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课本剧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影响 |
范文 | 《英语课程標准》提倡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体验参与,让学生发挥个体的特长及集体的智慧,通过主动搜索信息,实现形成语用能力,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笔者认为,英语课本剧正好为学生提供了这一平台。 一、依据单元话题,编排相应剧本 《译林初中英语》教材编写按照任务型教学原则设计语言实践活动,每个单元围绕一个话题:这使得学生可以围绕某个主题编排课本剧,并合理安排达成故事情节,能有效将课程的知识单一形式转化为具有一定情境和互动的学习内容。第一次正式将课本剧形式引进课堂教学,是在我校学生演绎了文学舞台剧后。心想既然文学剧都能上舞台,那我能不能尝试把英语课本上的内容转换成剧本在教学中运用呢?恰逢我上7B,其中第六单元Outdoor fun 的Reading《Down the rabbit hole》截取自名著《爱丽丝漫游仙境》,大部分学生都看过这本文学名著,所以挑选了这篇童话故事。虽然学生内容都比较熟悉,但要转化成一个英语剧目展现在课堂上,还是要进行大量的梳理。课前我们一起深度分析故事主线,筛选剧本所要涵盖的故事情节;根据所要表现的故事情节设定场景、编排台词,敲定了剧本初稿;翻译和精炼台词,在台词和旁白的翻译过程中,学生们被充分发动起来,翻阅背景资料、查阅字典、订正语法,在多次翻译修正的基础上确定了英文版剧本。接下来 鼓励发动学生。学生是表演的主体,但对课本剧大部分同学没有接触也缺少了解。站在讲台上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同时还需要流利的英语口语表达、生动的肢体表情,又增加了很大难度,很多同学最开始都充满犹豫、不敢尝试。作为指导老师,通过前期教学对学生性格特长、知识掌握水平的了解,最终发动了3组12位勇于挑战又恰好契合此次剧目角色要求的同学参与了此次排演。终于到了登台的时间:一开始,第一组的学生有点羞涩,只是按照编排好的台词来演绎.尽管如此,学生们配合的不错。赢得了很多的掌声。后来接下来的两组,学生的兴致越来越高,有些同学还即兴加了不少的台词,增加到故事情节中去.英语讲的越来越好,配合的也更默契了:Alice 着急的表情,以及rabbit 慌慌张张的样子,让人看了忍俊不禁。开课结束后,我感觉通过本次课本剧的应用,学生对英语更感兴趣了。而且学生写作剧本、口头表达和表演的能力大大提高,同时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二、活化阅读内容,模拟角色表演 课本剧运用能够让学生有更为深刻的认知感悟,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中交流,更好满足他们的学习发展需要。特别在阅读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以模拟文本中的角色来参与课程学习,实践体验人物的思想情感,使得记忆理解更为有效。 例如,7B第五单元Amazing things 的Reading《The ghost in the park》,学生们一谈到鬼话题就多起来,有些女同学甚至谈鬼变色,那到底有没鬼呢?通过深入课本,一环扣一环,学生们仿佛身临其境,结果恍然大悟。这时我提出下节课模拟课本表演,学生们纷纷跃跃欲试,非常活跃。课后他们分组准备道具:披着面纱的白鬼、戴着帽子的黑鬼,形状各异,让人惊悚。旁白、Millie、Andy、Amy的角色分工的井井有条,因此课本剧的角色模拟表演大获成功。在英语教学中,按照学习内容要求,建议学生在运用情境再现的方式来活化学习内容。通过这样的活化,不仅能够使得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和丰富多彩,增强英语学习的信心。随着英语语法的不断加深,课本剧模拟表演教学方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学生对学习英语可能产生的畏难情绪,有效活跃了课堂氛围,调节了学生学业的压力。大量语言的输入和语感的提升,调动学生的课内外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感知课本背景,加深文化理解 了解课本背景,通过实践活动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总结反思和表达运用,不仅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还能够培养学生丰富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9A第七单元 Film 教学中,我建议学生以“My favorite film ”为主题,将自己所喜爱的电影经过cartoon、horror film、western、romantic film、action film等分类和东西方电影的对比,编排成一系列的课本情景剧,与其他同学一起进行模拟表演。有的学生甚至将自己对明星的认知通过DV拍摄成一定的视频,自己做导演和演员,展现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通过这样的运用,让学生能够对学习内容有深刻的感知,而自己的亲身实践,更能够帮助他们理解记忆其中的学习要点,加深对英语文化的理解。课本剧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全身心体验和融入英文环境、了解英语文化的平台和机会。知识的巩固关键在于使用,课本剧为此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渠道。学生在主动、积极和创造性地参与演出的过程中,不仅找到了乐趣,更是学会了在各种情况下使用多样化的语言进行交际,巩固与加深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在英语教学中,还可根据不同学习内容要求,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来完善丰富学习资料,积累一定的知识储备量,开阔视野;运用英语沙龙的形式,来鼓励学生聊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宗教信仰、价值观、社会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话题,让学生能够在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相互交流;运用真实展示的方式来呈现学习内容,增强英语学习运用意识。 总而言之,英语课本剧运用于课程教学,是对课程学习资源的开发和综合生成运用,能将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互动过程,更具有生动性和活泼性。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激情,鼓励学生成为课本剧的制作者、表演者和导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综合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作者简介】余玉榕,昆山城北中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