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
范文

    吴锦秀 刘家枢

    

    摘要:按照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相关政策文件的要求,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利用已有专业优势,以校企共同育人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按照“二双”“六共”“一交替”“一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探索并实践了现代学徒制,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实施了工学交替、理实融合的教学模式,校企共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队伍,完善了人才培养制度与标准,建立了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其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推广现代学徒制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8?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672-5727(2019)06-0054-05

    2014年2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表明职业教育探索和實践现代学徒制,有利于增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就业。作为辽宁省一所综合性较强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是辽宁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辽宁省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的牵头院校,在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成为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的试点院校。

    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与特征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为培养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1]。关晶、石伟平认为,现代学徒制的典型特征包括国家战略层面的制度管理,多元参与的利益相关者机制,以企业为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徒为主的双重身份,统一规范的教育培训标准和与国家职业资格体系融通等[2]。作为一种职业教育制度,尽管与“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通过与用人单位在实践环节的合作优势来培养人才,但在办学主体、招生方式、学生身份、培养主体、培养方式、教学内涵等方面进行对比,现代学徒制有很大的不同。笔者认为,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为以校企深度融合为基础,双方共同招生和管理,共同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学生具有双重身份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制度。其特征具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双办学主体。现代学徒制在办学主体上和我国以往的校企合作有很大的区别,突出表现在校企共同参与办学。这里的共同,不仅仅是指企业参与到招生、培养之中,还指企业与学校共同开发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衔接,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岗位标准,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责任,凸显校企学校教育和岗位培训的双重优势,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第二,双管理主体。作为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人才培养制度,其人才培养全过程受到校企双方联合管理。在制度保障上,校企双方共同建立招生招工一体化制度、师资的“互聘共用”制度等保障制度。另外,在学生的学籍管理、日常管理、实习实训等方面制定专门的制度,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学习权利以及实习津贴的实现。

    第三,双教学主体。现代学徒制结合学校职业教育与传统学徒制“师傅带徒弟”两种人才培养方式的优点,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是由高职院校的专业导师和企业的资深技术人员通过“双导师制”共同指导学生的实践课程,即在实践课程上采用“师傅带徒弟”+理论课程的方式实现对学生的培养。

    第四,“学生与学徒”双重角色。现代学徒制模式中的培养主体——学生,它还具有另外一个身份——学徒,并且是以企业学徒身份为主。学校招生即招工,学生入校即入职,但学徒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员工,在学徒期间,学生享有的津贴补助并不是以工资形式取得的劳动收入,一般来说,学徒的津贴低于员工的工资。

    第五,双重评价标准。“双导师”“双重身份”的特殊培养方式,决定了其最终的评价标准是由“学校标准”+“企业标准”以及“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组成。即由院校负责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的考核,企业负责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实践应用进行考核,考核标准和考核制度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考核过程与评定结果需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审核。

    二、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

    自2006年始,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就与北方重工集团、米其林轮胎沈阳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沈变集团等合作设立校企联合培养、企业冠名的订单班,实行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2007年起,学院在拟开展学徒制试点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安排了28周的顶岗实习,并与学生就业相结合。在顶岗实习教学环节中,企业安排一线技术骨干担任学生的师傅,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边看、边干、边学”,这里的顶岗实习具有现代学徒制的基本特征。自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以来,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按照“二双”(双重身份:学生、学徒,双导师:专业导师、企业师傅)“六共”(共定培养方案,共定课程标准,共同开发教材,共同培养,共同管理,共同考核评价)“一交替”(学校和企业交替学习)“一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改革思路,在机械设计与制造、焊接技术与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供用电技术4个专业试点进行现代学徒制探索实践。

    (一)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学院与合作企业组建由学院院长担任组长的现代学徒制领导小组,下设4个工作小组,分别负责4个学徒制试点专业,校企双方签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协议书》,明确各自的权利、责任等内容(见表1),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二)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

    根据合作企业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含能金属材料制造有限公司、米其林沈阳轮胎有限公司、沈阳燃气公司等企业的招工要求,学院与企业共同商定符合国家现代学徒制要求的招生招工方案,校企双方共同宣传,结合生源特点,利用学院高职层次自主招生与技师层次注册制招生的政策,确定招生考试办法,按照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原则,通过“笔试+面试”的两轮考核,确定“机床班”“燃气班”“米其林班”“含能班”的学生名单。经过一年的校企联合培养,在第三学期,企业根据岗位能力需要对 “机床班”“燃气班”“米其林班”“含能班”择优选拔,通过相应的笔试和面试,最终有235名学生被遴选为现代学徒制学员,并与企业签订协议,明确学徒的企业员工和学生的双重身份。

