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面向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优化研究
范文

    舒小红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始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创造语文素质成长和思想历练的环境。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学生就可以真正把握语文的核心内涵,促进学生良好语感、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的形成。因此,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优化课堂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课堂教学;优化

    核心素养培养是当前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角度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培养,既是提升语文教学综合效果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的重要方法。教师必须要认识到核心素养对学生文化意识渗透教育的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路径开展有效的文化意识培养,提升语文教学品质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高中语文课堂核心素养教育中更加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要认识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注重课堂的教学优化,充分发挥其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面向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必要性

    高中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考试科目,但是有些学校领导和家长并不重视孩子的语文学习,因为学生分数上不容易拉开差距,所以常常会边缘化语文这一学科。而且有些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比较传统,教学过程中更注重灌输知识,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只关注高考使得学生成为答题机器。有些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也会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学不学差不多,所以其语文学习比较随意。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明确这个阶段的教学方式,因为高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并基本形成了学习能力、较强的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可以通过自己的认知和判断来了解社会上存在的事物和各种现象。此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要做好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在语文方面的综合素养。

    二、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一)教育方式相对落后

    虽然现在已经推行素质教育,但是高中语文教学中有些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比较传统,课堂中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所以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了限制,严重影响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且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记忆语文知识,学生都是死记硬背的,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困难重重,难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学生主观能动性差

    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都属于高中语文的核心素养,这是素质教育下语文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所以学生学习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沒有主观能动性来学习语文知识。在这种观念下,学生学习语文就缺乏积极性,认为其枯燥无味,并产生排斥心理,严重影响这一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这不符合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必须要改革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注重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材更新不及时

    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拘泥于课本知识,教材更新不及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师开展语文教学的重要依据,语文教材为学生学习提供了重要的范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教学,可以适当增加其他课外内容,这样语文教学才更加有趣,学生也可以综合把握语文知识,并快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很多教材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教学,新课改的推行使得语文教学更为重要,及时更新语文教材才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如果不及时更新语文教材,教师就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播知识,不能发挥学生和教师之间这一传播媒介的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四)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遇到了很大的挑战,新课改的提出使得语文教学中的很多知识发生了变化,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要跟随时代的步伐进行。很多教师的教学模式比较传统,不符合现在学生的知识需求。高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的年纪大,其教学经验丰富,并吸引了很多学生家长。但是这些老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新课改的要求不符,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五)教学氛围沉闷

    如果高中语文课堂学习环境沉闷,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比较低,教师严肃的授课过程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学生甚至会反感这一教学。不同于以前的学生,现在学生的思想非常活泼开朗,如果不能调节好教学氛围,就难以有效地开展高中语文教学。

    三、面向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优化

    (一)丰富教学形式

    要想学好语文必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记忆,尤其是字词、成语、名篇名句、文言知识等认知类知识,但是这一记忆过程比较枯燥。此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接龙活动、演示活动、竞答活动等。在文言字词学习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接龙活动来进行记忆,把握作者及其写作背景,并让学生做好课下的收集整理工作,在课堂上由学生进行介绍、演讲、表演、交流等。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可以快速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不仅可以实现教学目标,对于学生搜集资源、整理信息与口语表达能力也是一种锻炼。学生在自己的体验中主动积累、梳理和整合语文知识,才可以更加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使得记忆更加深刻。

    (二)开展对比教学

    高中语文教学要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学习新课时运用对比教学,通过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和新的知识,把握两者的联系和区别。在学习《窦娥冤》时,可能学生还不太了解元代戏剧,所以对窦娥这一封建社会底层妇女的形象了解得不透彻,这是因为这一文学形式与学生平时的表达习惯有很大差异。而之前学过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的不幸妇女就有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她们都是命运悲苦、性格善良淳朴的妇女,但是不同的生活经历、生活环境使得她们对不公的命运有截然不同的态度。因此,在学习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试着将窦娥和祥林嫂的形象联系起来进行讨论,让学生可以更加理性地分析。在这样的对比教学中,学生就可以快速把握窦娥鲜明的性格特点,其思维才更加深刻灵活。

    (三)创设教学情境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来让其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可以进行课文具体情境的还原,比如“如果你在××,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你在想什么”之类的问题,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来换位思考,体会课文中作者的情感。当然,也要注意对学生角色体验的丰富,这样学生才会形成独特的认知。在《寡人之于国也》学习中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題,“如果你生活在战国时期,你愿意去战国吗?”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二次创造,根据课文故事情节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学习《窦娥冤》时,教师可以设置小组讨论的情节,对于劫法场你的看法,善良无助的窦娥就要受刑,你认为可能有谁会在此时劫法场,其后的故事是怎样发展的,让学生在课堂中讨论,并展开合理的想象。可能有的同学就会说是死去的丈夫的灵魂,有的同学会说是窦天章升官后归来救了无辜的女儿等等。因此,教师必须要做好小组讨论的教学效果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畅所欲言,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而且通过学生想象美好的结局,还可以反衬出窦娥命运的悲苦,这样学生更容易同情窦娥这个人物形象。

    (四)与生活实际联系

    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与实际生活脱节,使得知识和生活完全是两层皮,学生不能真正地在生活中应用知识。因此,在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课堂中,教师必须要做好语文教学设计,使得教材可以实现生活与知识的沟通,为学生提供创作的“范例”。在学习《张衡传》时,教师要让学生把握传记文的主要特点,这一单元导读中也强调了传记文的文体,但是教学中教师还要继续深化,让学生真正理解传记文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全班推选出一位最喜欢的任课老师,并根据《张衡传》前两段的人物事迹介绍来介绍这位教师。首先同学们要做好这一任课老师相关资料的搜集工作。搜集完成后小组共同来用古老的文言来表达,并在学生写作的文章中选出范例,激发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在学生搜集资料和写作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得到了锻炼,并可以激发其创作古诗、宋词等的兴趣,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是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这一教学方式具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师必须要做好引导工作,并注重其成果评价。要实现高中语文的教学目标,必须要做好语文课堂活动的设计工作,这样才更容易促进学生的语言建构运用、思维提升发展、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等能力的发展。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学会合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课堂活动时要结合学生的知识生长点进行,使得课堂具有新的生机与活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高中语文教学开始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课堂活动必须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这样才可以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近年来,高考改革方向越来越趋向全能型命题,高考试卷年年呈现的稳中求变,其本质正是基于核心方面,因而高考语文备考,提升核心素养和语用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必须要结合语文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改革,认识到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丰富课堂形式,注重开展对比教学和创设教学情境,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发课堂的活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真正打造素质化的高中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李琴.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路径[J].小学教学设计,2017(22):11.

    [2]杨云彬.聚焦核心素养 打造语文优质课堂[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12):81-82.

    [3]杨志民.巧设问题,在多元辨析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J].语文教学之友,2016(12):18-19.

    [4]黄利红.浅析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J].教育艺术,2017(10):24-25.

    [5]耿婷.优化阅读教学设计,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J].语文天地(高中版),2017(6):75-76.

    [6]唐瑜妹.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落实语文核心素养[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7(7):117-118.

    [7]孔杏格.优化教学设计,落实核心素养:以高中语文教学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46):150-15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