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混合式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模式研究 |
范文 | 唐珊 摘要:课程思政已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共识,但不同课程如何围绕着“立德树人”挖掘本课程的思政元素,使课程教学与思政育人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是课程思政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以小学教育专业语文学科课程为例,对混合式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模式进行了初步尝试,获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28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高校专业课程中引入思政元素,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起到思想引领的作用。小学语文微格教学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本文将以该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与课程思政有效融合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 一、教学过程总体设计 本着全面树立寓思政于专业学习、寓思政于课程教学的理念,为确保在教学实践中建立价值传播与知识凝聚的有机联系,我们将课程思政基因式地融入专业课中,总体设计如下所示。 从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和挖掘课程思政教育元素开始,到思政教育载体、教育活动、教学组织和评价等全教学过程,全方位形成小学语文微格教学课程思政总体过程的设计。 二、课程目标设计 根据此课程目标的设计对小学语文微格教学的内容与教案进行了重新疏理和编撰,做到着实让教学内容成为小学语文微格教学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对学生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进一步夯实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基础。 三、教学模块设计 有了课程思政教学过程的总体设计,明确课程目标后,关键就是落实到每个具体训练项目上。因此,根据本课程的基础与特色,结合当前形势需求,设计了小学语文微格教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课程思政元素融合模式。下面以导入技能训练项目为例,教学模块设计如图所示。 表中内容再加上“流动金话筒”、“一周一好文”等拓展活动,进一步加强小学语文微格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无缝对接和深度融合,使實践课堂既活跃又充实,激发学生的教育情怀与使命、专业认同与信念,树立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自信,塑造良好人格,真正实现思政教育在专业课教学中的“润物细无声。 四、结语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改进。随着线上教学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混合教学模式必将会成为一种主流趋势,高校教师应该提前思考、学习并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知识体系。混合教学模式也将有助于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Z].2020-06-05. [2]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 思想理论教育,2018(3). [3]李娟.课程思政视域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3):190. [4]宋丽梅.基于MOOC+SPOC的《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课程思政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9,(11):76-77. 【本文系荆楚理工学院2020年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混合式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模式研究——以小学教育专业语文学科为例”(JX2020-017)的研究成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