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
范文 | 王世富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在家长们无暇顾及孩子的时候,学生们的行为和思想逐渐偏离道德的轨道。因此对初中生的道德意识与法治教育刻不容缓,引导学生在用知识武装自己头脑的同时用道德和法治提升对社会和自身的认识,时刻做出符合道德和法律的事情。本文将通过情景模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实际案例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通过开展道德法治完善道德知识三点阐述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策略。 关键字: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279 引言 传统教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以理论为主,缺乏与学生们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将一门“接地气”的学科变得看似“高大上”,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加上道德法治的课时不是很多,导致学生思想上对这门课的不重视。因此首先要从教师改变,突破传统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式,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加深学生印象的同时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和分析。 1.通过情景模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个性较为调皮好动,面对枯燥无聊的道德法治理论自然提不起兴趣。这也就导致学生对看待很多问题的眼光和解决的行为没有从道德角度出发。因此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触及学生的内心深处,让学生自觉自愿跟着心走,也就是道德的方向。 例如,我们在教学《爱在家人间》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让平时在课堂上比较沉默、通过与班主任的交流了解家庭教育存在一些问题的学生进行情景的演绎。场景如下:一天小丽在课堂上传纸条被班主任发现了,班主任通知家长说小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写一份检查。回到家之后,爸爸妈妈监督小丽写检讨,爸爸认为小孩子上课偶尔调皮一下没关系,可以置之不理,班主任小题大做。妈妈认为女儿这么做完全不对,不尊重老师,并且会耽误学业。最后小丽哭着完成了检查。一位学生扮演小丽,一位饰演教师,另外两位学生扮演爸爸妈妈。学生们在表演的过程中,刚开始为学生们的道具、表演发笑,但是最后每一位学生都沉默开始思考,表演结束之后,全班学生发出了热烈的掌声。教师首先让其他学生思考回答这一场景中谁做的不对,谁做得对,说一说自己的理由。学生们可能开始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要给与鼓励。一位学生说是班主任和妈妈不对,认为爸爸说的对,完全没有必要,可以放任不管。另一位学生认为爸爸做的不对,自己的孩子有问题为什么不管呢?学生们七嘴八舌说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先不做任何评论。引导表演的学生对自己扮演角色的行为进行分析,扮演小丽的学生说自己在家就是这样,一旦发现上课不集中或者作业没有按时完成的时候就会挨骂。扮演爸爸的学生说,刚开始我也觉得妈妈不对,但是通过扮演爸爸,我觉得爸爸的行为不对,但是这是出于对小丽的爱。扮演妈妈的学生说,这个妈妈太凶了,应该多沟通才对,所以妈妈也不对。其他学生听了之后都没有说话。教师引导学生为什么表演的学生会有这些看法,因为能够换位思考,站在家长们爱的角度出发。因此学生们要理解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多理解多沟通。在发生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学会能够理解和宽容,今天可以尝试回去和爸爸妈妈谈谈,他们会理解自己的。 2.通过实际案例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 很多学生认为违法、犯罪等行为与自己相距甚远,根本无需考虑,只要专注学习就可以了。但是危险就在我们身边,需要给学生们一定的警惕和法律知识,在遇到危险、矛盾的时候能够运用法律的武器,及时报告家长和教师。教师可以生活中实际的案例给学生们讲解法律知识,深入浅出,潜移默化。 例如,我们在教学《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通过教师多媒体给学生们放映相关的实际案例或者请附近公安部门的人员给学生们讲解实际的案例和分析。有一则案例是这样的,几位中学生在饮酒之后误闯入隔壁的中学附近一条小路上,几个人前后将出口堵住,他们对经过的几位学生喊叫,把你身上的钱都拿出来,谁要敢逃命就要谁的狗命。他们揪住其中一位学生的领子将其打倒在地,然后用刀子瞄准对方的脖子,学生们由于惊吓将自己全部的钱财都给了对方,这才逃脱。这时即使提问学生如果你是受害者你会怎么做?一位学生说我应该会判断自己能不能打倒对方,如果可以的话就反抗,给对方点颜色瞧瞧。教师及时批评这位学生的想法是错误的,为了自己的安全考虑应该將自己的钱财交出去,逃脱危险之后再想办法。实际情况是,遇到相同的事情,选择反抗的学生争斗无果,双方都进了医院,选择暂时给对方钱财的学生之后报警,犯罪的学生很快就落网了。你们觉得哪一种更好?学生们纷纷为第二种选择点赞。然后教师给学生们普法。提问学生这四位学生是否是否违法,学生们认为是,但是不知道具体的理由。给学生们讲解这四位学生行为表现为对财产的所有者进行暴力,比如说是殴打、威胁等手段,逼迫对方交出财物,其中使用了刀子,对他人的生命已经构成威胁,因此是违法行为。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如果犯罪人年满16周岁就要承担刑事责任,因为他们已经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心智已经较为成熟。还有其他的受到别人侵权的事情,校园暴力时有发生,但是很多学生处于害怕的心理不敢告诉家长和教师,这不仅给这些犯罪分子可趁之机,更严重影响受侵害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教师在平时的时候要注意平易近人,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和教师进行沟通,相信自己的长辈能够帮助自己。 结语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贯穿学生一生的课程,教师要秉持为学生负责的态度选择容易让学生接受的方式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观念,让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能够有更深入的思考,做出符合道德的行为,用法律保护自己。 参考文献 [1]朱佳娴. 让生命如夏花之绚烂——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法课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J]. 青年教师(5):7-9. [2]蒋丽燕. 探究改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法治教育现状的有效策略[J]. 长江丛刊, 2018(32). [3]邓小芬.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之我见[J].知识窗(教师版),2020(12):10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