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低年级语文的阅读教学设计 |
范文 | 乔建民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269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小学语文版教材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这一点。在1~5年级中,阅读都占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绝大部分,所以,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非常重要的。高年级同学已有了一定的阅读水平,对培养他们的阅读能比较容易开展。但低年级同学对阅读尚是陌生,但此年段的阅读教学又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阅读素质”(包括阅读态度、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阅读量等)。因此,如何开展低年级阅读教学是非常关键的。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特征和低年级教材的特点,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在读中识、读中悟、读中背、读中问、读中说、读中议、读中学、读中练和读中用。 一、充分发掘书本中的趣味成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習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原动力,是学习获得成功的主要条件。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兴趣,便会产生迫切的愿望,就能促进自己去克服困难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能学”。但是,有的教师埋怨,不懂得如何在书本中上寻找“趣味”的题材,其实在低年级教材中,全都充满“趣”的成分,只是缺少发现“趣”的眼睛而已。以一年级课本为例,除了课文是优美的儿童诗或儿童散文外,还有精美、与内容相符的插图。文字充满童真,插图充满童趣,所以我们的教师在备课时,应有一颗童真的心,以儿童的心理看待课文,用童真“眼睛”看待客观世界,你会发现,在课文中、在生活中无不充满了趣味盎然的内容或题材。 例如,教师在教学《天鹅、大虾、梭鱼》这课时设计了一个课本剧,让三个学生分别扮演天鹅、大虾、梭鱼,一人扮货物。根据课文情节,让这三种“动物”分头朝三种不同的方向拉,结果,“货物”丝纹不动。这种把教学的内容具体、形象、动画化的做法,一下子就把同学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二、互动对话,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 师生是教学的参与者,他们真诚敞亮自己,彼此欣赏,互相悦纳。学生感受到平等、自由、尊重和理解,同时受到关爱、激励、鞭策和鼓舞,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这种人文关怀使教学处处充盈着奔涌的激情。这些是师生对话得以存在和舒展的人文情境。在互动对话中,师生参与对语言文字的诵读、感悟、积累和运用的实践,谈见解,磋感受,挖掘语言的人文底蕴,求得情感的共鸣和思想的共振。《小小的船》是一首诗歌,学生都很喜欢读,通过师生的平等对话,建构了一个富有情趣的阅读教学情境: 师:“小朋友们地朗读让老师感受到了夜空的美,不过老师还有个问题想请教小朋友,蓝天上的月儿除了像小船以外,还像什么?” 生:“像一条香蕉、像眉毛、像小船,像镰刀、像小牛的角、像小姑娘头上的小辫子……” 师:“可小女孩为什么觉得月儿像小船而不像香蕉和镰刀或者别的东西呢?” 生1:“老师,我知道,香蕉只能吃,不能做。” 生2:“没错呀,香蕉坐了就烂了,有时还会摔跤呢?而小船就可以坐上去了。” 生3:“而且月亮也不能吃。” 师笑笑说:“原来是因为月亮不能吃呀!” 生4:“还因为月亮是弯弯的,两头尖尖的,小船也是弯弯的,两头尖尖的。” 生5:“还有天空是蓝蓝的,大海也是蓝蓝的。” 生6:“老师,我还有补充。因为大海很大很大,很广很广,天空也很大很大。” 生7:“说月儿像小船,还因为它离我们太远了。” 师:“说得真好。(展示图)绘声绘色地向学生描述:小女孩看见夜空中这一弯月,两头尖尖的,多像一只漂亮的小船,她想:要是我能坐在这小船似的月儿里看看美丽的夜空景色那该多好啊!想着想着,她仿佛看见辽阔的蓝天变成大海,月儿变成小船,自己坐在小船里观赏着美丽的夜空景色。” 在这里,师生共同与文本对话,对文本内容进行揣摩和加工,在教师的诱导下,学生人人参与对话,自己解读文本,形象地体悟文本的意境。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的对话,犹如两块玉石相互碰撞,只有在这种平等互助的氛围中,才能擦出火花。 三、启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个性化阅读课文、个性化理解课文 在低年级教学中有一部分教师认为,低年级理解能力还低,不能放手放心让学生学习课文,从而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这样的教学完全不能体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的教学要求。 一般情况下,在课文阅读教学中,可以从课题上、从插图上、从朗读上、从说话上启发学生创新想象与创新思维。 例如:在《树叶》的教学中,教师这样设计: 1.从课题上: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树叶呢? 1.从插图上:同学们,课本的图画中树叶妹妹和小鸟哥哥、小鱼弟弟在玩些什么呢? 2.从说话上:同学们,树叶还能给谁当什么? 3.从朗读上,启发学生有感情地、个性化地朗读课文,品读课文。 四、结合生活实际,引导放飞想象,实现对课文的拓展延伸 新课标特别强调,在阅读课中尽可能扩大课文外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为教而教”,而要灵活地结合生活,尽可能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语文处处皆生活,生活处处皆语文”就很明白地说明这一“引”字设计思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师要不厌其烦地“引”。引学生走向生活,走向创新。 例如,在教读《阳台上的小鸟》时是这样设计的: 师:“在生活中,我们该不该像文中的小朋友一样,常常把爱给那些需要帮助的、比我们弱小的朋友?。” 生:“小鸟 迷了路(可怜),小同学迷路了(更可怜),我们帮他们找妈妈吧!” 师:“大家非常可爱,让我们听听鸟鸣的音乐,在动听的鸟叫声中再读一读这篇课文。”(自由读全文后,再赛读)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的想象非常好,比喻很优美,现在我们把你的现象连在一起,组成一首小诗怎么样?” (欣赏小诗,课件展示注音的小诗) 总之,无论是培养兴趣、调动情感还是启发诱导换、拓展延伸,只是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一点摸索。“兴趣、情感”重在朗读;“启发、引伸”重在落实。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相信我们的阅读教学将走向多元化、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树国.如何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2011 [2] 张利华.浅谈如何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2014 [3]崔向东.“一带一路”与东北亚走廊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社版),2020.6. [4]徐通锵.历史语言学[M].商务印书馆,2001.7.P8. [5]徐通锵.历史语言学[M].商务印书馆,2001.7.P313. [6]王佳琳.哈尔滨方言七十年语音变化研究[D].黑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7.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