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学困生的心理特征、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研究
范文

    彭红蕊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小学课堂教学的目标与方式也逐渐改进。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追求考试分数、忽略思维培养,脱离实际问题等缺陷也开始随着教师对学生发展目标和能力培养方向的转变逐渐改善。但在当前我国的小学课堂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学习成绩偏下游、学习习惯不够优秀的学生。因此,试图通过对这一类学生进行分析,学困生头上的这顶“学困”的帽子是可以摘掉的、是完全可以进行转化的,就看我们教师如何去进行引导与转化了。

    关键词: 小学;学困生;心理特征;成因;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0-430

    引言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学生。其中困难的方面有很多,其中包括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成绩学习目标等因素,而造成某一方面学习困难的原因也呈现一种多样化的态势。当前我国推行的素质教育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因此,如何在小学阶段对这类学生加强关注,进而解决他们的学习问题,对“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和未来各项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学困生的心理特征

    (一)逃避心理

    逃避心理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思想意识,当遇到了不好解决或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就会下意识产生逃避心理,而小学生的逃避心理更加强烈单纯。因为小学生所经历的事物较少,缺少处理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所以当遇到学习问题的时候下意识的想法就是避免困难的发生,那么就会产生厌学逃学的情况。

    (二)自卑心理

    学校是一个集体学习的环境,所以在众多独立个体之中就会有高低优差之分,

    当学生之间出现了对比情况就会对其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家长和教师言词不当的时候经常会拿优等生和学困生做对比(如:你看看XXX,人家学习多好。别人都可以,你怎么不行等等)我们经常觉得这样话只不过是情绪的表达,殊不知已经深深地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导致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下意识觉得自己学习能力不足、智商不够高,进而出现自卑心理。

    (三)焦虑心理

    小学阶段的孩子虽然天真无邪,但是当面对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就会出现一定的焦虑心理。尤其是面对学习问题的时候,孩子最着急的就是能够解决问题,但是由于知识能力不够无法解决问题就会产生焦虑情绪,当过于着急解决问题就会忽略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出现学习焦虑做事急躁等现象。

    (四)盲目心理

    小学是学生建立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主要是因为孩子刚刚进入到规范化的学习环境,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知道要学习哪些知识内容、用什么样的方式学习、如何规划学习时间,所以学生面对学习内容不知从何下手只能盲目学习。

    二、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一)外在成因

    1.家庭期望和攀比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深切期望。但这也无形中给孩子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再加上部分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还会经常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做比较,其实这对孩子的自尊心、学习积极性以及成长是有着很大的副作用的。

    2.教师和家长教育方式不合理

    很多家长和教师经常会通过“暴力”解决问题,体罚学生。但事实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反而会愈演愈烈。这都是家长和教师在教育方式缺乏耐心的表现。

    3.家庭二胎的出现

    随着国家对二胎政策的开放,很多家长不顾孩子意愿,选择生下二胎。这不仅是“重男轻女”的表现,更会忽略老大的成长教育,进而导致孩子学习和成长出现问题。

    4.家庭关系

    很多父母在孩子面前经常吵架,感情的不合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成长发育。尤其单亲家庭的孩子,总认为自己跟别的同学不一样,还有就是留守儿童的问题,孩子的成长中缺乏父母的陪伴,这也是导致形成学困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内在成因

    学习和考试的焦虑:很多学生因为学习遇到困难和担心考试成绩进而形成焦虑的心理。无助感: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连续的失败结果,进而导致非常的无助和产生孤独感。厌学症:大部分学生只要家长一提到学习计划或者考试成绩,就会立马变得心烦意乱,焦躁不安。

    三、选择心理作为转化切入点

    1.打开心扉,直达“病灶”

    学困生的转化策略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打开心扉。只有彻底地让学生对教师不再存在提防性心理,并对教师充满了信任,才能保证接下来的转化措施顺利进行。例如:教师可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关心,进而让学生对教师彻底打开心扉,无所防备。

    2.用爱传递,“良苦用药”

    对学困生来说,因为他们经常会遭受到别人的白眼、冷嘲热讽等行为,因此在他们的内心非常渴望得到教师和父母爱的关怀和鼓励。例如:在坐公交车时,学生不经意间地给老人讓座等人性化行为,父母看到后应该及时赞许孩子的行为。这对他们摆脱学困生这个标签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

    3.尊重个性,保护自尊心

    众所周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并且还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对于小学生亦是如此,只有互相尊重,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例如:教师在对惩罚犯错误的学生时,批评的言语不要触及孩子的接受范围底线。

    4.消除自卑,建立自信心

    对于学困生而言,由于常常受到与众不同的待遇,他们逐渐产生了自卑心理。这对他们的成长非常不利,因此建立自信心非常重要。

    四、结合实际行动帮助转化

    (一)严格要求,惩罚鲜明

    在对学困生的转化策略中,教师的赏罚分明显得格外重要。比如:在“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中的第二课时“位置与方向”,在教师讲到这一课时,会通过实际的生活场景举例,教学生位置和方向的概念,课堂结束后教师也会布置相关联系作业。但是总有一部分学生不完成,尤其对于学困生来讲。教师在发现这个问题后,应该对于认真完成作业的同学给予赞美和表扬,对于学习困难的学困生没有完成作业的行为给予适当批评和惩罚。

    (二)鼓励支持,社会实践

    很多学困生都存在心理问题,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地帮助他们开阔眼界以及找回自我,并提高与他人的沟通能力。比如:在“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中“节约用水”这一课,如果单凭教师用语言给学生讲解如何节约用水,这未免太枯燥乏味,而且也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困生来说就更不能认真听讲,因此教师可以布置一个“节约用水的实践活动”作业,学生不需要写,只需要在家长的监督下,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体验如何节约用水以及节约用水对我们的生活的重要性。这种实践类型的转化措施能够大大帮助学困生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和对社会生活规范的认识。

    (三)普及相关知识,疏导人生轨迹

    对于一些顽固性的学困生而言,常规的转化策略可能作用不太明显。因此就需要教师普及更多的学困生有关方面的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学困生的讲座活动。查找一些具体的违法犯罪案例,告诉学困生同学,在社会中同样存在学困生,但是没有了教师、同学以及家长的包容,法律的制裁是相当残酷的,让他们清醒地意识到只有现在严格要求自己,今后才能在正常的人生轨迹中运行。

    结语

    解决小学生的学困生问题,是一项非常漫长的教育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看到效果,需要教师和学校以及家长持之以恒的努力,来确保学困生最后能够踏上“三好学生”的班车。希望通过本文对小学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形成的原因和具体的转化策略的探究,能够对小学学困生的教育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陆筠.小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

    [2]缑国禧,李曜明.重点中学办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 1988:2

    [3]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M]..上海:上海 教育出版社, 1994:4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2:4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