    (三)校企共同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核心课程

    在对合作企业人才需求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要求,学院与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含能金属材料制造有限公司、米其林沈阳轮胎有限公司、沈阳燃气公司等4家合作企业,通过各专业工作小组以及与相关专家研讨论证,最终共同开发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人才培养方案4套。例如,“机床班”专业教师与沈阳机床集团技术人员共同开发了“机床编程与维护(i5数控系统)”“ 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i5数控系统)”等专业核心课程;“米其林班”专业教师与米其林沈阳轮胎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共同开发了“电气安全”“钳工维修基础1(MM1)”“气动基础”“米其林电工维修基础1(DA1)”“Grafcet顺序功能流程图”“Logix5000基础”等课程,提升了专业人才培养的科学性,保证了课程教学质量。

    (四)实施“工学交替、理实融合”的教学模式

    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机床班”为例。学院与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深度合作,校企双主体共同实施“四步法——工学交替”、理实融合的教学模式。

    1.四步法——工学交替

    第一步:初体验。第一学期,通过2周的企业体验,学生以准员工身份进入企业,体验工作岗位。同时在校完成基础平台课程学习,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兴趣、职业理想。

    第二步:植文化。第二学期,通过2周时间植入合作企业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文化课程,提升学生的职业文化素质。期间,在校专业课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合作完成专业核心知识及核心能力培养。

    第三步:轮岗位。第三、四学期,学生以双重身份(学生与学徒)进入企业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主要完成项目实训课程。学生在企业师傅及专业教师指导下,通过学校、企业“双环境”进行学习,在岗位上直接面对生产实际,提升实战技能。

    第四步:达标准。第五、六学期,学生在企业师傅及专业教师指导下锻炼综合职业能力,专业技术和职业道德要求均须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

    2.理实融合

    (1)学校。一方面企业工程师带着企业实际软件来校内授课, 如沈阳机床集团工程师带着机床系统诊断软件,在校内讲授理实融合的企业项目化课程“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另外需要校企合作完成理实一体化课程,如学院教师与沈阳机床的3位工程师共同完成“机械制造技术”理实一体化课程。

    (2)企业。学生的实训课程主要是以企业工程师为主,师徒比1∶3;学校专业教师参与实训过程。实训内容以实际生产岗位机床装配与调试、数控车与数控铣编程与操作为主,融入智能制造、6S现场管理等专业理论知识。

    (五)校企共建专业教师、企业师傅组成的专兼职“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4个学徒制试点班,通过企业技术人员与院校教师双向挂职、横向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共同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的方式,建立双导师制度和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制度,打通校企互聘共用师资队伍建设的渠道,建设理实能力结构优化的校企互聘共用師资队伍。在实施过程中,基于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校企双方联合选拔教师,经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后,学院按照《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教师带徒津贴发放标准》向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发放带徒津贴,综合教师专业技术职称(或技能等级)和带徒教学任务给予25~50元/小时的带徒津贴。目前,校企共同组建了由80名企业师傅、学院专业教师组成的现代学徒制教师资源库。例如,学院与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开办的“机床班”24名学生与企业的10位技术能手结对,构建新型师徒关系,在为期一个月的数控机床安装与调试和I5数控车床加工操作实习过程中,师傅们在生产现场按照产品真实的生产环节,全面传授I5智能数控车床的安装调试和数控加工技能。

    (六)完善人才培养制度与标准

    学院和合作企业按照学徒制试点项目的要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进行课程开发、教材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收集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流程的标准、规范、制度及企业代表的监控机制和企业、社会、家长、学生四维评价机制,全面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例如,“双导师”制度贯穿于学生(学徒)的整个学习过程: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仅满足企业岗位对知识、技能、职业素质的要求,还要对接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将企业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相融合,确保学徒既获得企业证书,又能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机床班”学徒需取得数控车床操作工职业资格证书或数控铣床操作工职业资格证书;“燃气班”学徒需取得钳工职业资格证书;“米其林班”学徒需取得电工职业资格证书;“含能班”学徒需取得车工或电工职业资格证书。

