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大观念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研究
范文

    陈冬月

    摘要:目前,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所有学科的教学改革和要求都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小学数学,其知识点具有连贯性和协调性,把整个单元的内容作为一个整体开展教学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本文针对大观念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展开了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大观念视角;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1-0147

    数学是小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现如今,绝大部分数学教师都只注重对课程教学的设计,只是进行单个知识点的教学,却忽视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总是以自己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十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会使其丧失对数学的兴趣。對此,教师应注重单元的整体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接下来,笔者对大观念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研究做了详细阐述。

    一、创建问题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好奇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现如今,绝大部分的小学数学教师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把所有的知识点罗列出来讲给学生,并且直接告诉学生最后的答案,而且将知识点进行分离讲解,这样会使学生丧失思维能力,不利于其整体观念的培养,也会使其逐渐丧失对数学的兴趣。对此,教师应深刻认识到自己教学方式的错误之处并进行教学改革,积极探寻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开展有效的单元教学。

    “问题”是促进学生思考的内在驱动力,当一个新奇的问题抛出时会大大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渴望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努力去解决问题,从而探寻出最终答案。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在单元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维,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之前,应先通过互联网搜寻与问题教学情境有关的资料将其进行归纳整理,并且要充分了解班级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数学能力,将二者进行充分结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教学方式。紧接着,教师可以将数学问题与实际相结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教师在上课前五分钟,可以先让学生到校园内观察操场、食堂与教室的位置,并且让学生记住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学分别是谁。然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学校的网络图呈现在屏幕上,并且提出问题:“同学们,通过你们刚才的观察,再结合屏幕上的图片,说出食堂位于教室的哪一侧,操场位于食堂的哪一侧。”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通过观察得出答案:食堂位于教室的后侧,操场位于食堂的右侧。紧接着,教师就可以顺其自然地引出这一单元的知识点:“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其实在数学里,前后左右侧是有官方名字的。”此时会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忍不住想要知道还有什么描述方向的名字,然后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数学概念讲授给学生,让其进行初步了解。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再次列举例子进行深入讲解。让学生以自己为中心,将身边的同学划分方向,教师仍然可以提问的方式随机提问某一个学生,让其说出位于自己东边的同学是谁,让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并且不断地进行思考,逐渐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有效教学,可以充分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不断思考,逐渐培养其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丰富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升知识应用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每一个单元知识都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要想有效提高单元整体教学的效率,就必须深入挖掘每一单元的知识点,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形式有效规划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以“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例,对于这一单元,教师可以采取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讲授和教学。教师首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两种图形,让学生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长什么样子,并且在长方形的长和宽上标记数字6和4,让学生自己先进行思考求出长方形的周长,自主探究可以得出其周长为6+6+4+4=20,这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自主观察长方形的周长算式,最终得出其周长公式为:(长+宽)×2,进而用同样的方法得出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然后教师进行深入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教师可将长方形和正方形拼接成一个L型,并告诉学生图形各个边的长度,然后求整个图形的周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图形划分成为自己熟悉的图形,将其分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学生在看到直观的图形之后,就可以利用刚才学过的周长公式进行解答,从而解决这一问题,并且逐步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意识,充分掌握这一单元的知识,提高知识应用能力。除了数形结合的方法之外,教师还可以应用联系的方法将不同单元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开展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以《小数》《分数》和《百分数》这三个单元为例,这些数学知识点都是具有某种联系的,教师可以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将这三者联系在一起,从而有效整合课程资源供学生学习。比如,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写上几个数字“1/2、50%、0.5这三个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让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然后发现三者的不同点,一个是分数,一个是百分数,一个是小数。这时教师应予以适当鼓励,并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引导学生利用分数的除法,发现1/2的结果等于0.5,而50%可以看成50/100,约分以后等于1/2等于0.5,从而发现三者之间的联系是三者之间是相等的,从而得出结论:分数、百分数和小数三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将分散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如此可大大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和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单元整体教学十分重要,教师应积极采取措施改变教学观念,深入挖掘单元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针对性教学,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学习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钱库镇第二小学32580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