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探究 |
范文 | 徐福林 摘要: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还要多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素养;重视教学方法创新,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加强资源整合,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意识。 关键词:初中物理;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7-345 引言: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及时关注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物理学科的基本特征和性质出发,寻求核心素养的教育点,有效地结合和渗透物理知识与核心素养的培育,由此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更好的学习技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能在新型物理教学观念和物理教学方式的影响下,不断提升物理核心素养。 一、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一)提升学生认知理解能力 初中物理课程教学知识较为抽象和概念化,学生们在学习事无巨细的教学过程中,形成机械的学习方式,被动的进行听课、记忆、做题等,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物理学习的心理障碍。物理教师在核心素养教学的视域下进行概念化教学,[2]会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思维导图进行图文并茂的教学,在全脑开发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们体会到物理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把握概念学习的精髓,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知理解能力,提高学生观察和探索能力。 (二)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 初中物理学科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规律性可循,任何物理原理的发现和确定都是经过科学家们长期的观察研究从而发现的真理。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体会科学家思维形成的过程,感受知识生成的体验,能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我们存在的世界,用科学严谨的态度观察周围的事物。 (三)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中涉及到大量的科学实验,需要学生们进行细致的观察和研究。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利用科学实验教学,让学生们在观察中发展观察能力,在动手动脑操作中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们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 (一)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素养 物理观念的形成,对学生而言,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初中物理知识大多比较抽象,一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习惯于记忆物理公式和定律,至于这个的公式如何推导而来,定律的本身有何物理意义,他们都没有进行过认真的思考。 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发现,虽然很多学生都能熟练记住牛顿第一定律的文字内容,但是一到做题的时候就容易出现诸多的问题。如一个物体以某一初速度沿斜面上滑的物理问题,一些学生在进行受力分析时,始终认为物体要受到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或是“动力”,他们的理由是:如果物体没有受到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力,那么这个物体肯定无法沿斜面向上滑动。这种看法显然是错误的,尽管学生知道“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但是一些学生还是没有思考物理结论背后的含义,在做题的时候还是会回到其固有的思路上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因为它看起来似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非常相符。类似的错误比较多,说明一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重结论轻过程,知道物理結论,却对结论得来的缘由毫不关心;重记忆轻理解,还有部分学生停留在记忆层面,对物理定律的学习只是死记硬背,并没有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出现的这些类似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逐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科学的物理观念,对物理概念和物理定律有清晰而深入的认识,而不是在头脑中留下一知半解、容易混淆的抽象概念。 (二)积极开展物理课堂活动,促使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就要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物理课堂活动,让学生对这些学习任务展开自主探究。这样其实是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主探究能力是贯穿于初中各个学科的,特别是物理学科,更需要学生具备自主探究的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根据物理教学内容合理地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 例如,教师教学《我们怎样听见声音》这一单元的内容,就可以让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学习活动。这一章节的知识内容并不复杂,并且与学生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教师就可以借助这一单元内容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带着这些问题独自思考,根据课本内容寻找出答案。比如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声音是如何发生的呢?声音传播的媒介是什么?声音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吗?在问题的引导下,能促使学生在教材中寻找出答案。这样就能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得到激发和培育。 (三)注重知识的横向连接和纵向连接 物理学习不是单纯的纸上谈兵,需要物理教师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方向,[3]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物理学习内容,让学生们围绕生活现象去探究物理规律,解释物理现象,最后再把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生产中,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周围世界是一个统一联系的整体,需要学生们以发展的眼光和全局的观念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将各学科进行联系,进行横向知识的拓展,语文学科阅读文本中包含物理知识,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中要求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品德,因此,需要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各学科社会、人文、科学知识的渗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应该具有创新性,要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探索出物理知识的内涵和关联之处,能在脑海中对物理知识有一个具体的框架结构。这样才能让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优化自身的学习方式,促使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金加团,杨雪明.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中学物理,2016(10). [2]傅健.通过初中物理实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以苏科版八年级第四章为例[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3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