    (七)建立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为了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的发展进程,学院制定了《现代学徒制下招生招工一体化管理办法》《现代学徒制注册学生的学分与弹性学制的有关规定》《现代学徒制下校企互聘共用师资队伍建设有关规定》《现代学徒制下教师带徒津贴发放标准》《现代学徒制下教学资源建设的有关规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的有关规定》《现代学徒制下学生管理办法》《现代学徒制下“双导师”的聘任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为试点专业教育教学管理提供了制度规范。例如,在《现代学徒制下的学生管理办法》中,学院通过设立由校企人员共同组成的管理小组,根据学生学习场所不同实行“班级管理”和“小组管理”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重点针对学生的实习安全进行管理。(见表2)

    三、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实践探索的经验与反思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我国第一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其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我国推广现代学徒制以及其他现代学徒制院校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牢固树立校企双主体共同育人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现代学徒制与我国之前的校企合作的根本区别在于实现了校企双主体共同育人,在我国以往校企合作的经验中,往往是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企业部分参与,总的来说缺乏校企深度融合、联合育人的经验和意识,因此,要实践和推广现代学徒制,我国职业院校必须牢固树立校企双主体共同育人这一职业教育理念。高职院校应努力加强科研能力,仔细研究国家有关现代学徒制的政策文件,了解分析其他试点院校的工作经验,加强对校企共同育人职业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同。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的申报和实践探索中杜绝盲目跟风,一方面,不能重立项轻实践;另一方面,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的经验。要结合院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体现校企共同育人理念的现代学徒制项目指导思想。

    (二)甄选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专业

    经过近几年我国现代学徒制实践领域的探索以及相关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制度下培养的毕业生的就业率明显高于其他毕业生,但并不能因为现代学徒制的优点就盲目地开展现代学徒制实践,并不是所有院校和专业都适合现代学徒制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如上述的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其开展现代学徒制的试点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成绩,另外其试点专业的实践性强,“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方式具有可行性,但如“会计专业”“法律专业”“建筑专业”等,这些专业在目前条件下允许学生进入正式工作现场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些专业更适合采用仿真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学习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后再在实际工作岗位见习[3]。因此,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在选择试点专业时,一方面要结合自身校企合作的经验,另外要结合专业特点以及专业涉及到的岗位特征。

    (三)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是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要保障。根据岗位需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招生考试办法,确定学徒标准、招录条件,规范招生招工流程。在学生双重身份确定后,学校、企业、学生应签订三方协议,保证学徒的基本权益。根据学习场所的不同,校企双方应制定相对应的学生(学徒)管理办法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过程管理。创新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制定学分制或者弹性学制管理办法,为学生(学徒)培养提供合适岗位,分配工作任务,给予合理的工资待遇。对于校企“互聘共用”师资队伍的招聘、管理、培训、工资待遇以及考核评价,校企双方应制定《现代学徒制下校企互聘共用师资队伍建设有关规定》《现代学徒制下教师带徒津贴发放标准》《现代学徒制下“双导师”的聘任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规范双导师队伍的聘用、培训与考核。针对学生(学徒)的評价,校企共同制定考核标准,引入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将学徒岗位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企业师傅日常评价纳入评价范围,建立“学校标准+企业标准”以及“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评价体系,考核标准和考核制度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考核过程与评定结果需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和审核。校企共同建立有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有利于试点工作的日常进行,为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国家加快完善激励政策,颁布相关法律法规

    现代学徒制作为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制度,国家和政府尚未出台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企业扶持、激励政策尚未完善。我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践探索仍处于不成熟的阶段,社会对现代学徒制的认识不深入,缺乏认可度。基于现代学徒制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的重要作用,国家和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为试行和推广现代学徒制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明确各方主体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规范试点单位、企业、学生的行为,有利于赢得社会对现代学徒制的认可。另外,一部分职业院校、企业和学生是愿意参与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中,但由于院校公办属性、企业营利性以及学生在教育投资上的有限性,各方主体在利益诉求上不同,导致无法合作。政府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主体,应该完善激励政策,如对试点院校给与政策支持、经费资助,引导、鼓励职业院校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对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宣传奖励、财政扶持等,确保各方主体的利益诉求得到满足,保证现代学徒制长远稳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秀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97-103.

    [2]关晶,石伟平.西方现代学徒制的特征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1(31):77-83.

    [3]崔发周.七类专业慎选“现代学徒制”[N].中国教育报,2017-12-18(009).

    (责任编辑:杨在良)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8:2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