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如何培养初中数学学习兴趣
范文

    葛求喜

    摘要:初中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而初中数学的学习更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数学是一个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学科,也是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传统教学中,不少教师以文本讲解为主,这种方式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影响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目前,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灵活地运用兴趣教学法,提高初中生的数学学习主动性,为其未来学习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初中数学; 兴趣教学法; 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7-347

    数学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应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与运用,在教授学生知识点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及时培养学生建立自己的数学思维模式。让学生做到对知识点的举一反三和对公式的灵活运用,为后续科目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兴趣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价值

    如今,兴趣教学法被大量地运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用价值有以下几点。第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本身注意力就不易集中,学习中容易受到外界诸多因素的干扰,不能紧跟教师的授课思路,而借助此教学法能在最大限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紧跟教师的授课思路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也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与此同时,教学中教师还应当有意识地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提高其数学学习效果,这也是兴趣教学法应用的价值体现之一。第二,由于数学学科知识点具备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传统教学中,教师总是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反复计算,这种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借助兴趣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可以简化抽象化的知识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觉得吃力,反而觉得简单易懂。这样一来,既能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也可以有效提高整体数学教学质量,发挥兴趣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2、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1.创新教学模式

    (1)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是学生思维快速发展的阶段,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更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现代教学设备的快速进步改变了教师传统、枯燥的教学方法,运用化抽象为具体的方式,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同时加深学生的感官刺激,深化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记忆。例如,在针对《几何图形》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功能的教学设备为学生演示几何图形的变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直观、形象地展示点、线、面的含义。

    多媒体教学的适当运用可以帮助教师降低教学难度,使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数学本身所具有的枯燥特点,教师可以采用数学和生活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增强对数学的亲近与理解,构建生动、形象的数学学习环境。

    (2)正确看待题海战术的利与弊

    学习需要学与练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多体现于“多做多练”的题海战术,学生通过大量地做题来巩固知识点。教师需正确看待题海战术的利与弊,采用传统模式与现代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更科学的学习方法。对数学学科而言,教师可以通过精讲、精练的授课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本题型,加强对解题步骤的分析,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适量多做题、做精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也要做到及时归纳与总结所学知识,加强理解与记忆。

    2.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应充分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创设基于兴趣出发的教学情境,不但要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启发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事物,而且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学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普遍的应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创设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情境。比如,“数据的分析”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分析数据,学习数据的集中趋势和数据的波动程度,并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与预测,将生活实例融入数据分析中。在情境创设中,教师还要注重学生对统计数据的理解,强化学生对学习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直观感受,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培养学习兴趣,这对提升教学效率具有促进作用。

    3.将故事引入课堂

    初中生对新鲜事物都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故事引入课堂,故事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可以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对知识点进行研究与探讨,这对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具有促进作用。数学学科是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相比于其他文学类学科来讲,知识点比较抽象和多变,单纯依靠粉笔和黑板并不能激发学习兴趣,可以借助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然也要确保故事能与实际教材内容相匹配,规避教学方向脱离实际教材的现象。例如,在学习《角》一节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讲述金字塔的故事,在讲述完毕之后,询问学生:“同学们是否见过金字塔?那么,生活中又有哪些物体是三角形的呢?”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角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实现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距离的目的。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在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全面发展。教师基于兴趣出发设计教学方案、创新教学方式,能够保证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明确教学任务,充分发掘自身潜力,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创设教学情境,开展课堂讨论,利用网络资源,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保证课堂高效率。

    参考文献

    [1] 刘自战. 浅谈初中数学兴趣的培养[J]. 神州, 2018, 000(008):139-139.

    [2] 陈健.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核心素养——例谈初中数学兴趣教学法初探[J]. 数学大世界(小学三四年级版), 2019, 000(002):83.

    [3] 关于新时期初中数学兴趣教学法的探索分析[J]. 中華少年, 2019(3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