管子有言:“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更加突显了廉政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必需性。 1 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教师作为指导青年继续前行的后续力量,为了推动国家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型文化,提高高校的廉政教育工作,为国家建设保持更加鲜活的力量,这是实现“中国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1.1加强教师队伍廉政教育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建设 在关于廉洁思想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可以看到一方面由于高校教师这一团体的特殊身份,还有身处的特定的学校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接触是双向又有限的,高校往往存在着对教育活动的指导不够的问题,教育活动内容和形式相对而言有些单调,所以高校需要将廉政的风气和系统管理更加的规范化,在教师团体中,形成正确良好的风气向导。另一方面,高校在廉政教育宣传中往往容易出现教育力度较大但宣传力度不够的情况,这就更需要推进先进教师实例来推广诚信教育,采用优秀廉政教师的主题演讲、廉洁诚信、签名活动等活动来进一步推动廉政教育的深入化。 在这些社会现象的调查和分析下,推进高校的廉政教育更加显现出来了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高校教师行列中,因为并没有完全的脱离校园环境,对于社会的了解不足,存在着判断力较弱、自我的控制能力有限的问题,在对于社会上出现的贪腐行为提出自己的相关的意见和看法的时候,会有部分的教师因为受到了西方的价值观念的引导或者冲击存在虚华,追求物质享受,追名逐利,强调极度的个人主义的思想偏差问题,在有些教师中可以看到的是,部分群体互相攀比,这也恰恰是廉政意识缺乏的一个缩影写照,追究到自身的自律性较差的思想意识的层面。 高校教师作为国家未来建设前进力量的主力军,在引导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前就要求具备一定的抵抗腐败的免疫力,这也是作为高校向国家输送人才的必要性要求,在这个层面上,我们更加看到的是,积极开展对高校教师廉洁教育的可行性和紧迫性。 1.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高校教师的师德风范的弘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德建设和学校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是高校廉政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師是大学教育的根本保证,对教师进行廉政文化教育,重点在于师德师风建设。要通过多种角度多种方式对师德建设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不断改进和创新,努力提高党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另外,对于不同的高校环境和学风引导要进行因地制宜的相关调节,结合教育工作的实施开展情况,制定相对科学化的高校学生教师廉洁教育的管理。 第一,在思想改造的层面,结合相关的廉政实例和关于贪腐问题的相关处理进行知行合一的教育。第二,更加着重对于相关干部的优秀先进事例的影响和教师的一些教育示范结合,制定合理的高校教师的廉洁教育的监督管理,批评建议和考核奖惩制度,为高校廉政教育的开展带上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外衣”和保障。第三,在教师日常的生活环境中,要着力发挥好校园中的媒体传播作用,在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营造良好的氛围,推进教师在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的环境中,无形地接受廉政教育的先进价值观念,这样的多方面着手,可以更好地为廉政教育的推进提供科学有效的保证。 2 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要加强高校自身平台建设 2.1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风尚 好的校风能激发和凝聚学校成员的内在动力,催人奋进。我们不可忽视的是,在现在的大学校园中的的确确地存在着部分浑浊的工作环境,在人的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大学是人生获得成熟成长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高校教师面临的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让其对专业知识有更加广阔的接触和延展,还有引导学生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更是对于其自身人格的不断发展完善,对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丰富。在开展高校教师的廉政教育中,应当注意的是,关注点不仅仅聚焦在教师身上,还有要有联系的观点,要看到的是,周边营造的环境对于教师的发展来说是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对于高校教师团体而言,高校教师的学习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较强,也有相对敏锐的社会观察能力,能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对敏锐的反应,在这一层面上来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势在必行。 2.2创设健康的文化环境 廉洁种子的生根发芽离不开良好的土壤。我们要营造倡廉文化育人环境,让学生能经常性地接收到廉政文化的熏陶。在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反腐倡廉的认知程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筑牢“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的思想基础。 生活原本没有烦恼,当欲望之火被点燃后,烦恼就来敲你的心门了。生活原本没有痛苦,当你开始计较得失,贪求更多时,痛苦便来缠身了。修养、道德、诚信、廉耻,涵盖了做人的基本要义,决定着一个人“气象”的高低,决定着在“大义”与“小利”间的取舍。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修身修心,自觉培养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严以修身,根本在修心,保持心灵纯洁。心正则身正,身正则影直。 2.3搭建丰富的文化载体平台 校园是传播文化的场所,各种载体平台很多,一定要充分利用,发挥他们各自的特点和长处,进而切实提高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成效。第一,要充分运用传统载体。将廉政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充分挖掘和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中的廉政教育资源。同时,还应有计划地组织专门人员编撰适合大学生的廉政文化读本,并结合专业特色适时地开设廉政教育课程,在课堂上进行廉政文化的灌输、廉洁意识的培养,促进师生专业知识和廉政意识的协调发展。第二,要扩大廉政文化阵地,通过高校的网络平台,打造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廉政文化宣传的公众平台。充分利用校广播站、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qq空间等载体,发布廉政教育信息,播报廉政勤政先进典型的事迹,利用新媒体以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廉政宣传教育。第三,丰富廉政文化活动。如开展廉政事迹演讲比赛、廉洁主题辩论会、廉政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强廉政文化的辐射力,营造生机勃勃的校园廉政文化氛围。 2.4建设品牌实践教育基地 近年来,廉洁教育基地在提供高校廉洁教育实践活动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廉洁教育基地在完成基础的“有形”建设后,重在挖掘内涵,凝练品牌,给人以“无形”的精神教育力量。可通过设置现场体验、现身说法、合作办学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洁文化活动,实现主题教育的生活化取材、作风教育的体验性融入、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的现实性回归,促进大学生廉洁教育,提高廉洁意识,把观念转化为行为,把行为固化为习惯,使观念升华为信念。 3 结束语 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深入開展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倡廉文化进高校是新时期的必然,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拓宽廉政文化建设渠道,为社会主义的廉政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廉政文化时有这样的表述:“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因势利导,固本培元,高校的廉政教育已箭在弦上。在高校开展廉洁教育对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意义深远。我们必须从制度上、意识形态上牢牢保证高校廉政教育的顺利实施。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风清气正,则国家风清气正。固本培元,从根本上让广大青少年骨子中流淌着廉洁、正义的血液,那么不久的未来,我们的身边将没有“老虎”“苍蝇”生存的土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也必将进一步加快! 参考文献: [1] 张圣.论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J].经营管理者,2017(28):300. [2] 彭军林.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廉政文化进校园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4):14- 15. [3] 李清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研究[J].长春教育学校学报,2014(2). [4] 朱晓梅,扈航.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路径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2(8):189- 192. [5] 毛晓明.结合高校廉政文化内涵谈谈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J].新课程,2016 (3):9- 1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