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
范文 | 张芹梅 摘要: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角度,分析了王崧舟的《枫桥夜泊》文化意象教学案例,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案例;意象教学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32-131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文化教育越发重要,当代教师应该善于总结并且取长补短。因此,对于王崧舟的《枫桥夜泊》文化意象教学案例分析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1课例介绍 王崧舟老师是“诗意语文”的代表人。他执教《枫桥夜泊》一课,被称为经典,展示了他“诗意语文”的魅力,更是传达了什么叫做经典文化。《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名篇,全诗写出了旅人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其中最著名的文化意象“月、乌鸦、霜、钟声”,在江南深秋夜里,诗人羁旅之思,愁绪满怀油然而生。特别是那“乌啼”、“钟声”声声摧心肝,敲打旅人心。 本节课以“钟声”开启课堂,穿越千年的钟声传承;再到分析张继杜婷寒山寺的钟声;而后升华到夜半钟声化作愁眠,升华情感;最后万物随月落“消失”,独听“钟声”、感受“钟声”。王崧舟老师就是抓住文化意象“钟声”和字眼“愁”来贯穿课堂教学。 2关于文化意象的教学分析 2.1以诗导诗 从这节课来看,他解读文化意象首用的法宝——诗词串联。这种处理方式类似主题教学,但在这节课却不是主题教学,而是以“某个意象传达出某种情感”来作为线索。他把学生熟悉的诗句串成“手链”,借此来帮助学生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这样的处理方法可以使得学生在日后碰到类似的诗歌时,懂得如何去赏析,甚至激发学生主动去探寻同类别的诗句,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正是教育“点燃火焰”的真实写照。王老师这节课就做到了这一点。在这节课这种处理方法体现的地方有三处:第一处是教学导入,从《涛声依旧》歌曲到《枫桥夜泊》,让学生感受到经典“钟声”文化如何传承千年;第二处是为什么学生觉得读《枫桥夜泊》时觉得诗人是有愁绪,王老师再次引用学生熟悉的诗句来进行对比;第三处是同为含有“月”这一意象的诗句,让学生了解到“明月”作为我国古诗词中常见意象,所代表的是——相思之情的文化。 以诗导诗(串联法)的导入方式,在语文课堂上是常用的。一节语文课,导入部分以解决重难点为主旨,围绕着重难点来选择相关的资料来进行导入,引出课堂重点解决问题。比如《荷花》一课,有一位老师是这样导入的:请同学们朗读投影上的诗句,想想都讲了什么东西?“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几句古诗都是与“荷花”有关的,写出了荷花各色各样的姿态。 2.2加法减法 本研究表达所谓的“加法”其实就是把诗歌扩大化,不断丰富,托出它原有的意境、情感,解读出文化意象原有的内涵。这首诗只有 28 个字,加上题目也就 32 个字,但古诗的魅力就在于字少而意悠情长,诗人能通过对意象的各种组合来表達出自己的情思。如何将一首诗读清楚、读明白,这就需要我们去做“加法”。这里我们就可以向王崧舟老师学习。在“承:张继独听寒山钟”环节,王老师与学生一起去发现到底什么令张继“愁眠”的时候,就不断对“月落、乌啼”等意象进行解读。这种解读不是简单地灌输给学生,解释意象是什么意思,也没有直接说这就是意象,而是“润物细无声”,娓娓道来。这里王老师这样做——抛出一个问题:请学生默读古诗,借助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体验,思考诗的哪些地方传递着“愁眠”情感。学生自然而然找到了“愁眠”,且通过“愁眠”找到对应的意象。接着,王老师一步步开始引导,做加法——把诗歌的意象连成意境,使得这意象、意境展示出他的立体美、画面美。王老师问:因为愁眠,晚上张继看见什么?想像一下是怎样的江枫、渔火、乌啼?一个个问题抛出,引导学生不断去丰富《枫桥夜泊》这一“画作”。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一个个看起来极其简单、极其普通的意象通过“加法”,变得立体起来,充满画面感。它们简单却透露出的是诗人无限的——寂寞、孤独、忧愁、凄凉(这几个词是学生在课堂上自己说出来的,这也是他们读出诗人的情感)。“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诗词通常是如此出世的。 减法。本文厘清课堂教学思路时,也有提到在“升:夜半钟声化愁眠”环节,王老师与学生一起开始做“减法”。王老师这里做减法就是为了突出“钟声”,这里呼应了他课堂开头和结尾。随着“月落”、随着“夜半”时分的到来,这一切景物都变得模糊起来、安静起来,此时此刻唯有钟声,声声入耳,敲打内心(这时王老师把板书的景物清空,留下“愁眠、钟声”,然后播放音乐和钟声)。所谓“鸟鸣山更幽”,这种以动衬静的做法,在课堂上会让学生更能深切体会到诗人处于一个万籁俱寂之时,唯有钟声入耳之境,就连明月也没有了可以寄托,只能把愁思寄予钟声。走进诗人的情境,诗人的内心,这不是赏析古诗词的最佳方法吗?这一减法就恰到好处,妙不可当。此外,这种减法还有助于学生能够抓住诗歌的重点,大道至简,以简驭繁。王崧舟老师把前面所丰厚起来的意象一一减去,最后只留下“钟声”与“愁眠”对应,就是教会学生抓住诗歌的重点——我们常说的“诗眼”。古诗词的创作讲究锤炼语言,大多数古诗词有着“以眼传神”的特点。既然诗眼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学生通过诗眼可以升华古诗主题,教师也可以借此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与鉴赏能力。 结论 我国的古诗词多如繁星,意象在古诗词中的地位固然重要,但是也有很多古诗词并非因意象取胜,比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是胜在他的理趣。本研究之所以关注古诗词中文化意象的教学,还是回到初衷:古诗词不仅要背诵和简单了解诗词内容,还要触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背后的文化内涵,这样对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理解、对学生的培养文化素养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萌. 小学低年级部编本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的价值内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0. [2]王永刚.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的优化措施分析[J].当代教研论丛,2020(02):99. [3]谢景琤.语文情怀增内化 “四真”策略促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浅析[J].新教师,2020(01):55-56. [4]史文丽.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的培养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1):69-7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